自学中医的话,需要从哪步开始呢,自学中医从哪本书开始好

2020-12-10 10:33:26 字数 4720 阅读 1549

1楼:孕媒教授王大夫

学习中医跟学习《数学》、《孙子兵法》、《易经》、《语文》等知识一样,都是有基础知识。

《数学》的最基础知识就是1、2、3、4、5、6、7、8、9、0这十个基本符号;

《孙子兵法》的最基础知识就是道、天、地、将、法;

《易经》的最基础知识就是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

《语文》的最基础知识就是形、音、意。

而中医的最基础知识就是:人患病的时候所出现的正气、邪气;人没有患病之前的时候,人与大自然界的感应是良性还是恶性。

人生活在地球上面就难免遇到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正常情况下,六气组成大自然。人体亦有六气。

若六气过剩,而表现出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即为六邪,简称:邪气。与邪气抗衡之气叫正气。

有人会发问,正气是怎么样的东西?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上述的基础知识那样,气是怎么样的东西?道是怎么样的东西?

太极是怎么样的东西?正气是中医知识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一个东西。换句话说,将概念应用到诊治当中,就像把《数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的道理一样,比如,在掌握了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法则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的法则而运算1、2、3、4、5、6、7、8、9、0,不管是个位数的运算还是十位数的运算以及十位以上的位数都可以通过这个法则而运算,甚至开方(根方)、乘方、分数的运算也没有离开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同样道理,中医的诊治法则包括各种辨证依据,最核心的依据就是八纲辨证,不管是脏腑辨证还是经络辨证或者是气血津液辨证或者是卫气营血辨证或者是三焦辨证都没有离开八纲辨证的。所以,通俗地说,加减乘除是《数学》计算的四种运算法则,而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治的八种“运算”法则。而经络、气血津液、脏腑这些概念就像《数学》的开方、乘方、分数、代数这些概念那样可以通过运算法则而进行运算。

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中医概念都可以通过八纲而进行辨证,从而达到诊治目的。

说到这里,我想借用中国象棋的知识来描述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中医概念。中国象棋分为红棋和黑棋两方,双方棋子加起来才一共三十二只。象棋根据车、马、炮、相、仕、帅、兵这七种棋而构成;而中医对人体的结构由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元素进行构成。

这七种象棋除了数量上存在差异,而且还在棋的功能方面也体现差异性,根据棋子的走法和吃法则可以把这七种棋大概划分成攻守两大类型,车、马、炮为攻击类型,相、仕、帅、兵为保守类型。同样道理,构**体的各元素也有各自的功能,从脏腑立场看,脏负责藏而不泻、腑负责泻而不藏,如果五脏的其中一脏或者多脏出现藏的功能衰弱,甚至丢失就引起该脏的病变,或者传变到其他脏腑。同理,假若六腑的其中一腑或者多腑出现藏而不泻的情况,就说明腑发生病变。

另外,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和经络联系脏腑的关系而推算某一脏腑的传导情况以及传导时间,严重地,甚至可以推算出某病者的死亡时间!比如,大肠出现病变,那么,肺脏和足阳明胃经都必须考虑在内,因为肺脏与大肠腑是里表关系,而胃与大肠的联系则源自《经络》学说的太阳经络的关系。然而,判断大肠这个病位(出现疾病)的依据来自望、闻、问、切这四诊的信息收集中而且综合四诊的信息去考虑之后得出的结果(大肠病了)。

四诊的对象就是脏腑所联系的五窍、五华、五志、五液、五声、五脉、五味。而兼顾一起来综合判断。五窍、五华、五液是望诊的范畴;五声是闻诊的范畴;五色、五志是问诊的范畴;五脉是切诊的范畴。

自学中医从哪本书开始好

2楼:秘籍

自学中医的话可以先看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百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等这些中医书籍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中医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汤头歌诀、脉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问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素问灵枢汇篡约注》《度灵素集注节要》《内难选择》《金匮要略浅注》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本草备要》、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答科、傅青主女科、《湿热经纬》《叶选医衡》温病条辨、版删补名医方论、济阴纲目、《伤寒论浅注》内经知要权、金匮要略、温热论、

3楼:艾灸先生牌艾条

自学中医,刚开始要注意实用性和易懂性。《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都不太适合。

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写的通俗易懂,提纲挈领。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另外罗大伦和懒兔子的书籍,你可以买一些。

看了以上的,再根据你学习的方向买一些书籍。比如想学习汤药的知识,就看汤药的书籍,想学习针灸艾灸,就看针灸艾灸方面的书。

4楼:苏宁电嚣

黄帝内经吧!药性赋这些。在有的就医学三字经这些。

5楼:贝壳以搁浅

那要看你专攻什么,病理药理,针灸按摩

6楼:heart你睡了没

中医不好学,要记的东西太多。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怎样自学中医?

7楼:是微光吖

中医学研究生主要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8楼:匿名用户

我举几个例子:我们人75%是水组成的,我们人分两种水,一种是病态的水,就是冷水,这个癌细胞,他癌症、肿瘤、阴实的东西,他非常喜欢冷水。那人身上,允许的水是热水,所以你吐气都是热的。

人体75%都是由水组成的,不同的症状代表你身体不同的部位有冷水,比如恶心是代表你两肋两肋中间有冷水,这个水会把胃包住,会给胃压力,那胃的蠕动受到压力的话,就吃不下东西,就恶心,其他以此类推.所有的**都是为了把冷水排掉。所有的症状都是在告诉你那里有冷水。

比如什么是经络?橘子拨开里面有白白的橘络,经络就好像桔子的桔络一样,没有手太阴肺经,肺的力量就没法运行到大拇指上面去,你如果没有这个络连到,五个指头各司其事,你抓不住东西,最早出来知道经络的人,一定是武功很高的或者练打坐的这种.

中药怎么起作用?比如黄连阿胶汤,阿胶补血,白芍是让血加速回到心脏,但是如何让血补到心脏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个带路的人,我们在食物里面找遍了食物,只有一种东西和心脏一样永远是悬浮在空中,就鸡蛋黄,更多的

怎么学习中医?从**入手?

第一步:我个人建议第一步你看《倪海厦对话梁冬》,然后是《观念**》,逐步到倪海厦的五大经典》

想实战的话,先就是针灸。因为针灸是一个容易学,然后所有针灸的理论就是按照《难经》里面来的。提到最多就是《难经》,所以整部的《难经》根本就是针灸嘛,你如果读现代的“针灸”不行喽,现代的“针灸”的话,它写的是现代的病理学、生理学……什么,都是按照西医的名词来。

比如说你胃溃疡扎什么穴道啊,这都是不对。你要按照古代的真的要去研读《难经》,从《难经》里面的,嚎,再去看针灸,看《针灸大成》啊,很多的,比如说《针灸聚英》呢,嚎,《针灸甲乙经》呢,这种东西,都是很好的古书上面的针灸。然后呢。

在针灸很强了以后,因为针灸的涵盖范围有十二经络,嚎,同时呢,五脏的所有的东西,比如说,嚎,肝是青色的,肝主东方啊什么,心脏火……南方是火啊,嚎,主赤色。这针灸里面都讲的很详细。所以这个十二经络很熟的话,那你本身呢,就是能够非常了解这个人体内脏的互动的关系。

在你还没有读《黄帝内经》的时候,你已经有基础的观念。再讲你刚才提到的奇经八脉。那十二经络就好像这个竹竿插在地上有十二根,可是这个十二根插了……你插成个圆形的话,你系还是没有用啊,那个竹竿会倒。

所以旁边一定要有那个……那个圈圈,嚎,不管那个圈圈是用竹子把它框起来,或者用铁丝框起来,这竹子一定要有,我们有方……主要有这个围起来,啊,围篱围起来。这样子的话才成为一个网,才把它寄养在里面,那,就要靠周围这些东西,才有办法十二经络固定到。

学本草经。你在学《神农本草经》的时候嚎,除了《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注解你要懂以外,看古书最好,不要看现代人写的那个《本草纲目》,所以,你先不要去读《伤寒》、《金匮》,先要读《黄帝内经》,先看《神农本草经》,看他的药性怎么写,你要深深地体会到药的本性。如果说我们遇到病人是同时是因为血液,脚是冷的,血没有办法回到心脏里面,我们才会要加位酸味的药,因为酸主酸收,所以就要把黄连跟白芍开在一起。

所以,你当你药性很熟了以后,这个时候你再去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他是中国传统五千年下来……所以你要读《神农本草经》,一定要读他的药性,他写的很清楚在里面。那《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的,这个药物,他是俯拾可得的,到处都有。因为太便宜,所以反而可能影响到他的这个价值哈。

当你有了针灸的基础,有了药物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去看《黄帝内经》,你就会发觉到,《黄帝内经》为什么讲寒热,讲什么,你就,光是你看《黄帝内经》,大家在读《黄帝内经》,经典的东西,这儿都是生理,人的生理解剖学,病理学的时候,看起来《黄帝内经》他的章节很多,文字很多,《黄帝内经》来说,在这几种书里面,算是比较厚的,原文是比较厚的。我看《黄帝内经》怎么看的。你看我拿到《黄帝内经》,是个拿到书在看,实际上我在读一张图,他的文字陈述是个地……是个图,嚎,你看这个图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开始动,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活活的人的里面身体的运转的方向。

所以诸位读《黄帝内经》的时候,看起来表面上是文字,你在读文字,实际上你要把他当成图在读,啊,就好像一个唐伯虎的一个山水画,啊,谁都画的很好,那在读图。读图的话,解释就很多啦,嚎,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画一个图,有的人看到说,这个画家在画这幅图的时候,当时心情一定是很沮丧的;这个画家在画这个图,心情是很开朗的。所以,因为图嘛,所以臆想的空间……这个意念呢,就想到……想像的空间会比较大。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经典之作真的是伟大,他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他根本就是已经到了艺术的阶段,是个图。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是相生相克的关系。那你没有针灸的基础,没有《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你看《黄帝内经》,根本就是在看……看字,看无字天书一样,你看不懂的。

嚎,但是,你有针炙很好的基础,有《神农本草经》的基础的话,你把《黄帝内经》读得很透的话,实际上你自己就会……你不用看《伤寒》《金匮》,你开出来就是桂枝汤,开出来就是麻黄汤,已经到这个阶段了。所以,当你《黄帝内经》非常了解以后,这个时候你再去看《伤寒论》、《金匮》,你一看就知道张仲景为什么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