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幼儿园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孩子在入园前通常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2020-12-09 08:36:51 字数 5529 阅读 3466

1楼:匿名用户

1基础的自理能力: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穿鞋、自己拿杯子喝水

2语言能力: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上厕所、我热,老师帮我穿衣服等。

3环境适宜能力:能够独自玩10分钟以上,和同龄孩子友好的玩,见到熟人用语言或者肢体表示亲近。

孩子在入园前通常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2楼:翰林学库

①、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注意作出正面的引导。例如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学学知识。

”“乖孩子、聪明的孩子都上幼儿园的。”千万不要说:“你必须上幼儿园,我们太忙了,没时间管你。

”或吓唬孩子说:“你不乖,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不怕上幼儿园才怪!

②、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知不觉地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影响。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他也会盼着上幼儿园。

③、告诉孩子所要上的幼儿园的名称,有空可带孩子到幼儿园看一看、玩一玩。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环境,熟识感越多,对孩子适应新环境越有好处,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陌生、害怕而不愿上幼儿园。

④、家长要多带孩子与人交往、与人交流,可以串串门,常到公园玩耍,认识更多的人,以消除由陌生感带来的心理压力。

⑤、与孩子一起做入园前的物品准备,这样能加强孩子入园的期盼心理,同时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参与决定自己的一些事情了。

二、生活技能的准备:———让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情

首先就是说,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并大胆地告诉老师。其次是做,要让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睡觉、上厕所、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

三、时间的准备 :

在家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科学规律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进餐、睡眠(特别是午睡)、盥洗、活动娱乐等等,并坚持执行,使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四、物质的准备 :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衣服,既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子软、跟脚、轻便的鞋子,适合跑跳活动,不穿背带裤和系鞋带的鞋子,衣裤上不要有过多的装饰物(珠子、亮片)和系带,(男孩不穿带拉链裤子),不戴首饰。年龄较小的宝宝,在入园初期,家长可适当为孩子多准备1套衣裤(绣上孩子名字)带到幼儿园教给老师,以备孩子弄脏时更换。对于依恋性强的宝宝,家长可让孩子带着最喜爱的玩具入园,(注意玩具的卫生和安全性)使宝宝产生安全感。

五、其他事宜:

入园前要帮孩子剪好指甲,避免孩子之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或哭闹时对老师产生不必要的伤害,每天入园前一定检查孩子是否带小刀、玻璃球、打火机等危险品;孩子有特殊情况一定要提前告知老师(如先天性疾病、过敏史、习惯性脱臼等)

◆入园后的相关事宜

一、日常活动:

我们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入园、晨检、早间活动、早操、上课、喝水、游戏、户外活动、午餐、午睡、起床、盥洗、吃点心、室内游戏、户外活动、下午餐、离园准备、离园。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二、初入园时的家长配合:

第一天:早7:40——8:00入园,家长可陪同孩子在幼儿园待两个半小时,看老师引导孩子喝水、入厕、游戏、进餐、吃点心等,中午10:30离园;

第二天:早7:40——8:00入园,家长送孩子入班后离开幼儿园,让孩子独自在幼儿园待到进餐后离园(11:30);

第三天:早7:40——8:00入园,午休后接走(下午3:30);

第四天:早7:40——8:00入园,下午6:00——6:30接走;

第五天:早7:40——8:00入园,下午5:30—6:00接,(周五提前半小时接孩子)。

第二周开始,全部正常入园,早7:40—8:00入园,下午6:00—6:30接。

三、帮助孩子认识新朋友:

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四、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五、家长的心理准备:

家长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自身的心理焦虑情绪。另外,在孩子初入园期间,下午接到孩子(特别是妈妈)不要表现的过于亲昵,这样更容易使孩子感受到妈妈亲而幼儿园不好,致使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

六、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幼儿园的食谱是考虑到营养的均衡经园医的营养计算而制定的,但新入园幼儿可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加上尚未适应幼儿园生活,可能会上火,所以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孩子入园后反复生病啥原因

1、不爱吃菜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易引起贫血和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另外还容易反复感冒。

2、惧怕上幼儿园的孩子有些孩子对上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惧怕和不适应,因为心理作用,孩子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等症状。这种情况去医院检查,一般不会发现病症。

3、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饿不饿,都要哄着孩子吃很多饭。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第二天的精力和食欲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

4、下午接到孩子,感觉孩子来一天幼儿园很委屈,所以到街上吃啥买啥,特别是膨化食品吃多了,也容易生病。

5、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发生感冒、咳嗽的机会非常多,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穿了或碰了引起过敏的衣物,或吃了虾、螃蟹以及其他引起过敏的食物。

6、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一些孩子由于贪玩不爱睡觉,或者家长本身爱熬夜,没有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孩子每次都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就会因疲乏过度而生病。

7、睡前抱奶瓶的孩子一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睡前喝奶的习惯,喝完后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繁殖,诱发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

◆正确对待孩子入园的哭闹 :“三个不要”

1、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种种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对待。

2、千万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

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你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2个星期的过程,得不偿失。

3、千万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责任!

咱们的孩子,咱们的幼儿园,咱们一起努力!

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的走向阳光,走向明天……

要上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3楼:马克思哲学系

一是衣食住行:模拟情境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教子难题: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吃点饭!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家长这样细心的叮咛。然而让家长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叮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家妙招:学会用情境式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没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是因为他们还不 具备将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不能掌握向老师主动提出请求的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教会孩子在具体环境中模仿如何去做。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模拟在幼儿园吃午饭的场景,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你没吃饱,就可以举手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饭!

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往往也是家长没有运用情境式教育导致的。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还故意将孩子大便的时间调整到晚上。

孩子上幼儿园前应具备什么能力和条件

4楼:匿名用户

却无从寄。无法得到的东西也不我不想忘记你的模样两座青山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

孩子上幼儿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5楼:趍即是空

一是衣食住行:模拟情境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教子难题: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吃点饭!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家长这样细心的叮咛。然而让家长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叮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家妙招:学会用情境式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没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是因为他们还不 具备将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不能掌握向老师主动提出请求的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教会孩子在具体环境中模仿如何去做。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模拟在幼儿园吃午饭的场景,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你没吃饱,就可以举手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饭!

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往往也是家长没有运用情境式教育导致的。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还故意将孩子大便的时间调整到晚上。家长这种宁可我帮孩子做,也不能让孩子自己做的想法不可取。

这不仅打乱了孩子的生物钟,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其实,家长只需要掌握情景式教育,设定问题情境,就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些小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帮助孩子提高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对3~6岁孩子来说,是生存、生活能力的基础。

二是交往能力:细心诊断 科学帮助耐心等待  教子难题: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根本不说话,他时时刻刻抱着玩具熊,总是孤零零一个人呆着,真愁死人了!

孩子特别‘独’,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还抢人家东西!孩子入园后,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家千日好,上幼儿园总有难题成了多数家长的感慨。

专家妙招:试试诊断式教育

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的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在人际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上幼儿园后,随着跟同龄人交往增多,问题就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像医生一样诊断孩子的**,与老师及时沟通,合力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归因为咱的孩子就不喜欢上幼儿园甚至干脆退园。

那些不说话的案例实际上是往往因为孩子新转到一个幼儿园后出现自卑、孤独和不安全感。应根据这些个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如: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家长和老师可以故意不关注孩子不说话的现象,让他从听开始,然后变为跟着老师思维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师的提问,接着,老师可以鼓励他每天为小朋友讲故事

,成为受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大王。

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去解决。80后的父母有时候会有些极端,宠孩子的时候接近溺爱; 发现孩子有问题,又急于解决,常常有情绪化的现象。家长要容许孩子出现失误,并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解决问题。

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诊断’和解决能力,那 么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帮忙。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耐心等待孩子改善,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

三是行为规范:转换方式 提要求不如提问题

专家妙招:把要求转化为问题

举个例子,当你希望孩子的书柜整齐有序,那么从摆放图书时起,爸爸妈妈就应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参与到规范化管理中来。宝宝,你看,这本书应该放在哪儿?你给妈妈出个主意好吗?

书看完了,咱们把它放回哪儿去呢?它原来是在哪个位置的?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不仅乐于参与,而且得到表扬时还会很有成就感。

最忌讳的就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一边指责孩子把家里弄得很乱,一边自己费力收拾。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对批评不痛不痒,对父母的辛苦无动于衷。

孩子上幼儿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1楼 趍即是空 一是衣食住行 模拟情境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教子难题 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吃点饭 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家长这样细心的叮咛。然而让家长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叮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家妙招 学会用情境式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没按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