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五是否允许去坟地送灯,今年正月十五去给已故之人坟墓送灯好不好?

2020-12-08 13:39:21 字数 2504 阅读 6514

1楼:东北花痴

正月十五是允许去坟地送灯的,东北都有这个习俗,是不可能更改的。

2楼:匿名用户

今年正月15。是否可以千万坟地送灯?只要不是人员聚集的情况下,可以。派代表前往

3楼:0苏堤春晓

不知道你们当地什么情况,反正我们这边都不允许去了。

4楼:匿名用户

这个现在单个的人还可以吧,人多的话肯定不行吧?

今年正月十五去给已故之人坟墓送灯好不好?

5楼:匿名用户

这种情况是志愿的没有什么不好可以送

6楼:鹏立鸡群

以前都是正月15送灯的,可以的

7楼:收藏世家缘

这个根据当地的习俗,没有好或不好

8楼:2018一定要發

,一般来说是清明节或是中元节的时候

正月十五上坟地上去送灯是怎么回事

9楼:匿名用户

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农历的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应该读作“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因秦始皇姓赢名政,他觉得“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说是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10楼:阿标小子

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我们这里不是这样的。

正月十五女人能去坟地给去世亲人挂灯吗?

11楼:南漪人

一般的风俗是女子不去坟地的。

但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难不成没有儿子的人死去了,

他们的女儿还不能去上坟?

新时代要办新事。

12楼:韦小宝

可以。但大姨妈来了的女人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靠近坟地的。

正月十六可以给亡者送灯吗?

13楼:匿名用户

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隆重、热闹的娱乐型盛大节日。元宵节有很多习俗的,如吃元宵、观灯、走百病、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祭门、祭户等活动。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正月十五都有送灯。

正月十五,给故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当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找他母亲的坟,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在每个坟前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

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都在三点半前结束。团圆饭那么早结束的原因有两个:

有这样一种说法,“吃完十五饭,去把庄稼活干。”意思是十五的饭一吃,意味着年也就过完了,该下地干活或是上班了。还有个原因是,吃完十五团圆饭后,要去给故去的亲人送灯。

所以,记得小时侯大人们提前把锯末子、蜡烛、鞭炮、纸钱之类的祭奠品准备好,吃了团圆饭后,天一落黑就去坟地送灯,祭奠亲人。

传说过了15鬼魂就回去了,送了也看不到, 所以省了。。

14楼:独角戏好

应该不能!!!!!!

正月十五上坟送灯,女人可以去吗?

15楼:乐儿儿乐

每个地方风俗不同

你得问你们当地长辈确定下

我们这边是女的不能上新坟

16楼:匿名用户

各地的风俗不同,得看你那的风俗,可以问一下你那的长辈。

正月十五可以去庙里给故人送灯吗

17楼:同体平等

可以供bai

佛。以供佛功德福报du回向法界。

zhi愿亡亲善顺正法dao,早生善处,离苦得乐内。

如果愿容意,读诵一部大乘**最好。比喻说:金刚经,地藏经,行愿品。

楞严经。等佛经书。以读诵功德回向法界,愿亡亲早生善道,修习正法,离苦得乐。

是为最好。您可细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存亡利益品)(网上可搜到)多看几遍,即知其义。可解不少迷闷。

自得善福慧,也能利益到亡亲。何乐不为呢?随自愿欢喜。

个人见解。但愿真实利益到见闻者。

南无地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