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蛙家居
据报道,继辽宁之后,进入2018年以来,辽宁、内蒙古等多地主动曝出gdp“注水”。专家表示,gdp“泡沫”必须早日捅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道称,日前天津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因天津一直未统计注册在滨海新区、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滨海新区调整后的gdp对全市gdp没有影响,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而在过去一年里,滨海新区一直顶着“首个万亿级国家新区”的光环,得到广泛宣传。
新年伊始,内蒙古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自治区**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
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分析人士表示,经济数据注水恐怕不限于上述地区。2017年12月,审计署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15.49亿元。
希望gdp注水的情况可以得到严肃的处理!
为什么几省份自曝gdp注水问题?
2楼:冰雨梦悠悠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
为何几省份自曝gdp“注水”?来自**与现实的压力。
先是内蒙,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
很有意思。除了讨论下一个“自曝家丑”的会是谁,大家更关注的问题显然是:为什么这些地区要主动给gdp挤水分?
现象
主动挤水分的“开创者”,则是去年的辽宁——在该年度的辽宁省两会上,省长陈求发曾以罕见的坦诚,揭露出了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伤疤:“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而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团组会议中,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则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省内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曾有专家测算,一些辽宁的县区,过去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用一位辽宁**对**说的话讲,“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且欠下了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如果横向比较则可以发现,这两个地区出现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在**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已经有所体现。2017年6月,**第二巡视组对内蒙和吉林反馈“回头看”情况时,已经指出“有的地方经济数据造假”;而在2014年7月、2016年5月巡视组对辽宁的两次反馈中,均指出“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这段话说得透彻。gdp虚高虚胖,可能让**“面子上”好看,但其实并未落到实处,反而给未来增长加重了负担,甚至隐蔽了风险。
那么,为什么地方会有“数据造假”的冲动?
逻辑
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按照经济理性人的推论,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
造假的收益是什么呢?显然,主要就是政绩的动力。理论上说,经济统计数据应当是为正确决策做参考的依据,也是外界参考和评价的标准;但在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则给了地方**以追逐数据的动力。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指向即在于此。
动力有了,那么外界的约束环境如何呢?很遗憾,并不健全。
比如在根源上还难以完全解决的地方干预统计的情况。《半月谈》曾做过一次调查报道,发现部分地方干部为了数据好看,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干扰统计工作,手段包括“下达”指标、“威逼利诱企业配合造假”等。但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你不听,人家就换掉你,更别想升迁调动了”——在地方统计部门人、财、物均归各级地方**管理,国家统计局只是进行业务指导的背景下,干扰就是难以避免的。
甚至国家统计局也不能幸免。2016年1月底,**第八巡视组在向国家统计局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
又如“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如果去查阅《统计法》,就会发现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处罚力度很难称得上“严峻”:大多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相应的法律责任是“通报”、“处分”。
**太大,笼子不牢。这大约是最容易说通的统计造假的逻辑了。也可以看出,这项改革需要的是通盘考虑。
动作已经开始:2016年10月,**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干部,要“一票否决”。
政治
不久前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风险、去杠杆再一次被强调。这一会议在今年度的落实,恐怕是各地gdp挤水分的非常现实的压力。
毕竟,统计数据造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对地方的财政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政支出也减少。但从去年开始,**对地方**的债务已经明确开始严控,前阵子《人民**》刊发了各地处分数十名对违规举地方债负有责任**的消息;财政部去年下旬发布的《关于坚决制止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则明确,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
据专家分析,如果gdp的水份被压缩,则地方债务率可能进一步攀升,偿债压力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挤水分、期待**财政的转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工作结束时,习 近 平讲了这么一段话,颇为耐人寻味——
“有的领导干部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说假话、汇假报、编假数字、造假政绩信手拈来,脸都不红;对下表空态,搞忽悠,到处许愿而不兑现,群众找上门来一躲二推三训斥;对同事则八面玲珑,见面拍肩膀,只说三分话,背后却嘀嘀咕咕,搞小动作、拉小圈子。对这种多重嘴脸、翻云覆雨的现象,党员、群众很有意见,希望好好治一治。”
而在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在强调政治纪律时,“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反复出现数次——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骗取荣誉、地位、奖励或其他利益的,凡因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追责。
对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的同志,要给予支持、保护、鼓励。”
去年两会,习 近 平在辽宁团参加讨论时,讲了这么一番话:“经济数据造假,不仅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
”
“这笔大账早算清、早主动。必须从‘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中摆脱出来,从落后的发展理念中摆脱出来,从粗放的发展方式中摆脱出来,彻底甩掉单纯追求gdp增速包袱,下决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1月天津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李鸿忠的表态。
“高质量发展”,是十九大给今后一段时期定下的发展总基调。要“高质量发展”,挤水分、去虚假,当是第一步。
而在当时习 近 平说完那番“狠话”后,李希的发言则是:“全省上下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整治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坚决挤压水分,做实经济数据。”
的确,经济数据造假,可能影响到决策层的决策,产生延宕或错误导向;但在更深层次,它会劣币驱逐良币(造假的**可能仕途比诚实的**更顺),污浊政治生态。用习 近 平的话说,“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换言之,“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当然不只是谈统计,而是在许多领域内都有适用性。这段话,应当引起各级干部足够的重视。
辽宁内蒙古等多地自曝gdp"注水"都是什么招数?
3楼:冰雨梦悠悠
辽宁内蒙古等多地自曝gdp"注水":弄虚作假歪招多。
继辽宁之后,进入2018年以来,辽宁、内蒙古等多地主动曝出gdp“注水”。专家表示,gdp“泡沫”必须早日捅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多地自曝gdp“注水”
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19日在2017年天津经济运**况发布会上表示,因天津一直未统计注册在滨海新区、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滨海新区调整后的gdp对全市gdp没有影响。就在11日,天津滨海新区宣布挤出“水分”,不再重复统计注册在当地、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而在过去一年里,滨海新区一直顶着“首个万亿级国家新区”的光环,得到广泛宣传。
无独有偶,新年伊始,内蒙古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自治区**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
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最早自曝gdp“注水”的省份是辽宁,2017年初,辽宁在**工作报告中承认“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至2014年,辽宁省所辖市、县累计虚增财政收入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
经济数据注水恐怕不限于上述地区。2017年12月,审计署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15.49亿元。
据了解,多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高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弄虚作假歪招多
记者梳理各地**的经济数据造假案例发现,向gdp“注水”的途径“五花八门”,“招数”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
一是财政空转。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曝出“财政收入虚增空转”,对“空转”这一概念,天津一家国企负责人用实例给出了解释:过去每到年底,有关部门经常会要求其交一些税费,转年再通过其他方式退还,这部分钱被“空转”计入了财政收入。
二是重复计算。滨海新区官方表示,以往gdp统计以公司注册地为标准,但许多公司实际生产都在外地,造成gdp两地重复计算,因此将gdp统计口径由注册地改为在地。
三是故意虚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辽宁省有关负责同志在代表团审议时举了省内弄虚作假两个例子: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汪德华表示,“注水的数据”扭曲了gdp的真实性,误导了**部署经济决策,如果不早日刺破这种虚假“泡沫”,必将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专家呼吁:放下“数字包袱”
为什么**三令五申禁止,地方依然有“注水”冲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就财政空转而言,空转一下,就是为了让财政收入指标更好看,让经济数据更漂亮。多地**自我剖析认为,是难以割舍的“速度情结”和“数字崇拜”在背后作祟。
汪德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改变传统唯gdp政绩观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什么时候地方领导眼里不再只有gdp,gdp造假才有可能烟消云散”。
国家***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说,对经济数据中的“水分”不能一“挤”了之,必须严肃问责,才能抑制一些干部的“注水”冲动,同时,党政干部也必须认真分析挤出水分后的经济状况,真正从转型升级、寻找新动能上下功夫,实现“深蹲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