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2020-12-07 15:32:50 字数 5559 阅读 1075

1楼:匿名用户

意思:这些壁画美得让人不到那个地方,却都能感受到那里的美,说明这些壁画画的非常生动形象。

2楼:匿名用户

说明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之高,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3楼:匿名用户

在具体描写飞天后,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太代劳动者精湛技艺的赞美.

模仿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第3自然段写一段话! 10

4楼:匿名用户

有的手持玉萧,吹奏**。有的手捧鲜花撒向人间。还有的手拿宝剑表演武术

5楼:小柚子酱

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放声歌唱,呼朋引伴;有的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6楼:娜娜公主

有的手提宝剑,追赶猎物;······

7楼:网络霸主筱健

怎样装扮空间主页_**空间装扮教程

求我们五年级的第18课莫高窟第3自然段描写飞天的段落的续写

8楼:海洋花的味道

有的轻抚琴弦,低吟浅唱。

9楼:匿名用户

有的伸开双臂,迎接客人,有的轻抚琴弦,低吟浅唱

莫高窟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0楼:匿名用户

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同时也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11楼:匿名用户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莫高窟》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这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这一节我主要分析第1—3自然段。

根据语文课听、说、读、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节的教学目标的:

〈一〉语文知识目标:

1、字方面:“尊”的运用与联系;“卧”字的笔顺;“佛”是多音字。

2、词方面: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如“慈眉善目”;状物的词语,如“宏伟瑰丽”

3、句方面:比喻句和排比句的妙用;过渡句的理解;中心句。 4、段方面:段与段的衔接。

5、篇方面:整体感知莫高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总分写法。

〈二〉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量能背诵第

二、第三自然段。

2、能自己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3、积累优美词语。

4、理解与运用,进行仿写。

〈三〉情感目标:感悟“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析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把方法运用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

2、理解掌握语文知识点,实实在在地利用文本进行双基的训练。

教学难点:

再现莫高窟彩塑、壁画的生动画面,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说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能达到自己预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优美的风景图,再给学生用平时积累的成语去赞美她,(比如山青水秀,一碧千里等等)。学生不仅能相互交流了语文知识,还感受到了祖国山水的美丽,激起了学生潜意识里的爱国情感,为学习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接着,导入到今天学习的内容:

我们学习语文就要多读书,多积累。跟着出示“窟”字,给学生读一读,组成词——“窟窿、洞窟、石窟、莫高窟”等,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对“窟”的认识,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到课题——莫高窟。教师就打开莫高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莫高窟里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引导自主**,夯实双基,再现画面,感受艺术文化美,迸发情感。

(我采用的是问题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悟中、探知中、练习中理解运用知识。)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我们要到哪个地方看“莫高窟”呢?让学生边想边自读第一自然段。我再出示地图加深认识。

〈2〉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我用半填空式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照顾到了学困生。在潜意识里教学生概括段意。)

〈3〉 你还懂得了什么?(洞窟多学生容易看得出来)我进一步追问:你从**知道洞窟多?

(492个,像蜂窝似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知,体会到数字表达和比喻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我再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洞窟的多与神秘。顺便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话也是比喻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学习第

二、第三自然段:

〈1〉 先整体感知:问题引导:莫高窟里有什么呢?让学生带着悬念往下阅读。

〈2〉 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在学生说出有彩塑、壁画、藏经洞后,我采用练习式辅助疏理:写彩塑的是第( )个自然段。

写壁画的是第( )个自然段。

写藏经洞的是第( )个自然段。

〈3〉彩塑和壁画这两种艺术形式毕竟离学生太遥远了,仅从文字上去感知可能会混为一谈,所以这里我又以**的展示,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完了又给学生练一练:填空:

一( )彩塑 一( )壁画 “尊”字可以加什么偏旁变成什么字。在这里我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语文知识点的训练,一举两得。

〈4〉好,就让我们一起去赏析莫高窟的彩塑:问题引导:①这一段中写到哪些彩塑?

②作者从哪些方面去写这些彩塑的?这时示**,让学生进行**对照,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我再引导学生发现从描写上是从人物的神态去写,从写法上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一边分析,一边对照**反复地品读,熟读成诵,从读中悟情。

然后再用现成的资源让学生内化提高,通过一个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上台模仿各种神态,(如高兴的,伤心的,生气的等),下面的同学猜一猜,你能想哪些成语。(这里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更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积累了词汇,还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交流。)

排比句我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这里使用排比句,对表达有什么效果呢?(那就是突出了彩塑的多,形态各异,个性鲜明)有意识地突出了中心句。

③这些彩塑塑造得怎样?你可用哪些词来形容呢?赏完了给学生说一说,(如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等)

④游客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感情?让学生体会“啧啧赞叹”的意思。我又利用这一句作为一个训练点:

(课件)你能把这个句子变换句式,使意思保持不变吗?(一个改为反问句;一个是把“无不”改为“个个都”或“没有不”。)

〈5〉接着,我再抛出小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这一段写了几尊彩塑?三个还是四个?

学生通过辨识,就会发现还写到了“卧佛”。我顺手让学生说说,“卧”的笔顺;“佛”是多音字。让学生自己辨析。

然后提出疑问:作者写卧佛与写菩萨、天王、力士有什么不同?(把这两个地方对比读一读,学生就会明白,写卧佛写得比较详细。

)作者为什么要把“卧佛”写得详细呢?教师边放**(课件)边顺势而导,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卧佛”的特别,

〈6〉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学习方法:作者是怎样写这一段的?教师点拨总结:先总写——再分写——(分写部分再选一个)典型的事物详细写

从总结导入学习第三自然段: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也是采用了这种写法呢?

〈7〉我就放手给学生分组合作,读一读,找一找:

①用双直线划出总写的句子:

②用单直线划出分写的句子:

③用波浪线划出典型事物的句子:(这里的设计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合作伙伴,给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想像空间)

〈8〉合作交流后,让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边汇报边指导学生去品读,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师生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融洽了师生的感情。

〈9〉在学生品析的过程中,我巧插两道练习:①壁画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给学生说一说( )的壁画

( )的壁画;

( )的壁画

( )的壁画 学生不仅感受了壁画的美,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我又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这些壁画,还有前面栩栩如生的彩塑,都是出自谁的手?

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什么话呢?(熏陶了学生的爱国情愫)

②在分析排比句时,让学生练习仿写:⑴操场上,有的同学弓着 ,准备 ; 有的同学拿着 ,准备 ;有的同学蒙住 ,准备 。

⑵河里的鱼儿多快活呀: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照顾到了全体学生)

〈10〉壁画多精美呀,然后转入分析过渡句:引导学生发现写壁画的内容是从这一段的第二句开始写,点拨学生质疑:在这一段前面还有一句话呢!

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这是一个过渡句。教师小结:写作时,在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过渡的语句,才能把内容说得连贯,希望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三〉课堂小练笔。总结两段的写法,让学生也试着进行总分的仿写:“以公园里的花多美呀,……”为开头写一段话。然后分组交流。

〈四〉总结回味,留下悬念。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到:(出示课件让学生复述)中国西北的( )省的( )的( )旅游,欣赏到了( )彩塑,( )的壁画,其实莫高窟里还有更神秘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去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以悬念结束了这

12楼:匿名用户

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总起句,过渡句).(*^__^*) 嘻嘻

13楼:匿名用户

是过渡句,总起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小学五年级的第18课莫高窟中第3自然段中的2个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4楼:岭下人民

可以增加感情气势,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同时也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莫高窟第三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5楼:斑斑虎

1.地理位置 2.具体介绍 3.价值 第一部分(1):写第三部分(5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还有夸张, 用我的提纲吧!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的段意是什么?

16楼:东师陈老师

第一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第二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

第三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壁画。

第四段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物。

第五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位。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7楼:匿名用户

五年级上册语文18课莫高窟

第一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第二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

第三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壁画。

第四段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物。

第五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位。

六年级上册语文20课《一句话》中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 2楼 影言触幻霖 是闻一多的么?闻一多先生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全诗以 一句话 咱们的中国 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 ...

用一句话概括读五年级语文下册16课《桥》的感受

1楼 依依清鉴 自从我读了《桥》这篇文章后,我就念念不忘,因为它令我掩卷深思。尤其是文中的那位老汉,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死关头,一心想着村民,秉公做事,不偏不倚。面对自己的儿子却也显示出了作为父亲的尊严与疼爱。 文中老汉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村民们的安全,体现了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老汉这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