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是保护色还是拟态,保护色与拟态的区别

2020-12-06 17:23:52 字数 5444 阅读 2915

1楼:匿名用户

有的是保护色,有的是保护色加拟态。保护色的一般是绿色的,如中华大刀螂 欧洲螳螂 拟态的一般模拟树叶或花,如兰花螳螂,树皮螳螂,败叶螳螂

保护色与拟态的区别

2楼:苏锦児

拟态是主动模拟一种事物

而保护色是一种特定的事物

如果你具有拟态的功能那你可以在很多情况下保护自己

而如果你具有保护色的功能则只能在一种情况下保护自己

----------------------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

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答下面的问题常会出错。“选出下列不属于拟态的项:

a.枯叶蝶似枯叶。b.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c.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

d.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答案应选d,但有的学生却不知b、c两项为何不能选。而下面一题学生解答起来更是疑惑不定。

“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a.虎具有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b.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

c.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d.腹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答案应选a,而不少学生判断出选a后却感到疑惑不定,有的甚至改选c。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主要是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个概念的含义,不能正确区分三种现象,特别是对拟态和保护色混淆不清。

如何才能有效区别这三种现象呢?还得从概念的含义出发。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保护色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这里的“环境色彩”应是环境中主要的占优势的色彩,如春夏的草坪是绿色,冬天的雪地是白色;拟态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这种生物或非生物的颜色等特征并不一定在环境中占优势,并非主要色彩。而且拟态现象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一般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才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则就不相似了;而保护色则与运动状态基本无关,如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停息”状态才像枯叶,一旦飞舞起来就不像了而我们捕捉昆虫也许都有这种体验:

有时看到昆虫由这里飞向另一个地方,但马上在另一个地方搜寻,却不能立即找到。

基于以上分析,区别这三种现象就容易多了。如上面提到的“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这两者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故应是拟态现象,而“虎具有的斑纹”是与环境色彩相似,应是保护色。再如下面几种现象:

“a.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b.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c.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

d.腹蛇体表的斑纹。e.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这里的黄蜂、腹蛇具潜在伤害性,且条纹、斑纹很醒目,故c、d是警戒色;避役始终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发现,故a是保护色;南美鲈鱼和海藻中的那种鱼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而且只有在“侧立不动”或“浮在水面”不动时才似植物、如败叶,一旦游动起来肯定就不像了,故b、e是拟态。

3楼:匿名用户

●拟态(mimicry)是指

一种动物与另一种动物很相象,因而获得了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好象是一种动物在“模拟”另一种动物似的。当然这里谈不上什么“模拟”,只是不同种的动物都朝着某些在自然选择上有利的特性发展的结果。

●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是指某些动物具有同它的生活环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这有利于躲避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得到保护自己的效果。例如在草地上的绿色蚱蜢、栖息在树干上翅色灰暗的夜蛾类昆虫。有许多还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

这是由内分泌控制的。

简言之,拟态是主动模拟一种事物

而保护色是一种特定的事物

如果你具有拟态的功能那你可以在很多情况下保护自己而如果你具有保护色的功能则只能在一种情况下保护自己

4楼:ny的

保护色只是在颜色

上相仿,如比目鱼在沙子里。

而拟态不仅模拟的是颜色,还模仿被模仿者的形态,比如说拟花螳螂或竹节虫,它们咋颜色上比较像树枝,并且形态上也十分相像,为了这个拟花螳螂还得尽量把眼睛分到身体的两侧来扩大视线范围,因为身体实在是太窄了。

这是我翻译的一片调查**上看到的,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5楼:匿名用户

没事的啦啦啦德玛西亚皇子妃子笑做的速度了

王蛇,螳螂,蝗虫,变色龙,青蛙,竹节虫,它们分别是用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来保护自己?

6楼:傺茶

王蛇是拟态,模拟有毒的蛇的体色

螳螂体色是绿色的,自然是一种保护色了,但有些也是拟态,螳螂也有多种的蝗虫春天是绿色,秋天变黄,自然是拟态了,也是一种保护色变色龙不用说肯定是拟态啦

青蛙是用保护色,但它也有拟态,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拟态竹节虫长得像竹子,是拟态,但通体绿色,也是保护色至于警戒色,蜜蜂的黄黑色就是一种警戒色

7楼:喝醉冬天

拟态 螳螂 竹节虫 蝗虫

保护 青蛙 变色龙

警戒色 王蛇 变色龙

螳螂和蟑螂有啥区别

8楼:凯子

螳螂和蟑螂主要从生物学种类、体态外观、生活习性、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对人们的影响等方面区别。

一、生物学种类

螳螂: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是益虫。

蟑螂: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螳螂目昆虫的总称,是害虫。

二、体态外观

螳螂:身体中型或较大,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

胸部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

蟑螂:体形很小,长约10-15mm,成虫为棕黄色。

三、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螳螂:有些种类是孤雌繁殖,如美国大草螳等。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

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

01秒。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

受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常见于植丛中而非地面上,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螳螂的寿命一般是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就算没有头,螳螂还是能存活十天左右。

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蟑螂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

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蟑螂善于爬行,会游泳,危机时也可飞行。蟑螂的扁平身体使其善于在细小的缝隙中生活,几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如果条件不好,较长时间内不吃不喝也不会死亡。

蟑螂如上的特点,使其数量与日俱增,分布范围日趋扩大,已跃居成为头号家庭害虫。

蟑螂喜暗怕光,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偶尔可见。一般在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觅食,清晨回窝。温度在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

在热带地区,蟑螂可四季繁殖、活动。北方地区,冬季有取暖设备的室内,温度适宜,蟑螂可照常活动、繁殖。

多数蟑螂为卵生,其卵有序排列在卵鞘内,可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也不易被药剂杀死,条件适宜时即可孵化出幼虫。

蜘蛛,蝎子,蚂蚁,寄生蝇,寄生性胡蜂,蟾蜍,蜥蜴,鸟类,老鼠等都是蟑螂常见的天敌。

四、种类

螳螂: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

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蟑螂:它们大多数长相都差不多,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有所不同。当前的分类学者将蟑螂分成6000种左右,其中约有50种是害虫。

例如大家所常见的亚洲蟑螂。此外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德国蟑螂(德国小蠊)、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广泛。我国约有200余种,常见的室内蟑螂有10种左右,各地有所不同。

常见的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

五、对人类的影响

螳螂: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螽斯等大型昆虫。

通过人工反季节培育,可以使人们周年欣赏到螳螂,螳螂也是建设小小动物园、野生昆虫园的良好素材。

蟑螂:生活于野外的蟑螂种类,大多以腐败的有机质或枯枝败叶等为主食;而栖身于屋舍的蟑螂,喜欢淀粉性的食物,在它们爬过的食物上,往往会把所携带的病原生物留下而传播疾病。蟑螂进食时有个坏习惯:

边吃、边吐、边排泄,因此污染食物,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病、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蟑螂,其所传播的病原生物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结核菌、炭疽杆菌、癞病菌等及条虫类、蛔虫类、血吸虫类的卵等等。蟑螂还分泌和排泄出有异臭的物质,使人闻到后感觉恶心甚至呕吐。

9楼:帅气的小宇宙

1、种类不同:

(1)螳螂:世界已知螳螂种类有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

(2)蟑螂:分类学者将蟑螂分成6000种左右,其中约有50种是害虫,例如大家所常见的亚洲蟑螂。我国约有200余种,常见的室内蟑螂有10种左右。

2、定位不同:

(1)螳螂: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是一种益虫。

(2)蟑螂:蟑螂是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传播疾病。

3、形态不同:

(1)螳螂: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以黄绿色为主;腹部肥大。

(2)蟑螂: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

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

不完全**。

4、所属目不同:

(1)螳螂属于螳螂目。

(2)蟑螂属于蜚蠊目。

竹节虫的保护色是什么,竹节虫会变色么?

1楼 平哥看 保护色是指动物体表颜色,竹节虫是形态与树枝相同,是拟态 2楼 匿名用户 绿色或者枯枝的颜色。 竹节虫会变色么? 3楼 匿名用户 竹节虫会随着季节变色,竹节虫算得上著名的伪装大师,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