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民俗厅雕塑有哪四尊雕塑

2020-12-06 12:30:08 字数 2859 阅读 3952

1楼: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旧时的成都有着形形色色的行当民俗厅中用四尊雕像生动的展示了四种行为是哪四种

2楼:度娘僵尸

消费者购买

行为类型 ①复杂的购买行为。 复杂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完整,要经历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产品评估、慎重的购买决策和认真的购后评价等各个阶段。 产生的条件:

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并且了解现有各品牌、 品种和规格之间具...

成都市天府广场有哪些雕塑?

3楼:又是黄漂

最著名的当然是那尊毛主席的雕塑像了。。。。嘿嘿

不过广场内的其他雕塑是十二文化图腾柱和十二文化主题雕塑群

文化图腾柱每根直径1.2米,高12米,顶部是led激光演映球屏,太阳神鸟的暗纹隐饰于球体表面,主体采用金沙遗址出土的内圆外方形玉琮为主造型元素,三星堆出土的顶尊底座为图腾柱的基座造型,上下部两侧的装饰纹分别是金沙的眼形器纹和三星堆的云纹。

成都博物馆新馆有些什么经典文物

4楼:匿名用户

石犀牛据考证,石犀牛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它的制作年代早于西晋。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 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出土之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现场查看并感叹:“(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雕塑史。”

经穴髹漆人像

国内最早最完整人体医学模型

这尊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xiū)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 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对揭 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楼:紅心照我去戰鬥

镇馆之宝

石犀牛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外表呆萌的石犀牛,可是大有来头。它最早被发现的时间是在1973年,天府广场钟楼挖地基时就被发现之后又被回填,这一“睡”又是几十年。2010年10月7日,代表一代人记忆的钟楼被拆除,将在原址修建天府大剧院。

为此,2013年1月8日,石犀牛从大剧院工地请了出来。

它的耳朵、眼睛、下颔和鼻子仍然清晰可辨,局部装饰卷云图案,四肢短粗,身体浑圆,造型极萌。虽是呆萌可爱,但其个头却不小,石犀牛长3.3米,宽1.

2米,高1.7米,重达8.5吨。

据考证,石犀牛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它的制作年代早于西晋。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出土之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现场查看并感叹:“(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雕塑史。”

经穴髹漆人像

国内最早最完整人体医学模型

这尊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xiū)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对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920支竹简,初步分析内容为九部医书,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汉代石碑

碑刻文字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2010年出土于天府广场东御街地下人防工程里的两块汉代石碑形状怪异:石头有四个角,还是翘起的,上边还有均匀的錾子纹路,刻着工整的文字……较大的大碑上,碑文末段提及“元嘉有二仲□”,专家将“元嘉有二”解读为“东汉元嘉二年”,而“仲□”则可能是“仲夏”或“仲秋”。元嘉二年也就是公元152年,时值汉桓帝刘志在位。

而在较小的一块石碑上,落款处“本初元年六月下旬”字样十分清晰。本初元年系公元146年,也就是说,两块石碑中,较小的一块碑距今已有1864年。

石碑上篆刻文字2000多个,远远超过了以往国内所发掘的汉代石碑,填补了汉代极为匮乏的文献资料。

民俗雕塑有哪些

6楼:匿名用户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阿布辛拜神庙前的四尊雕塑到底是谁?跪求只为完成作业。。 10

7楼:匿名用户

阿布抄辛拜勒大神庙前的四尊大雕袭

像都是bai

拉美西斯二世,阿布du

辛贝勒小神庙前的六zhi

尊雕像中,四尊是拉美西斯二dao世本人,另外两尊是他的妻子奈菲尔塔利。

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距埃及南部阿斯旺省以南三百公里处,可说是努比亚的心脏.再往南就是苏丹了,是埃及南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在这个地区聚集了许多宏伟的古埃及法老时代的建筑.古埃及人沿着高160多米的山体开凿成了高达60多米的阿布·辛博神庙,建立了古埃及文明的伟大丰碑。

阿布-辛博这座神庙最初供奉的是amon ra, jarmakis 和ptah三大神,但后来却成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了.神庙正面的四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神情安详,他脚下站立着他的女儿们和他最宠爱的女人nefertari ,这位女人对他帮助很大,可惜红颜薄命.整个神庙高约33米,宽37米,纵深61米.

神庙内壁刻满了精美的图案,特别是北墙最令人叹为观止.它是神奇的古埃及之旅的最后一站,也预示着古埃及法老时代的辉煌日薄西山,人类文明最灿烂的一章告一段落。自拉美西斯之后,法老埃及气数已尽,王朝四分五裂,外族随后统治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