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海子的《远方》一诗的内涵,求:海子《远方》的内容。

2020-12-05 20:38:33 字数 5659 阅读 8827

1楼:匿名用户

远方是过去,是未来,是青春、是梦幻、是回忆,是尚未到达、也永远无法到达的理想之地幸福之所,工业社会冰冷的车轮隆隆驶来,旧有的农业社会脆弱地倒下,一同倒下的还有种植、蔬果、稻麦、青稞、渔牧、清澈的心灵、干净的爱情和纯粹的诗歌。石头是现实——冰冷、坚硬、粗糙,想要到达远方就必须穿越现实,而这在诗人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因而所有能代表幸福的事物就此变得遥不可及,愈是梦想,愈是痛苦难当。

求:海子《远方》的内容。

2楼:匿名用户

海子《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寂寞

远方啊!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这时 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 血

石头 长出 七姐妹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在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方面,海子有着独特而远为深意的考虑。对世界本源的思考,对人类前景的叩问是海子极为自觉的行动,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因为对人类迷途的忧虑,海子选择了“远方”。

流浪,成了海子后期生命中的一大景观。肉体上,海子由北京到以内蒙古为代表的中国北方草原,以青海湖、**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以成都为主的四川盆地,向路途上的远方进发;精神上,则由中国古典文化漫游至印度文明,中经波斯、阿拉伯,直抵埃及文明,构成了一段恢宏壮阔的人类文明之旅。然而正如后来(1988.

8.19)《远方》所说的“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海子对远方的追求像他的爱情和生存一样,成了他的另一种“受难”(《夜色》)。“远方”实际上代表了海子心中的理想,寻找“远方”,迫近“远方”都是为着实现理想,实现对于人类前途的担当。

在“远方”成为一种“受难”之时,海子的悲剧已然难以避免。但海子追求“远方”的行动以及追求的过程虽也悲剧味十足,却在在张显着海子的伟岸与高大。更重要的是,这些追求的各种质素以种种方式渗透进海子后期的诗歌创作,从而为其诗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海子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名句经典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村庄》

过完了这个月,

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新娘》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活在珍贵的人间》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不动

还是与她有关 -------《房屋》

3楼:黛妮

《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这时 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血

石头 长出七姐妹

那时我站在荒芜的草原上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贫穷而自由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远方》是一首关于青春远行的诗歌,也是一首关于青春寻梦的诗歌。诗人明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也深知远方的风景"不可触摸",可他依然选择了远方。在"以梦为马"的海子笔下,远方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既是令人向往的精神故乡,又是虚幻缥缈的一片荒原。

该诗揭示了远方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抒发了一个青春诗人浓郁的浪子情怀,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基调中,让读者陷入对远方的遥想与沉思。

远方是过去,是未来,是青春,梦幻和回忆,是尚未到达,也永无法到达的理想之地幸福之所.愈是梦想,愈是痛苦难当。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4楼:匿名用户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寂寞

远方啊!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这时 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 血

石头 长出 七姐妹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求语文高手解读海子的《黎明:一首小诗》!!!快!!

5楼:匿名用户

天空和大地都是具有终极意义的最高本体,“天梯”则是纯粹的、虚妄的观念,它蕴涵着诗人在天地之间奔突求索的艰难处境和痛苦历程。我曾在《梯子与什么有关?》一文中写道:

“梯子的两极象征着我们生命的两个向度:栖居大地、升上天国。梯子既是喻体又是本体:

经由梯子,天堂、大地、人三者观念性地联结起来。” [9](2003·4)然而在诗人内在精神的痛苦角力和观念的自我置疑、颠覆中,天梯一方面是飞翔(方向:天空)和坠落(方向:

大地)的介质,另一方面又是飞翔与坠落的目击者,归根到底是诗人内在精神中诸多异质元素——飞翔、火/血、黑暗(黑夜)、**、死亡——的对话和演绎:。

一、“飞翔”意象

飞翔是诗人超越世俗经验的精神诉求,飞翔的先决条件是挣脱。请看《黎明 一首小诗》:

黎明我挣脱

一只陶罐

或大地的边缘

我的双手 向着河流飞翔

我挣脱一只刻划麦穗的陶罐,太阳

我看见自己的面容,火焰

在黎明的风中飘忽不定

我看见自己的面容

火焰像一片升上天空的大海

像静静的天马

向着河流飞翔

这首诗不仅虚构了飞翔的姿态,而且涉及与飞翔有关的意象系列:火、风。“陶罐”象征着历史文化的束缚力,归根到底是大地的束缚力,诗人要挣脱大地,飞向天空和太阳,哪怕是弃绝了麦子也在所不惜。

诗人还预见了吞噬命运的火焰,尽管此时火焰尚未敞开其核心饕餮般的黑暗。为了解除内在的黑暗,他必须飞翔,“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 [3](p144)。

下面解析“飞翔”所统摄的几个关联性意象:远方、风。

(一)“远方”。“远方”在时间上指向未来,在空间上则是一个仅次于天空的具有超越性的世界,远方是海子向天空飞翔的必经之境,然而又是痛苦的。《九月》: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言下之意,远方在生之原野则枯草寂寂。在《远方》一诗中,诗人哀叹:

“更远的远方 更加孤独/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诗人业已洞察了九天之外的空虚。在《夜晚 亲爱的朋友》一诗中,远方成为一个远离大地、房屋、灯火、亲人等世俗经验的他者“去而不返”的所在:

“哪辆马车,载你而去,奔向远方/奔向远方,你去而不返,是哪辆马车。” [3](p115)“你”、“远方”、“马车”的回环复沓拉长了仰望远方的视线,营造了一派哀怨凄迷的意境,“远方”最终成为一个无限推衍的不知所终的风向。

(二)“风”。“风”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意象。在1988年的《两行诗》和《生日》里,诗人写下了相同的诗句:

“起风了。//太阳的**。/太阳的马。

”风是来自太阳的飘渺的**,而太阳在海子诗歌辞典里就是神的变体,因此,可以猜想风就像在天梯上来来往往的传达神谕的使者。这与里尔克在《致俄耳甫斯十四行》中吟唱的“风”很相似:“在真实中歌唱,是另一种气音。

/一种若有若无的气音。神身上一缕吹拂。/一阵风。

” [7](p495)海子《黑夜的献诗》写到“风”和“天空”:“走在路上/放声歌唱/大风刮过山冈/上面是无边的天空。”刮过山冈的风可以视作诗人力图沟通天地人神的中介。

虽然风的吹动可以向我们提示事物的存在,但风本身却是无形无色、变幻莫测的,就像神的气息吹拂大地,却难以企及,所以大风之上只能是“无边的天空”。无边得令人既虔诚、敬畏又感到绝望。里尔克在另一首诗《关于僧侣的生活·1》里写道:

“我围着上帝,围着古老钟楼转动,转动了一千年之久;/还不知道我是一只鹰隼一场旋风/或是一支洪大的歌曲。” [7](p158)“转动”的“旋风”的力量能够企及上帝吗?这里的吟唱是虔诚而又飘忽不定的,与海子的吟唱何其相似乃尔!

大风毋宁说是向着天空、上帝的遥望的视线和颤栗的音符,大风托住了飞翔的翅膀,却无力奔向天空中的最高本体,只能在天梯上作无边的漂泊。

西川在悼念海子的《怀念》一文中写道:“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弥赛亚洪亮的召唤?” [2](p310)当飞翔的翅膀像飒飒风声一样擦过天空,诗人是否发现了天空的隐秘属性?

“天空”意象系统:海子的精神父本和宇宙幻象

天空和太阳是海子观念中的绝对终极,是直逼诗人生命本体的精神父本。《天问》是屈原从认识论和伦理角度对宇宙万象奥妙的发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 [10](p60)接着屈原的发问由天道转向人道——政治伦理:“天命反侧,何罚何佑……受礼天下,又何至代之?”[10](p81—85)但丁完全将世俗宗教与政治伦理进行同构性的描述,将大地上的灵魂救赎和政治伦理的重整纳入群体性的宗教幻觉。

海子的“太阳神教”则是纯粹个体化的,类似于庄子那种“游乎四海之外”、“游乎无人之野”的元素原型、心灵狂想和宇宙幻象,并不涉及世俗经验中的政治伦理和宗教情结。

一、“天空”意象

找关于海子、顾城、北岛、食指的诗

1楼 凡间之精灵 去自已所在的城市的书城或图书馆或自己学校的图书馆去找他们的诗集来看 读诗歌一定要拿着一本书来读,这样子比趴在电脑前读要心情愉悦的多 海子 顾城 北岛 食指的诗在书城一定有卖,而且多如牛毛, 没办法,诗人就只是是留下他们几个国宝了 海子 http white collar 01 au...

跟顾城海子一类的诗人,海子和顾城谁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1楼 小酱 字jun团 北岛 舒婷 不过我不大喜欢 那个伍尔芙的也不错 2楼 匿名用户 代表人物食指,贾岛,他们都是朦胧诗派的,只要找朦胧诗派的能找到很多。 海子和顾城谁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3楼 诗泽如歌 其实他们都很伟大啊,每个人观点不同结论也不同吧,像我比较喜欢海子的风格,我就觉得他的成就更伟...

现代诗海子,顾城,闻一多有哪些,中国现代的诗人除海子,顾城,之外比较年轻的还有哪几个?他们的诗作?

1楼 匿名用户 海子的诗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