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研究生中国传统文化给的分都高不高

2020-12-05 20:13:14 字数 4564 阅读 4596

1楼:匿名用户

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博士生班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博士生班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北大国学研究院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机构,主要依托北京大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院),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05年,国学研究院继续聘请田余庆、袁行霈、裘锡圭、严文明、楼宇烈、阎步克、陈来七位教授担任导师,实行集体指导。提供有利于诸学科融汇交叉的课程安排、学习形式及**指导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下,鼓励学生选择多方向交叉的博士**选题,旨在打通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培养复合型的国学研究人才。

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第一学期不固定导师,第二学期确定研究方向及导师。修满学分,并且**答辩获得通过,即授予博士学位。招生名额为4-6名,面向文史哲及考古专业的考生,以及其它**的考生。

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初试科目,可在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和中国考古学四个专业中任选一个方向的考试科目(包括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门),请参见北大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科目为古典文献阅读。

报考国学研究院的考生,请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选择报考导师所在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注中注明“国学研究院”。

二、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预计10-15年才能完成。为了此项工程得以持续进行,并将完成课题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我校特招收“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方向研究生,由北大“《儒藏》编纂工作小组”主办,由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组织教学,聘请汤一介、安平秋、孙钦善、李中华、吴荣曾、庞朴担任导师,实行集体指导。2005年将招收8-10名硕、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可申请连读博士,入学后一边参与《儒藏》编纂工作,一边系统学习。除选修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和中国古代史专业的课程外,还将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的教授开设少量必要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第一年不分导师,主要选修课程,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选派一名教授负责指导学习,自第二年起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导师。

硕、博士生学制均为3年,硕博连读生学制6年。欢迎文、史、哲及考古专业(也可兼及其它学科)的考生报考。考生可选择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任一组考试科目应试,提交报考信息时填写以上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注中注明“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

考试科目设置请见哲学、中文、历史系招生专业目录。

三、欧洲学

欧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以当代欧洲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文化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研究欧洲,尤其是研究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欧洲是西方文明与西方政治、法律、经济制度的发源地。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与统一,使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区域经济与政治合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实践。以跨学科的方法研究欧洲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欧洲研究的高级人才,而且对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有重大启迪意义。

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从2005年起招收跨学科的欧洲学博士研究生。欧洲中心聘请高毅、李强、许振洲、邵景春4位教授担任导师,实行分散招生、集中培养、交叉选课的培养方式。学生入学后既有特定的专业方向,又选修跨学科的欧洲研究课程,同时在跨学科导师队伍指导下完成博士**。

欧洲中心将加强与欧洲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多种形式和欧洲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欧洲学博士。

报考欧洲学博士的考生,请在网上报名提交报考信息时,选择报考导师所在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注中注明“欧洲学”。考试科目设置请见相关导师的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 重庆大学 给的分是不是很低

2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 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 思想观念, 思维、 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3楼:匿名用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逆境奋发的精神,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的“吾善养浩然之气”,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交相胜”,王夫之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中国人崇尚天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大程度上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支持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国人热爱现实,关心现实,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种虚无主义思想对人心灵的浸染,能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建设现实生活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中国人并不屈服,而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仁者爱人”,中国人常常讲究道德,以友善态度看人、待人,这对于社会秩序的优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

在对待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上,“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的侵蚀,其抗击力闪着道德的光辉。

在修身方面,《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老子的“自胜者强”,无一不是良言警训。

在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的今天,白居易的“百姓多忧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顾亭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啻于一记警钟?在见义勇为精神缺失、诚实守信品德失落的时下,“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千金一诺,令我们汗颜。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对这些消极文化现象,我们惯常的做法是避而不谈、违莫如深。其实,躲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我们应在引领学生了解、认识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其克服消极效应、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认知价值取向、因循保守的心理、“守一”、“忌讳”的惯性会阻碍学生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的形成。崇尚中庸的信条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竞争观念的形成。“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忠孝文化及封建纲常等伦理道德会阻碍学生民主意识、民主作风的形成。

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文化,把官僚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阶层,这些必然会导致推崇“人治”,忽略“法治”,排斥民主的后果,这当然会影响现在的许多学生影响人们去对体制、制度作根本的改革,从而很容易使改革流于空话……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新的文化和新的人文精神体系,以使人们更趋于高尚,生活有更高的境界,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继承是必要的,这主要是传统文化中如前所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当然我们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词,都是错误的。

在如何继承上面,也即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明、新文化、新人文精神体系的对接上,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其实早有精辟之论,首先,“我们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先有继承,然后才能有批判、吸收及吸收后的创新。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它们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而且往往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尽可能地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突出其目的性和倾向性,增强其积极影响的效应。

在高校点亮传统文化教育之灯,高扬起人文大纛,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必可一改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淡化和滑坡的现实,也必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整理、挖掘、振兴!

4楼:狗子小童鞋

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2、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3、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有什么意义吗

1楼 姑娘你得努力 研究中国 传统文化对会计的具体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物质文化的具体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物质文化的影响,开始表现在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具的研究和探索停滞不前。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如果过度钻研工具及技术,就会陷入 奇技淫巧 的漩涡,所以从物质工具上来说,一把算盘从发...

(15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楼 kyoya云 1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3分 2 观点 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原因 君主 空前强化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八股取士,厉行文化 程朱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思想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现。 8分 3 观点 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 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