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的行政区划,苏南1983区划大调整,谁是大赢家

2020-12-05 20:07:45 字数 4718 阅读 5393

1楼:小裤衩

截止2014年7月,苏南地区共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5个地级市(辖30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

地级市下辖区代管县级市南京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无苏州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工业园区 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无锡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江阴市、宜兴市常州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 溧阳市镇江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 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苏南1983区划大调整,谁是大赢家

2楼:箫洒舞剑

苏南1983区划大调整,谁是大赢家?

历史长河中,有一些特殊年份会被格外的铭记。比如对于中国来说,1840、1937、1945、1949、1976等等年份,无疑就都不是普通的数字。

如果缩小到苏南区域的话,那1983年就是一个尚未远去的、特殊重要的年份。1983年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地改市”。地盘大、大城市少的苏北设置了六个市,这里略过不谈。

地盘小、大城市多的苏南设置了五个市,这是本帖要解析的内容。

时光飞逝,转眼间30年过去了。可以说,苏南五市除了原有的基础(行政地位、城市规模、科教文卫等),1983年分配地盘的大小、人口的多少,以及与之相关的质量,是影响各市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等各领域的最大关键点。期间,虽也有些变数,但苏南五市如今的整体格局,主要就奠定于1983年大调整确定的行政区域。

由于苏南地盘小、大城市多,当初分配时捉襟见肘,苏南的行政区划版图颇有些怪异之处。多年来,网上常有质疑当初分配合理性、甚至要求重新调整的言论。那么,当初为什么这样分配?

真的不合理吗?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以下为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政治力”与“潜规则”奠定基本格局

先列一下当初是怎么分的吧,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国函字1号】批复:

1. 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将苏州地区的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6县(市)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

2. 撤销镇江地区行政公署,将原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镇江市改由省管辖。

再列一下大调整前苏南五市的基础情况:1,南京市:江苏省会,省辖市,非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建国后已陆续划入江宁、江浦、六合3个县;2,镇江市:

地区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3,苏州市:省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4,常州市:省辖市,非地区行署所在城市;5,无锡市:

省辖市,非地区行署所在城市。

请各位网友务必看清楚上面的基本信息,因为非常重要!1983年的大调整,苏州市是省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工商业较好,在调整、划入地盘的问题上,拥有最强的“政治力”;无锡市是省辖市、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工商业较好,名列第二强;常州市是省辖市、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工商业较好,但弱于无锡,名列第三强;镇江市是地区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工商业一般,只能名列第四;南京贵为省会,但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并且建国后已陆续划入与其关系较密切的3个县,缺少再次划入较多地盘的理由,因此只能名列第五。

鉴于有些网友容易混淆概念,我再强调一下,这里提出的“政治力”,只是针对1983年苏南五市划入地盘的能力,绝不是说苏州市最强、南京市最弱。

有些网友或许要质疑,镇江市作为地区行署所在城市,为什么“政治力”不如无锡、常州?很简单,因为“地改市”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要让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发挥带动周边县(市)的作用。镇江市作为一个地区辖市,规模小、实力弱,并且区位也不够好,因此当然不如无锡、常州。

其实镇江已经很幸运了,如果大调整前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城市,那结局真的很难说会如何。

除了“政治力”,还有一条重要的“潜规则”与其共同奠定了1983年大调整后的格局。那就是:1983年大调整时,苏南“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城市”最多只分配3个县!

想必有网友会问,证据何在?抱歉,我无法提供证据。但是:1,我听多位江苏省的相关人士说起这一规则;2,最终划归各市的辖县数量,完全符合这条规则。

无锡市、常州市这两个之前无辖县的“光杆省辖市”,都用足了政策,都分到了3个县;南京贵为省会,但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并且种种因素导致其未能用足政策,最终只分到了高淳、溧水2个县;镇江市是规模小、级别低的“地区辖市”,但作为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可以不受3个县的限制,因此分到了4个县;苏州市是省辖市,作为地区行署所在城市,也不受名额限制,最终分到了6个县(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不能给出证据,但我相信,江苏省在大调整前应该会有些“规定”,或者有文件,或者有默契。如果什么“规定”都没有,那苏南地区的区划调整,将乱成一锅粥,斗得头破血流,这可能吗?

有些网友质疑,苏南五市为什么分得不“均匀”?这种质疑真的是滑稽透顶,地球上各国的大小“均匀”吗?中国各省的大小“均匀”吗?

周边省份的各市大小“均匀”吗?不均匀才是正常的啊。不均匀的背后,是各自的力量大小、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因素在起核心作用,同时,也有些时代机遇等偶然因素。

细致分析后,很让我惊讶的是:镇江分到了4个县,但扬中县极小且在长江中,如果把“长江岸线以南定为苏南”的话,镇江在“苏南”等于也只分到3个县;南京1983年后有5个县,但2个县在“苏北”,“苏南”同样只有3个县。也就是说,除了苏州市,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在长江以南统统都只有3个县!

这是巧合吗?有巧合,但也是难以分配的情况下,大家都“凑凑数”的结果。

唯有苏州市,地处苏南最东部,不像无锡、常州、镇江那样夹杂在中间,位置最超脱;是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不受3个县的名额限制;拥有历史悠久的“府县体系”根基,并且“苏州府”境内没有可挑战苏州市的其他城市。这些因素,导致了苏州市可以拥有苏南6个县。“苏南”的每一个县,都来之不易啊!

当时的苏州,也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才有了这个最理想的结果。

江苏的苏南包括哪几个城市???

3楼:匿名用户

长江以南都是的主要大城市有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4楼:匿名用户

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还有咱江苏省会:南京

5楼:武为经惜

南京徐州

连云港宿迁

淮安盐城

扬州泰州

镇江苏州

南通无锡

常州13个市

本人是扬州人望采纳

6楼:匿名用户

苏南即江苏南部,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区域,曾是一个行政区划,并且由于创立经济社会发展的范例和经验而受到瞩目。

传统意义上苏南包括苏州,南京,镇江,常州四市。以长江和淮河为界,江苏省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异较大。苏南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也是最快的增长极。

江苏省委、省**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定界,把南京,镇江划入了苏南范围,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如今的苏南包括5个市,2.2万平方公里,2178万人口,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8534亿元.

苏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历来富庶。最近20多年来,得市场体制改革之先声,开乡镇企业崛起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之先列,苏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地区之一。 [编辑本段]地理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地段,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苏北)。

苏南地区的地势,东部和中部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太湖平原,太湖周围偶尔分布一些孤丘,如无锡的惠山(328米)等;西部南京、包括南京紫金山(448米)、茅山(372米)等。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阳澄湖、滆湖等。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编辑本段]历史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

江南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1949年到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和苏北行署区(驻扬州)。

1952年九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新江苏省,南京被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北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2000年,为了更好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江苏省把南京、镇江也划入苏南范围,苏南正式变成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个地区。 [编辑本段]文化  苏南的东部苏州,南京,常州及下属县级市以及镇江为吴语区域;苏南中部的县级市,无锡市区通行官话,镇江市的新区丁岗,姚桥,大路三镇以及常州的埤城后巷等为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处。

苏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和曲艺有昆曲、锡剧、苏州评弹等。

苏南有西溪遗址、三星村,铁瓮城遗址等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编辑本段]名人  江南四大才子,《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二泉映月作者阿炳,草圣张旭,华罗庚,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钱穆等。两院院士也属苏南最多。

[编辑本段]经济  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006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06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六席,分别是昆山(第一)、张家港(第三)、江阴(第四)、常熟(第六)、武进(第八)、太仓、吴江(并列第九)。前50名中,还有宜兴(第20)。

有意思的是,这些县市全部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 [编辑本段]交通  苏南地区,尤其是太湖平原,是中国内河航运特别发达的地区,航道极为密集,其中以长江以及京杭大运河为主干。大小城镇传统上都临河而建。

20世纪初清光绪末年,铁路运输兴起,沪宁铁路贯穿苏南。1990年代以后,江苏省建成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密度列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