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

2020-12-05 14:05:49 字数 5976 阅读 9342

1楼:匿名用户

中国的力量是指明清专注于民族内部矛盾和政权更迭,西方的冒险事业指新航路的开辟,以哥伦布达伽马为代表的地理大发现

中国力量转向内部和西方冒险事业二者何内在联系是什么???

2楼:匿名用户

31. (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西方开辟新航路。(2分)

联系: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

3楼:百度用户

(1)含义:中国实

行海禁;西方开辟新航路。(2分)

(2)模式创新: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模式。(2分)共同原因:

资产阶级统治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与推动。(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相同: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不同:背景: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

改革方向:罗斯福加强的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干预,而邓小平发展了以市场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制度。结果:

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而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质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比较简单。注意材料中“15世纪”这个时间,此时中国处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方面的表现是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与此同时“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西方正在开辟新航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看英国“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干预的手段”,概括即可;共同历史原因从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建立、经济工业革命等方面来概括总结。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比较概括能力。本题涉及到都是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两个历史事件,所以在做题时要对这两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明清时期,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赦令有哪些

4楼:匿名用户

1、赦令:

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

2、原因:

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②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的统治,这是清**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3、影响:

①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5楼:大漠孤烟直在哪

“明清都有海禁政策,并不等于明清都有闭关政策,……就明清海禁政策而言,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明代虽有海禁,却是对外开放的,如果否认这一点,就势必无法解释明初海禁的同时,又有郑和下西洋海外壮举的矛盾现象。由此可见明朝的海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海禁。相对来说清初的海禁则是完全一样上的海禁,我们说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以其海外政策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综合的主导趋向而言的

” “以政策分阶段考察,明朝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转折时期——对海外民间社会开放时期,经历了开放——转折——开放的历程。我们可以注意到,明代所谓的禁海大部分时期都是针对日本的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经济封锁性质的**禁运,军事禁运,无论明初的海禁,还是嘉靖事情打击海盗倭寇的海禁都是如此,把这样的政策当成闭关锁国是对历史无知导致的误会,事实上正如无论近代还是现代,西方国家都经常对敌对国家实行**禁运经济封锁,这是屡见不鲜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把这些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的政策当成是闭关的表现,否则只能得出近代历史上的法国,现代的美国都实行过闭关的荒谬结论。

明代的主流始终是开放,这点是已经被大量无可争辩历史事实所证明的结论

反观清朝,它的海外政策也经历了三个时期,封锁海疆时期——开海时期——走向收缩封闭时期,经历了封闭——开放——封闭的历程

正好和明朝完全相反,明朝是从开放到开放,而清朝是从封闭到封闭

” “就政策的总体趋向来看,明代海外政策是开放的,而清代是封闭的。考察明代海外政策走过的历程,可以前后包含有两种不同内涵的开放。明初是官方垄断的对外开放,在弊端暴露后,中叶政策调整,平定外来侵扰后,转向对民间社会的开放,海外政策完成了以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移,也即将官方层面的开放下移到民间层面的开放。

考察清前期海外政策走过的历程,反映出清朝一开始就倒退到封闭,后虽然实行单口通商,但总体趋向是更加严密控制,全面走向封闭,政治始终是清朝海外政策的中心,至于类似明朝的大规模开放,无论是官方的开放,还是民间的开放,是清朝从来没有过的”

“从政策作用来说,明初的海外开放政策,造就了郑和这一海上英雄人物,并引发明中叶社会内部的深刻变迁;明后期的海外开放,造就了郑芝龙这一海上巨头的枭雄人物。显示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发展变化。郑氏海商**军事集团在明末的崛起,积极参与到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的活动当中,雄据远东海上,足以威慑西方国家,是中国直到明末海上力量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最好证明”

6楼:匿名用户

洪武三年(1370),明**“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明**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

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

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

明**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自此,清代的禁海令率先在广东实行.顺治十三年六月,清廷禁海令从广东一隅全面扩来.

清廷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地督抚,严厉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出海,一旦有人“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家产尽给告发之人.其该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盘诘擒缉者,俱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隐,不行举首者,皆论死.

凡沿海地方大小船只及可泊船舟之处,严敕防守,“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三年六月癸巳).但顺治帝的这一敕谕实行了五年多,并未能彻底割断海内外联系,沿海各地对郑成功等“粮、饷、油、铁、桅船之物,靡不接济”(江日升:《台湾外记》卷5).

因此,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又采纳郑成功叛将黄梧建议,推行迁界令,它是禁海政策的扩大和补充.为了孤立郑成功,清**将江、浙、闽、粤、山东、直隶六省沿海居民内徙,要求必须在10-15日内迁离海边30-50里,寸板不许入海,界外房屋村舍一律拆毁焚烧,以暴力制造出一个无人居住区作为隔离带.“至是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

”(阮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对于近海岛屿也同样坚壁清野,不留人迹.“(顺治)十八年十二月,令定海总兵牟大寅率兵巡海,见岛屿而木城草屋者,悉焚毁搜斩.

”(《李之芳传》,载于《清史列传》卷6)同时,清廷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境**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官吏庇纵者同罪.“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戮,而民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清廷以全副力量禁海、迁界,其中广东等地“凡三迁而界始定”,“功令既严,奉行者惟恐后期,于是四省濒海之民,老弱转死沟壑,少壮者流离四方.”(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二)禁海、迁界给六省特别是江、浙、闽、粤四省的沿海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沿海居民世代依海而居,以出海捕捞和**为生.禁海令一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计,而迁界令一出,更剥夺了他们的生存基础.“被迁之民流离荡析,又尽失海上鱼蜃之利”(钱仪吉:

《姚启圣传》,载于《碑传集》卷十五),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辗转待毙,惨不堪言”(陈鸿、陈邦贤:《莆变小乘》),“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仅粤东八郡死亡人数就达数十万.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取台湾,实现了全国统一.在此形势下,康熙帝于次年谕令各省,认为海氛廓清,先前所定海禁处分条例可尽行停止,海禁遂开.然而,康熙虽然认为“船只出海,有裨民生”(《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588页.

中华书局版),开海可使“穷民易于资生”(《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592页),但这一政策并未维持下去,他出于政治考虑,仍长期以“海禁不可轻开”为念(《清圣祖实录》卷77,康熙十七年九月丙寅),并且一直担心南方汉人与海外相通,所以后又一再“诏如顺治十八年例,迁界守边”(《郑芝龙传》,《清史列传》卷80),概不批准任何请求放宽海禁的奏请,对海船出洋严加限制,其律令且逐年严密,不许民间建造双桅以上海船,擅造二桅以上大船和运载违禁货物出洋**者皆处斩枭示,全家发边卫充军.后虽允许打造双桅船,但却有着种种限制,民间使用的渔船商船,严格限制在五百石以下.

海禁重开后,深受海禁之苦的沿海人民纷纷出国谋生,每年造船出海**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居留南洋.清**因担心汉人出洋日多会危及统治,并认为南洋各国历来是“海贼之渊薮”,“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范”(《清圣祖实录》卷270,第16页).于是,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廷再颁南洋禁海令,规定内地商船不准到南洋吕宋(今菲律宾)和噶喇吧(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处**,南洋华侨必须回国,澳门夷船不得载华人出洋.

同时加强海路限令,严令沿海炮台拦截前往船只,水师各营巡查,禁止民人私出外境.禁航令颁布后,东南沿海民生凋敝.福建士绅蓝鼎元道:

“闽粤人稠地狭,田园不足耕,望洋谋生十居五六.……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沿海居民,富者贫,穷者困.”(蓝鼎元:

《鹿州全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直到雍正初年,福建、广东等省才又陆续开禁,但清廷同时下谕称,**外洋者多系不安本分之人,嗣后外出应定期限,若逾期不回者,是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之后不许再回内地.

与禁海政策相一致,清朝亦长期限制海外**,并对外国人严加防范.尤其在乾隆年间,由于担心“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朝的活动,因而清廷一再严申“华夷之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还正式发布谕令,仅限广州一口通商,所有外国船只仅在广州停泊、交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前.

禁海令是清**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社会基础和封建**日益加强的反映,它通过一种自我封闭和摧残,最终导致闭关锁国.统治者从以农为本的思路出发,对工商业充满了恐惧,亦很少考虑沿海居民出海**的需求.清朝正值世界**迅猛发展时期,而禁海令则严重隔阻了中外之间的商品、文化交流以及国内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严重破坏了沿海经济,也造成了民众长期生活在一种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状态之中,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埋下了悲惨的祸根,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