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对仗”?用文中的话来解释

2020-12-05 06:26:01 字数 5286 阅读 8760

1楼:x浮华一半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古文中对仗句子的作用,急!

2楼:星星见证爱情

1、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是: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字

数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外,还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对,最后一个字上仄下平。

2、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就是上下文之间互相补充,共同表达一个意思。它分为同句互文和上下句互文。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属同句互文,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雄关”。同样还有“主人下马客在船”,应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东西?

松柏,左右种梧桐”就属上下句互文,宜解释为“在墓的周围种上松柏和梧桐”。

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对偶?

3楼:匿名用户

1、对仗

对仗指(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2、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4楼:文余兔

对仗也叫对偶。指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两相对的两个句子。如“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一句:“门”对“家”,(名词)“对”对“藏”(动词),“千竿竹”对“万卷书”(数、量、名)。就叫对仗或对偶。

5楼:小鱼淡淡

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2、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3、对仗比对偶要求更加严格。

6楼:潮萧殳野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

“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7楼:默默她狠伤

1、两个概念。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2、两种语言形式。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3、运用于不同文体中。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总结来说:对偶用于散文和诗歌,对仗只用于律诗或对联。对偶上下句可以有相同的字,对仗上下联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对偶上下句不讲究平仄相对,对仗上下联必须平仄相对。

8楼:匿名用户

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对仗是诗词歌赋中的一种构句手段,外延没有对偶大。

例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碧野《天山景物记》)

——只对偶,不对仗。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只对偶,不对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既对偶,又对仗。

扩展资料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9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10楼:我是一个麻瓜啊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如下:

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而对仗却是更加严格的对偶。

11楼:雪音淼

1、基本特点不同: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修辞手法不同:对偶是修辞手法,对仗不是修辞手法。

3、适用文体不同:对偶古今文体都可以运用,对仗多用以中古时诗歌。

4、特点不同: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更富有词语表现力。

12楼:阿离

1、要求不同

对偶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2、作用不同

对仗多用于骈体文。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3、格式不同

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对偶则是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可以,格式,词性,平仄,结构的要求不严格。

这里,在文言文中是用什么字来表示

1楼 被雨淋湿d河 此地 比如说 此地名曰麦城 此地有茂林修竹。 一般来说 此 就是 这个 的意思,比如说 此人,此地,此物。 2楼 匿名用户 如此。 如果是指地方就是 是处,斯处 古代用什么词表示这里 3楼 文帝宝宝 这里 在文言文中是用什么字来表示 这里用古文说 斯 或 此 如 生于斯 长于斯 ...

《养花》老舍答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用文中的话说文

1楼 匿名用户 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人生的哲理 不劳动就没有收获,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养花》老舍 答案 养花的乐趣是什么,用文中的话说 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生活哲理 2楼 匿名用户 养花的乐趣就是最后一自然段,文章...

舌尖现象可以用什么遗忘理论来解释

1楼 甄青芬典雨 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 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 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 遗忘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