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设计填空题,并提示答案

2020-12-04 14:20:07 字数 4942 阅读 4440

1楼:游烂漫西游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2.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3.请再列举他的另外三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 . .)

4.《海底两万里》中“里”指的是(法里)长度单位? 法里

5.艾尔通说的,世界上的动物有两种,好吃的,和不好吃的。后来他又说,世界上的人有两种,(倒霉)的,和(不倒霉)的。

6. sansen对路的解释( 所谓路 就是本大爷走过之后留下的东西)

7. 尼摩准备攻击英**舰时,教授试图阻止,尼摩对他吼道:“我是(权利)!

我是(正义)!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亲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

爱人.子女.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您不许说话)!

"8.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9.康塞尔渐渐学了些东西〕我可以说他简直是一个专家,他对于生物学的分类十分熟悉,他能像杂技演员爬梯子一样熟练地从(门)、(类)、(纲)、(亚纲)、(目)、(科)、(属)、(亚属)、(种)、(变种),一直数到最后的一个类别。

10.船长的国籍是(印度),在<<(神秘岛)>>里有说明.

《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急啊!!!高分悬赏!!!好还可以加分!!!

2楼:匿名用户

1.《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部**是一本科幻文学巨作。通过描述几个人在“鹦鹉螺号”的带领下,走进海洋感受海底那奇妙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却不幸与其仆人掉入水中,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尤那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尤那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我怀着好奇心,和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书中通过生动夸张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海底的奇妙世界,阅读完后让人会有流连忘返的感觉。为更好地了解故事我特地去查了一下长度单位“里”,它是指法国的古陆里,一古陆里大约等于四公里,因此,海底两万里就是能够绕地球两圈的八万公里。两万里,该是个多长的距离,而两万里的海底旅行,因为其路途的遥远和环境的特色,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作者却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这本书写到的许多险情比如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情节曲折紧张,扑朔迷离将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我感叹作者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

。。。。。。

2.尼摩船长: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凡尔纳借尼摩艇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

阿罗纳克斯教授: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罗纳克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康赛尔:

阿罗纳克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尼德兰:

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暴,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3.《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家,一个是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另一个是**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4.①《名人传》讲述的三个主人公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

②**教会因为托尔斯泰长篇**(《复活》 )的出版而将其开除教籍

③托尔斯泰最喜爱的中国古代,哲人是(孔子)

④《贝多芬传》是为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准备素材的

⑤1795年3月,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会。

⑥米开朗基罗的悲剧是因为他(优柔寡断)与天性懦弱。

⑦托尔斯泰认为(爱)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活动。

⑧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为他的情感对象(朱丽埃塔·圭恰迪妮)写的

5.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贝多芬却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

托尔斯泰:成名以后,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

6.名人传》是由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分组成,它们均写于二十世纪初,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作者罗曼罗兰都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吧!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涵着很深刻的哲理,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

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这部作品无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

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3楼:匿名用户

~1@@33

4^^&8i79876809780978976898798659jkghn

bjnbnnghj

rfghfgh

dyhg

r545665885[

海底两万里填空题答案

4楼:额拉

1.《海底两万

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2.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3.请再列举他的另外三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 . .)

4.《海底两万里》中“里”指的是(法里)长度单位?

5.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尼德。兰

6. 海底有红色的吗?——有

7. 尼摩准备攻击英**舰时,教授试图阻止,尼摩对他吼道:“我是(权利)!

我是(正义)!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亲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

爱人.子女.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您不许说话)!

"8.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9.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