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什么动物

2020-12-04 09:37:24 字数 5784 阅读 8582

1楼:匿名用户

狗属于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哺乳纲食肉

与狼【北极狼】的基因最为接近的犬种: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狗是一种食肉动物

狗属狼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犬科 canidae

属: 犬属 canis

种: 狼 c. lupus

亚种: 家犬 c. l. familiaris

2楼:扶桑2号

真核生物、恒温动物、哺乳动物、多细胞生物、

3楼:微笑两下

你怎么问这种问题,它是哺乳动物啊!!

狗是什么动物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有许多争议。有人认为是狼的变种,有人认为是由狐狼演变来的,也有人认为是狼和狐狼杂交的产物。很多资料证明,现在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野犬、埃及和东方的野犬,就是今天家犬的祖先。

但是有的学者认为,澳大利亚的野犬是从亚洲跑去的家犬变成的,并不是犬的祖先,所以关于犬的祖先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地考查和论证。

5楼:匿名用户

狗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

关于狗的知识延展:

犬类祖先:

没有人确切知道人与狼第一次互动发生在什么时候。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在5万年之前,因为至少要花这么久的时间野狼才能发展出如今的基因差异。当时人与野狼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演化过程可能发生在好几个不同的地区。

有些学者则认为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亚洲东南部,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即狗,用来玩、打猎、看家护院。

狗起源于狼,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围绕着具体的发源地和时间则是众说纷纭。最早的狗化石证据是来自于德国14000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这些考古学证据支持狗是起源于西南亚或者欧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学鉴定特征提示狗可能起源于狼,由此提出了狗的东亚起源说。此外,不同品种的狗在形态上极富多样性,似乎又倾向于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

仅靠考古学,是很难提供有关狗起源的可靠线索。

寿命:正常情况下犬的寿命在10~15年之间,平均寿命在12.6 岁左右,最长约20年以上。

生活习性:

(1)狗之嗅觉

犬的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眼瞎的狗可以利用鼻子生活的像正常狗狗。犬灵敏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

敏感度会因味道的种类而有所差别,约为人类嗅觉的1200倍。狗鼻子大约能辨别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分析的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寻找的那种气味。犬对气味的感知能力可达分子水平。

如当1立方厘米含有9000个丁酸分子时,犬就能嗅到,而在一般情况下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约有268×10.e+16个分子。因此,犬感受丁酸的浓度为3.

36×10.e-17二有人将硫酸稀释千万分之一时,犬仍能嗅出,对酸性物质的嗅觉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

欧洲肺病**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是欧洲人的第二大致死癌症。研究发现,经过嗅觉训练的狗能够从100例肺癌病人的呼气采样中闻出71例,对于没有肺癌的采样也能达到372/400的辨别准确率。

(2)狗之听觉

听觉感应力可达12万赫兹,是人类的16倍。听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

它可以区分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狗对于人的口令和简单的语言,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

狗能够听到四万周波数。将经由大耳朵所收集的声音,经过外耳道振动鼓膜,甚至振动中耳的耳小骨,传到内耳的淋巴液,再由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狗可分辨极细小或者高频率的声音(超声波)。

对声源的判断能力也很强。当狗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

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没有必要对狗大声叫喊,过高的声音或音频对它来说是一种逆境刺激,会使它有痛苦,惊恐或恐慌的感觉。

(3)狗之视力

犬的视力大约只有人的四分之三,在所有动物种别中,狗的视力大约列在中等。狗的单眼只能看到25度,因此看不见正面最近的距离。狗狗的眼球水晶体比较大,像马的眼球一样变形,所以无法调节远近感,

二、三十公尺大约是其界限。狗对移动的物体具有特别的侦视能力;它们能够侦视到每秒钟移动70条线的画面,而一般的电视画面线条的移动大约为每秒60挑。光线暗淡时,狗的视力比人的视力要好,狗是天生的食肉动物,靠着捕猎而生,所以它们在暗处也有相当的视力。

狗的眼睛能看到短波长的色彩,此外,狗的角膜也较大,容许较多的光线进入眼内,因而较易在光线暗淡处见物。但在为全没有光线的黑暗之中,狗也无法看见。

人与犬视觉的相异处在对光的反应上,人眼对造成各种色彩的三原色(红、绿、蓝)有反应。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眼科副教授dennisbrooks博士说,狗的视觉和人的视觉不同;狗无法像人一样分辨各种色彩,但狗的确可以看到某些颜色。狗能够分辨深浅不同的蓝、靛和紫色,但是对于光谱中的红、绿等高彩度色彩却没有特殊的感受力。

brooks博士的研究显示,红色对狗来说是暗色,而绿色对狗来说则是白色,所以绿色草坪在狗看来是一片白色草地。

(4)狗之牙齿

犬齿全部为短冠形,上颌第

一、二门齿齿冠为三峰形,中部是犬尖峰,两侧有小尖峰,其余门齿各有犬小两个尖峰,犬齿旱弯曲的圆锥形,尖端锋利,是进攻和自卫的有力**,前日齿为三位形,日齿为多峰形。

① 成犬齿(恒齿)齿式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共计42枚。

② 幼犬齿齿式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共计28枚,缺1枚前臼齿和臼齿。

(5)狗之汗腺

狗和狼等犬科动物,身体里的汗腺并不是非常发达。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它们的身体一旦热起来就很难降低体温,所以狗非常怕热。

狗也有外分泌汗腺和顶泌汗腺两种汗腺。用于调节体温的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四个爪子的肉垫上,而且非常少,仅靠爪子出一点汗,是无法降低体温的。而引起它们体臭的顶泌汗腺,是分布在它们全身的,和体温调节没有什么关系。

狗只要觉得有一点热,就会张开嘴,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这样做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来代替汗水。狗通过使唾液蒸发来散发热量,降低体温。它们大量地流口水,通过口水蒸发吸热来降低体温。

天气炎热时,仅靠这种方法是无法顺利降温的。所以,狗狗很难降低自己的体温。特别是哈巴狗、喇叭狗、狮子狗和吉娃娃犬等头很小的狗,因为呼吸器官较短,所以不善于调节体温,特别怕热,应该多加注意。

(6)狗之肠胃

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动物要短,狗胃盐酸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肠壁厚、吸收能力强,所以容易和适宜消化肉食食品。

种类:

(1)枪猎犬,如:苏塞克斯猎犬、金毛寻回犬、波音达

(2)狩猎犬,如:比格猎犬、巴仙吉犬 、阿富汗猎犬、爱尔兰猎狼犬

(3)畜牧犬,如: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柯利犬、法国狼犬

(4)工作犬,如:哈士奇、萨摩耶犬、秋田犬、杜宾犬、大丹犬

(5)梗类犬,如:西高地白梗、杰克罗素梗、苏格兰梗、刚毛猎狐梗

(6)玩赏犬,如:吉娃娃、博美犬、马尔济斯犬、约克夏梗

(7)家庭犬,如:贵宾犬、卷毛比雄犬、拉萨犬、**猎犬

6楼:匿名用户

狗[1],通常指家犬,也称犬,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是狼的近亲。被一些人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约十多年,若无发生意外,平均寿命以小型犬为长。

狗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犬种。狗是十二生肖之一。 狗 驯化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它被驯化的年代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的先民生活区中,曾发现为数众多的狗的骨殖。此外,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也发现了4只家犬的形象,而且都描绘得生动可爱。

这都说明,当时人与狗之间的关系相当明确,狗已经成为人类的亲密伙伴。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不断有关于狗的发现。例如在距今 7000~65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有狗的骨架;在河北省武安县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遗址,发现有狗头骨的前半部和下颌骨,从其构造上来看,无疑属于驯养成熟的狗,与它的祖先--狼相比,差异甚大。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即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晚期,约在公元前2.6万~公元前1万年,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化石,除人类的化石之外,出现了家狗的头骨“半化石"。虽然有人认为它属于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它们是全新世或现代动物的遗骸。

这类旧石器时代的家狗遗骸,可以表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已开始将狗家化。也就是说,东北家狗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以前。中国东北的原初人类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认为,东胡、戎、狄、肃慎的先民,首先驯养了狗,其中狗戎就是有名的养狗氏族。

由此可见,东北和蒙古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期的家狗驯化的中心。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阳、河北磁山、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江苏常州等地均发掘到全新世后期家狗的骨骼化石,由此可以肯定,中国是家化狗的中心之一。 放眼世界,其他国家的考古资料也表明,狗很早就与人类文明相伴而行了:

伊拉克贾尔木早期的村庄,公元前7000~公元前6500年的遗址中发现有狗的骨骼;土耳其凯奥努遗址的狗,被测定为公元前7000年;大约与此同时,欧洲也有了家狗,在丹麦中石器时代的马格勒莫斯文化层中有狗的发现;公元前 7500年英国约克郡的斯塔尔加尔中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了狗。此外曾有人公布过,在美国爱荷达地方的洞穴中,曾发现公元前9500~公元前8400年狗的骨骼,但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议,尚难定论。

从考古来看,狗的遗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阳贾湖、甘肃秦安大地湾、湖南澧县梦溪,及稍后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文化时期饲养已相当普遍。

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对“六畜”作了记载,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 五十犬”的文字记录。[全文]

从人类发展史的总体情况看,养狗的习俗可能渊源甚早,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狩猎生产中,作为狩猎的最佳助手,狗已开始步入被驯养的行列,故狗应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动物之一,而养狗习俗也应当是畜牧业中发生最早的生产习俗之一。

中国的家狗遗骨,迄今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辽宁、内蒙古、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台湾等省份内的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发现,遗骨的年代最早可达距今7000--8000年,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均发现了家狗骨骼。这种现象表明,在中国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养狗的习俗在南、北方地区都是十分风行的。

有关夏朝养狗的习俗,目前在文献记述和考古发掘中可资验证的材料都不太多,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曾发现有陶塑家狗的实物和殉狗的墓例,说明夏代也是存在养狗习俗的。从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均十分盛行养狗的情况分析,夏代的养狗习俗也应该是较为流行的。

商朝的养狗习俗,在考古材料中表现得尤为鲜明,以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文化遗址,均发现有大量的家犬骨骼。在商代的墓葬(尤其是晚期墓葬)中,用狗作殉兽的习俗十分流行,殷墟历年来发掘的殷代墓葬,不管是贵族或平民墓,多半见有在棺底(腰坑)或棺面(二层台)上下殉葬家狗的现象,江苏铜山丘湾发掘的社祭遗存中也发现用较多的狗来祭祀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商代养狗习俗的风行,是与日常生活之需(如食用和利用家狗作防卫)和殉葬、祭祀之风密切相关的。甲骨文中也有不少用狗作祭牲的记录.

如“其宁风,三羊,三犬,三豕”;“…贞,,尞于东五犬五羊五豕”;“丁巳卜,又尞于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这表明家狗在商朝人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利用价值。春秋时期的大力士朱亥,战国时期的荆轲挚友高渐离,都是屠狗卖肉出身的名家,由此说明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潮汕话的"布狗"或"狮狗"是什么动物

1楼 匿名用户 潮汕人一般会用来说 饿到好像狮狗 比较一个人这会儿肚子非常的饿,可以吃下很多东西的意思 2楼 匿名用户 听著好熟悉啊!!好像小时候听过 3楼 匿名用户 布狗可能是一种獾类动物,估计鲁迅的作品闰土里面的 猹就是这种东西?狮狗很可能是野狗。 一种动物像狼,在潮汕方言里被称为 竹狗!请问这...

像狼像狗像獾的动物是什么动物啊

1楼 匿名用户 是狗獾吗?狗獾又名獾 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 西北 华南 中南等地。 是一种皮 毛 肉 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体重约10 12公斤,体长45 55厘米。头扁 鼻尖 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 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

狗的天敌是什么,狗狗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1楼 谎言如此动听 狗的天敌是 老虎,狮子等大型肉食类动物。 解释 天敌,指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 基本解释 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从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分析可以是捕食关系或是寄生关系,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噬菌体是某些细菌的天敌。天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