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的吴国周围有哪些国家,螳螂捕蝉典故当时吴国的隐患是什么

2020-12-04 09:22:00 字数 4436 阅读 4976

1楼:匿名用户

北边有小国:徐、吾钟、

大国有:吕、鲁、宋、楚、越

下面是详细地图http://muxiang37.blog.

163.***/album/prevphdownload.do?

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kiwofilm77xmicpprdkycg==

(打开有点慢,请耐心)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出自于什么年代?当时吴国和楚国都是些什么样的国家?与其他诸侯国又有什么利益关系?

2楼:匿名用户

螳螂捕蝉是吴王阖闾时期的故事,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前496年),所以肯定是这个年代的。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是以现在的湖北为中心拥有广大土地的强国,但是在吴王阖闾的时期由于楚平王的逝世导致楚国内乱。而刚刚登上王位的阖闾就像乘机攻击楚国,虽然当时的吴国虽已强大起来,但仍有不少困难: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尚不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粮仓还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开垦;西边的楚国已成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国,南边的越国也有很强的实力,对吴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贸然阀楚是不明智的,所以大臣们通过螳螂捕蝉劝阻了吴王。(ps:个人以为这是后人杜撰的。

)后来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吴国真正的强大了起来,才伐楚成功。

这眼前的利益自然指趁楚国内乱攻击楚国;身后的祸患有二,一是楚国的报复,二是越国从背后的偷袭。(不过后来吴国真的是在出兵时被越国偷袭而亡,这点确实让人唏嘘)

3楼:匿名用户

螳螂捕蝉出自于春秋时,问者采纳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出自春秋,是吴王阖闾要伐楚,有一人拿螳螂补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规劝他,最后他放弃伐楚的事。这故事的意思第一层是让我们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而看不到背后的隐患。第二层是让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提前考虑背后的隐患。

望采纳,谢谢!

4楼:匿名用户

故事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诸侯国。 当时各诸侯国君主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彼此争霸,关系复杂。

吴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吗

5楼:匿名用户

吴国一般的一个是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就是当年大败越国,后又为越国(越王勾践)所败的吴国,一个是指三国时期的孙吴。

6楼:苦味精味苦

不是吴国在春秋末期被越过所灭。所以不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姬吴泰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泰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泰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周武王战胜殷纣王以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一段)。

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

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7楼:匿名用户

春秋战国时有,是诸侯国。三国时代也有。就是孙权在江南建立的吴国。五代十国也有。被称为南吴。杨行密建立的。

8楼:淚

国,是春秋时吴国,又称勾吴。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由华夏族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太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周武王战胜殷纣王以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一段)。

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

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螳螂捕蝉典故当时吴国的隐患是什么

9楼:地煞

螳螂捕蝉典故当时吴国的隐患是其他诸国觊觎吴国,想要攻打吴国而没有表现出来。

螳螂捕蝉意思:

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含义: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

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黄雀在后:

比喻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庄子·山木》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ì)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说宛·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说宛·正谏》:“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春秋时的吴国像现在的国家??

10楼:八圭卜

不像。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

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

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11楼:匿名用户

像越南。也是被大国培养起来对付另一个大国。打败对手后开始耀武扬威,侵略欺负自己的邻国,甚至对扶持自己的大国动手。最后迅速没落,一蹶不振。

12楼:匿名用户

谁也不像,吴国国灭了,现在可没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国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吴国身后的

13楼:课文你来说

吴国眼前的利益: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打败楚国就是眼前的利益。

吴国身后的祸患:吴王一心想去攻打楚国,却没有顾到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螳螂捕蝉意义相同的个人,国家,社会事例

14楼:彼岸的暗夜

《说苑·正谏》。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王欲讨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

”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胆敢劝告出兵的人,我将他处死!”

这时,有一个少年 ,知道自己地位低下,劝告必定没有效果,只会被处死。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用露水湿透他的衣,这样许多天。吴王很奇怪,问道:

“这是为何?”少年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放声鸣叫,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

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螳螂捕蝉》中作者和课文的出处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 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 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2楼 随心欲顺自然 《螳螂捕蝉》出自《说苑 正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1楼 jerry君临天下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 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他人,却没想到有人却在暗算自己。 出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张 《说苑 正谏》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

1楼 答案c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 ,及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防御行为 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如逃跑 装死 释放臭气 保护色 警戒色 机体防御等 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 取食行为 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