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罗马军团真在中国吗,罗马军团真的到过中国吗?

2020-12-04 05:57:23 字数 5564 阅读 8830

1楼:

没可能的,现在网上yy的就是阿克苏战死之后,剩下的失踪的罗马军团有可能来到了回中国;并且生存了下来;失去了答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就不是那支队伍了;罗马军团是一支技术型兵种,对后勤的要求非常高;战阵对阵型,装备,士兵老兵的比例都是有很高要求的;而且奖励制度是老兵征战多年后,**会给一块土地;没有配套的军械补充,士兵补充,文化激励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战国围城缺粮的时候,百姓都要易子而食;外国对此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觉得难道不能投降吗?中国人太多了,所以不需要研究精确配合的战术,我10万人对你5万肯定就覆军杀将了,哪怕我死一半呢;所以靠人多的农民起义军能打败**职业化军队;罗马人就不一样了,一个军团才1000人;要是死伤6000人,那就要了亲命了;死不起人,所以就在战阵上做文章;讲究精密配合;

**六朝清羽记开头就yy了罗马军团对阵,秦军,唐军,汉军的情节,你可以看看

罗马军团真的到过中国吗?

2楼:匿名用户

没有来过。

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突破安息军队防线,但是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

班固《汉书》所载“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

德效骞认为文中的鱼鳞阵可能是指罗马军队作战时的龟甲阵(testudo formation),猜测这些被汉朝俘虏的士兵来自罗马。

根据dna测试甘肃那个有所谓罗马军团后裔的小城和罗马人毫无关系,那些说是克拉苏的军团的说法也只是由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推论出来的,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承认。

考古学家在者来寨附近发现99座西汉墓葬,具有以下特点:

几乎所有墓主都是男性:专家们由此推断,墓葬可能与军队有关;

墓主头身比例大多为1:8,高于汉族人的1:7.5,却和者来寨居民的头身比例相近:专家们由此推断,墓主不是汉族人,而是外族人;

所有墓葬全部头朝西:和者来寨村民的丧葬习俗完全一致。

基于以上信息,陈正义教授提出了骊靬人为罗马人后裔的假说,而“骊靬”是希腊语“αλεξανδρα(alexandria)”的异读,是为了俘虏安置而取的名。

不过,这些论据都被其他专家逐一反驳:

1)因为骊靬作为地名早在公元前60年前就已经出现,早于克拉苏被击败的年代;

2)陈汤攻杀郅支单于是西元前36年,发生在卡莱战役之后近20年,而且《汉书·陈汤传》也记载陈汤已经将俘虏都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15座西域国家,没有带回汉朝;

3)鱼鳞阵并非罗马军队特有的军阵,中国使用这种队形作战的时间远远早于罗马。《左传》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原繁、高梁弥以中军奉(郑庄)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4)祭牛、斗牛是农耕民族普遍风俗。春秋初年,秦文公建怒特祠,用于祭祀牛神。今天的浙江金华等地以及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斗牛活动;

5)中国古文化埋葬多半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

最关键的是,2007年科学家通过对当地人的dna鉴定后,

其实,德效骞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很多史学家的反对,没有被主流史学界所接受。当然, 作为当时的两大强国,罗马和中国确实有深入的交往,英文好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sino-roman relations

神秘消失的古罗马军团真在中国吗

3楼:诚言戒谎

唯一消失的古罗马军团是在不列颠,东方克拉苏远征全军覆没,图拉真远征也不过到了印度边境

消失在中国的罗马兵团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有人说是个**?

4楼:仗贰和尚

1940年,牛津大学的学者德效骞撰文提出一个观点:陈汤所面对的匈奴人中,有一部分是罗马军团的残部,这个观点在前几年又风行一时。

前53年,古罗马帝国的统帅克拉苏(剿杀斯巴达克起义的重要人物)率领七个军团入侵帕提亚(即安息国),在卡雷会战中,罗马军团遭到惨败,包括克拉苏在内的二万名罗马人被杀,一万名士兵成为帕提亚人的俘虏。这一万名罗马战俘被安置在帕提亚(安息)东部。

十七年后(前36年),陈汤的兵团在单于城下发现匈奴军队演习“鱼鳞阵”,从这种阵法的表面意思来看,有点类似于罗马军团步兵方阵的“龟甲阵”,也就是以大盾牌将步兵方阵的上方及周围防护得结结实实,象一只大乌龟壳一样。而且单于城的外城采用“重木城”,这也是罗马人的典型防御术。

这似乎可以说明,有部分罗马战俘从安息国(帕提亚)逃出来,投到郅支单于的麾下,从地理位置来看,这是有可能的。根据《汉书》记:“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

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安息国的北部正是与康居国相接壤,所以这些罗马士兵从安息国逃出来后,进入康居国,加入郅支单于的军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由于欠缺更多的史料,历史学界也有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笔者认为罗马士兵加入郅支单于军队这种说法可能性非常大。

安息与康居国当时都不在中国的控制范围,在这个地区,似乎郅支单于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在陈汤对甘延寿分析西部形势时,曾提到郅支单于一旦控制乌孙与大宛国,可能西取安息,由此可见郅支在这一地区的势力。

可是根据《汉书》,郅支单于到达康居国时,只剩下三千名骑兵,就算再加上康居国的军事力量,也未必强大到什么地步,因为康居国在长期与乌孙战争中,始终居于下风,那么可以推想郅支单于除了三千名匈奴骑兵外,一定还有另一支军事力量,这很有可能便是这支罗马兵团的余部。

可是罗马兵团的余部是如何由安息国到康居国,又到底多少人投奔郅支单于呢?这就是个谜了。也许是罗马战俘被安息人派往边境戊边,然后集体逃跑,投奔郅支单于,此时势单力薄的郅支单于当然求之不得。

也许是郅支单于攻击安息国,意外收编了这此罗马战俘,当然,这些仅是猜测。

为什么史书会记下单于城的士兵在操练“鱼鳞阵”呢?要知道《汉书》中对战争的记述一般是很简略的,这肯定是这种“鱼鳞阵”引起远征军官兵的兴趣。为什么会兴趣呢?

可能有几个原因:一,可能汉军没有见过这种阵法,所以印象深刻;二,匈奴人一直是以骑兵为主力,根本没有听说过匈奴有步兵,特别是匈奴步兵还操习这种阵法。

所以笔者倾向于认为在郅支单于麾下,确实有一支罗马军队,人数不详。

5楼:菜鸟的

可能是被汉军俘虏同化了,也许就是在现在甘肃骊靬。

罗马军团真的到过中国吗?

6楼:匿名用户

战斗中,一支1000余人的士兵成功突破了包围,“当时他们已经没有地方撤退了,只能继续前进,虽然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但后退还是会遭遇帕提亚帝国的骑兵。”东昌县县志研究员宋国荣说。  他们沿着河西走廊,走走停停,最终,这些罗马杂牌军来到了中国的甘肃省境内。

在那里,他们搭建起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及有罗马民族特色的重木防御体系,正式安家。  安定是安定下来了,可是干点什么呢?他们既不会种地,也不会游牧。

现在也没有人攻打他们了,整天拿着短刀长矛站在茫茫戈壁上祈祷谁来练练手也不是长久之计。成为专业雇佣兵.  背井离乡的战士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他们重操旧业,以雇佣兵的形式继续存在。

  “当时是**有仗往**去,1000多人自己组成队伍,以自己的阵型参与周边地区的征战。”宋国荣说。  他们发现郅支匈奴比较爱打仗,便以低廉的**让自己成为了匈奴的一员,没想到运气仍然不是很好,第一场战斗便遭遇了当时汉朝军队,中国一代军事家陈汤率领的重骑兵部队。

  “罗马军队战斗方式很奇特。”宋国荣说,“他们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1000人组成正方形队列,用盾牌把队伍包裹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然后喊着口号迈着统一步调往前走。

敌人远的话,就把手中的长矛扔出去,也不管刺没刺到人,先来个威慑。敌人近了,就把长矛一横,往敌人身上刺,再近了,就把长矛和盾牌全扔掉,拔出短刀,来个肉搏。”  在欧洲,这个战术帮助罗马军团获得了大片土地,敌人看着一个个用盾牌组成的刀枪不入的大乌龟们,就先举手投降,但在以骑兵为主的中国,这个阵容给自己帮了倒忙。

  陈汤的重骑兵速度快,看到这个缓慢移动喊着号子的大乌龟,便把它团团包围,从四面进攻,乌龟阵的一个重大缺陷除了移动慢,更重要的是处于乌龟中间地带的士兵看不到外面,视线不好,结果被这样一吓唬,里面自己人先践踏上了,乌龟当场散架。1000人的队伍只剩下100多人又给汉朝当了俘虏。  败是败了,但这种奇特的异族阵法被记载到了《汉书·陈汤传》中,这场战斗的场面才保留到了现在。

  和平时代的士兵们  被汉朝俘虏后,仅余100多人的罗马士兵们发现自己再也没仗打了,整个中亚地区一片太平。他们也回不去家了。匈奴人跑到欧洲,给当时的欧洲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他们又得知了最不愿看到的消息,汉朝给了他们土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折来寨,收缴了他们的大盾牌,让他们去务农。为了给他们民族自豪感,他们的县就定名为‘骊’。汉朝对罗马的称呼。

”宋国荣说。  这些罗马军团后裔最后一次参加战斗并被记录在史书中的是在《三国志》上,马超带领着当时改名为“西凉兵”的罗马士兵后裔,与老谋深算的曹操了战斗,这一次,乌龟阵获得了成功,刚一交战就击败了曹操。至此,罗马军团们终于在经过几百年后,扬眉吐气了一次。

  关于“骊”的记载至公元592年戛然而止。这一年,隋文帝鉴于骊人已彻底被汉人同化,下诏将骊县并入番和县,骊建县628年之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7楼:匿名用户

没有来过。

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突破安息军队防线,但是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

班固《汉书》所载“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

德效骞认为文中的鱼鳞阵可能是指罗马军队作战时的龟甲阵(testudo formation),猜测这些被汉朝俘虏的士兵来自罗马。

根据dna测试甘肃那个有所谓罗马军团后裔的小城和罗马人毫无关系,那些说是克拉苏的军团的说法也只是由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推论出来的,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承认。

考古学家在者来寨附近发现99座西汉墓葬,具有以下特点:

几乎所有墓主都是男性:专家们由此推断,墓葬可能与军队有关;

墓主头身比例大多为1:8,高于汉族人的1:7.5,却和者来寨居民的头身比例相近:专家们由此推断,墓主不是汉族人,而是外族人;

所有墓葬全部头朝西:和者来寨村民的丧葬习俗完全一致。

基于以上信息,陈正义教授提出了骊靬人为罗马人后裔的假说,而“骊靬”是希腊语“αλεξανδρα(alexandria)”的异读,是为了俘虏安置而取的名。

不过,这些论据都被其他专家逐一反驳:

1)因为骊靬作为地名早在公元前60年前就已经出现,早于克拉苏被击败的年代;

2)陈汤攻杀郅支单于是西元前36年,发生在卡莱战役之后近20年,而且《汉书·陈汤传》也记载陈汤已经将俘虏都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15座西域国家,没有带回汉朝;

3)鱼鳞阵并非罗马军队特有的军阵,中国使用这种队形作战的时间远远早于罗马。《左传》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原繁、高梁弥以中军奉(郑庄)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4)祭牛、斗牛是农耕民族普遍风俗。春秋初年,秦文公建怒特祠,用于祭祀牛神。今天的浙江金华等地以及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斗牛活动;

5)中国古文化埋葬多半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

最关键的是,2007年科学家通过对当地人的dna鉴定后,

其实,德效骞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很多史学家的反对,没有被主流史学界所接受。当然, 作为当时的两大强国,罗马和中国确实有深入的交往,英文好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sino-roman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