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著名天文学家及常见的天文观测仪器和天文现象

2020-12-03 22:09:48 字数 5866 阅读 4738

1楼:匿名用户

著名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哈勃、第谷、祖冲之、张衡、 郭守敬、徐光启、牛顿、钱德拉·塞卡、 爱丁顿(狭义相对论的验证实验)、爱因斯坦(理论天文学)、斯蒂芬·霍金等

常见的天文仪器:浑天仪、日晷、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哈勃天文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等

天文现象:日食、月食、流星雨、彗星、引力透镜、超新星爆发、潮、月经等

2楼:7号

二楼回答的比较详细了

其实有很多的

3楼:匿名用户

哈勃啦 哈勃望远镜啦

4楼:匿名用户

除了下面的那些,还有赫歇尔、哈雷、海尔、张珏哲、乌鲁伯格等等,弄一本中国大百科天文卷就基本查得到了

常见的天文观测仪器有哪些?

5楼:匿名用户

恒星仪器 行星仪器 编码器

射电天文仪器 检测仪器 便携式望远镜

太阳仪器 转台系列 数显表

人卫观测仪器 天文台

恒星仪器 行星仪器 编码器

射电天文仪器 检测仪器 便携式望远镜

太阳仪器 转台系列 数显表

人卫观测仪器 天文台

天体测量仪器 天象馆

折射天文望远镜、反射天文望远镜及折反射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天体测量仪器 天象馆

6楼:匿名用户

天文望远镜,反射镜 折射镜

日晷能解释哪些的天文现象

7楼:匿名用户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二、观察月亮运**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

8楼:匿名用户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月球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千米,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表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以装下49个月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这是农历初一。

(2)、过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我们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

三、初四。

(3)、初

七、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

(4)、到了农历十

五、十六、十七,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

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http://zsddxh.bokee.***/viewdiary.13758535.html

新月,望月,朔月,残月

回答者:撕下无效 - 助理 二级 12-3 18:51

新月,农历初一、初二 通宵不可见 日地月大致成一条直线,月球居中

上弦月,

农历初七、初八 半圆,月面朝西,上半夜见于西半部天空 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太阳东部

满月,农历十五、十六 通宵可见,圆月 日地月大致成一条直线,地球居中

下弦月农历二十

二、二十三 半圆,月面朝东,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 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9楼:匿名用户

****08jjj.***

寓言蟾蜍登月 10

10楼:匿名用户

人不能想蟾蜍一样做一只井底之蛙,要多多见识外面的世界,否则你就会变成一个没见识的井底之蛙。

11楼:匿名用户

那不就是癞**想吃天鹅肉吗...

为什么世界上天文观测台大多设在山上?

12楼:女人别太假

天文台是指研究和观测天文现象的机构。天文台观测天文现象时,为了能更加精确地作出观测结果,天文台的观测站都会建于山上,因为地面上的城市灯光过亮,会影响天文望远镜观测的准确性。

历史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为了观测天狼星,建立了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前2000年,巴比伦也建立了天文台。中国在大约2500年前,也开始有天文台,当时称为清台、灵台、观象台---。

古代许多国家的天文台常常不但是天文观测的场所,也是运用占星学的场所,也因此天文台一般都为统治者所控制。

15-16世纪,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开始建立自己的天文台,其中很著名的就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76年在哥本哈根建立的天文台,它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仪器。

天文望远镜发明后,天文台得到了发展。1667年法国建立了巴黎天文台;1675年英国建立了格林尼治天文台。

20世纪,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天文台的发展,许多天文台装备了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00个大型的天文台。

分类现代天文台分为:

光学天文台:主要装备各光学天文仪器,如光学天文望远镜、太阳镜等,从事方位天文学或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射电天文台:一般主要由巨型甚至超巨型的无线接受设备和基站等构成,装备射电望远镜,观察的范围更大,受干扰小,从事射电天文学的研究

空间天文台,主要有一些用于空间观测的人造卫星组成,配备非常先进的光学观测系统。

另外还有一些教学天文台以及大众天文台,教学天文台一般设置在一些大学学院,用于教学研究,而大众型天文台主要起到普及天文的作用,对大众开放。

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星光要通过大气才能到达天文望远镜。淀粉气中的烟雾、尘埃以及水蒸气的波动等,对天文观测都是有影响。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夜晚城市灯光照亮了空气中的这些微粒,使天空带有亮光,妨碍天文学家观测较暗的星星。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尘埃和烟雾较少,情况要好些,但是还不能避免这些影响。

13楼:渠霖桐乐安

两个原因。一是山上空气污染少,洁净,空气透明度高。二是背景光少,避免城市中夜晚的光污染,影响观察效果。

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开发地球,月球与人类关系 20

14楼:傲ぁ龙魂

虽然月球只是亿万星辰中的小小一员,但却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永远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的卫星。对人类而言,月球不仅是人类踏足浩瀚宇宙的前哨站,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存储仓库。月球上的资源对人类来说价值惊人。

月球上的玄武岩里钛铁矿的体积占25%,钛大概有100万亿吨以上。将来人类能直接用这种石头生产水、液氧燃料等资源。地球上稀缺的铀、稀土等,在月球上也相当充足。

特别是月球土壤中特有的氦―3,将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月球表面土壤中蕴藏着几百万吨的氦―3,这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1吨的氦―3所产生的电量足以供全人类使用1年。月球上丰富的硅、铝、铁等金属资源同样是未来地球矿产资源的巨大储存库。

时至今日,月球已经对于人类太空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无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和高洁净的环境,月球背面不受地球无线电波干扰,建立月球天文观测基地、生物制品和新材料实验室,对地观测站和深空探测前哨站均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科学意义。月球是研究月球科学、天体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对地观测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15楼:匿名用户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演化联系。根据对建立在月球上的阿波罗11号和12号月震台记录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月球表面和月岩的研究,可知现今的月球内部也有圈层结构,但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月球表面有一层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月球土壤。

整个月球可以认为由月球岩石圈(0~1000公里)、软流圈(1000~1600公里)和月球核(1600~1738公里)组成。

月球岩石圈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层,即月壳(0~60公里)、上月幔(60~300公里)、中月幔(300~800公里)和月震带(800 ~ 1000公里)。软流圈又称为下月幔。在月壳的10公里、25公里和60公里深处,均存在月震波速的急剧变化,表明在这些深度处存在显著的不连续性。

月球表面至25公里深处为玄武岩组成的月壳第一层次,25公里~60公里之间为月壳的第二层,由辉长岩和钙长岩组成。上月幔由富镁的橄榄石组成,中月幔和下月幔由基性岩组成。

月球震源的位置位于600~1000公里的深度之间,平均月球震源深度为800公里。由于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并不比整个月球的平均密度小很多,因此,可以认为月球核不会是较重的铁镍等元素组成,它可能呈塑性或部分熔融状。在月球1000公里深处,月幔温度不会高于1000°c。

根据对月球内部状况的了解,固体部分圈层结构并不是地球本身所特有的。月球的上述圈层结构,也是月球的演化过程中整个月球物质圈层分化的结果。

月面特征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位于东部的是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位于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这些月海都为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环形山,也被喷发的熔岩所覆盖,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

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继之而来的熔岩喷发,构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月球上的陨击坑通常又称为环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所以又称为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于陨星的撞击结果。

1924年,吉福德(a. c. gifford)曾把月坑同地球上的陨石坑作了比较,证实了月坑是陨星撞击形成的。

因此,陨击作用是形成现今月球表面形态的主要作用之一。许多大型环形山都具有向四周延伸的辐射状条纹,并由较高反射率的物质所组成,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形,向外延伸可达数百公里。环形山周围有溅射出来的物质形成的覆盖层;溅射的大块岩石又撞击月球表面,形成次生陨击坑。

由于反复的陨星撞击与岩块溅落,以及月球内部喷出的熔岩大规模泛滥,使得许多陨击坑模糊不清,或只有陨击坑**的尖峰露出覆盖熔岩的表面。

从叠加在月海上的陨击坑的状况判断,以及从月球上带回样品的放射性年龄测定表明,月海物质大致是与陨击坑同时期形成的。月海年龄大都在35亿年左右,而月陆高地的形成至少在月海熔岩喷发之前10亿多年已经存在,因此原始月壳是更为早期形成的,并且是大量熔岩的不断喷发,月球物质长期圈层分化的结果。研究表明,月球的圈层结构是继大约46亿年前它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天文演化阶段之后,又一个持续了约10亿年之久的一个圈层分化过程。

月球上大型环形山多以古代和近代天文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开普勒、埃拉托塞尼、托勒密、第谷等。月球表面陨击坑的直径大的有近百公里,小的不过10厘米,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多达33000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最大的月球坑为直径235公里。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布满了密集的陨击坑,而月海所占面积较少,月壳的厚度也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正面的月壳厚度为60公里左右。

由于月球表面之上缺乏大气圈和水圈,所以月球早期的熔岩喷发和陨星撞击形成的月球表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的保存。自1969年以来,宇航员已从月球表面取回数百公斤的月岩样品,经过对这些月岩样品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月岩曾熔化过,月球表层物质主要是岩浆岩组成。月球的年龄至少已有46亿年。

第一位测出恒星视差的天文学家是谁

1楼 匿名用户 第一位测量出恒星周年视差的是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 19世纪30年代,德国天文学家 也是数学家 贝塞尔使用了一种叫做量日仪的新仪器,因为这种仪器最初是想用来精密地测量太阳的直径的。但用它同样能够测量天体间的其他距离,贝塞尔就用它来测量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贝塞尔月复一月地注意这些距离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