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晴天娃娃不愛哭
因为松树冬天也不落叶,所以它代表的就是坚强,不屈的精神。则就找这类人就行了。有文天祥、方志敏、也有毛泽东、周恩来等长征的伟人,还有现在的运动员刘翔、姚明等运动健将,你也可以写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
你知道哪些具有松树品格的人,选择一个介绍他的主要事迹,
2楼:未见钗头羽凰泪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松树可以让你连想到什么人
3楼:智者好问
松树给人坚强,高尚之感,会让人想到有骨气的饱学之士
4楼:匿名用户
看到松树就要想到朝鲜战场。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
现在的朝鲜,空气比较紧张。有点千钧一发的感觉,总好像要回到那60年前的那一刻。不免要想到那些已经长眠的人。
毛泽东、金日成、还有许许多多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的志愿军。他们的精神何尝不是像那颗松树一直矗立在人们的心目中呀。
5楼:缪新元
坚毅的人,不怕**,顽强生活。
具有松树品格的人有哪些,要事例
6楼:佛心向魔
1:邹韬奋精神
1943年春开始,邹韬奋被发现的右耳慢性中耳炎症日益严重,经医生详细诊断,确定为癌症。当年5月进行手术。关于术后情况,医生并不乐观。
此后虽做镭锭**,但病痛一直折磨着韬奋,剧烈时他面部肌肉都会牵动,并且掉泪。胡愈之回忆道,有一次他们几位朋友去医院看望韬奋,彼此正交谈着,忽然就见韬奋脸上出现痛苦表情,并吃力地安慰朋友们说,我又要痛了,你们不要害怕。接着嘴里发出“哎哎”的呻吟,随即就见他眼泪夺眶而出。
邹韬奋不想让朋友们为他担心,边忍着剧痛,边安慰大家说,“我的眼泪并不是懦弱的表示,也不是悲观,我对于任何事情从来不悲观。只是痛到最最痛苦的时候,用眼泪来和病痛斗争!”韬奋说他“从来不悲观”绝非虚言,即使在有时不得不用麻醉剂止痛的情况下,他仍对前来看望他的同事说,希望病愈后再和大家继续努力二三十年,他还想完成三件事:
第一,恢复生活书店;第二,为失学青年办一个图书馆;第三,办一份**。
2:徐特立勤俭
徐特立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徐特立以八路军驻湘代表身份从延安返回长沙,一时城内轰动,每日前来拜访探望者数以百计,其中不少还是亲朋故旧。
徐特立热情地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终日长谈,不过为节省办公经费,只招待茶水而从不请人吃饭。
两年后他离开长沙时统计,只是会见法国记者时请过一顿便饭,共花了5块钱招待费。当时,长沙城内国民党**衣装笔挺,出入乘车。徐特立却终日身穿八路军粗布军装,撑一把雨伞,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识者多以为是军中老伙夫。
3:鲁迅助人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
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4:文天祥就义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
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场的那天。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
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
”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
“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
5: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的嘲弄。
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7楼:左岸_璐
1、岳飞
著名的抗金将领,率领岳家军死战到底,不屈不挠的对抗金军,为南宋的政权延续了200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被秦侩杀于风波亭。
2、文天祥
南宋将领,为了保护国家不被灭亡,与金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国灭被俘后,忽必烈多次亲自招降均失败,最后被鸠杀于牢狱之中。
3、魏征
唐朝政治家,历史上著名的谏臣,曾多次死谏唐太宗,被太宗视为明镜。是唐朝最出名的谏臣。
4、汲黯
西汉名臣,曾多次为了国家大义得罪丞相田蚡。敢于指责权臣张汤,不畏私情亲属与民同罪,被汉武帝成为股肱之臣。
5、包拯
北宋著名的清官、谏官。以魏征为榜样学习,当众反对覃恩。三弹张尧佐,参倒张方平,抨击宋祁,严惩张可久,力参任弁,七斗王逵,是执法如山的一带能吏。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其中,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参考资料
8楼:匿名用户
2、文天祥
南宋将领,为了保护国家不被灭亡,与金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国灭被俘后,忽必烈多次亲自招降均失败,最后被鸠杀于牢狱之中。
9楼:匿名用户
雷锋,一个老太太丢了火车票,雷锋把自己的给了老太太,老太太问他叫什么名字,雷锋只说了自己是解放军,家住在中国 觉得太多适当删一点~。
10楼:匿名用户
傲立风雪,永不变色。
立于悬崖峭壁之间,临危不惧。
遒劲沧桑,历数岁月变迁
11楼:天下一位君子我
红军战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2楼:艳丽日化
李i5龙85堵漏灵了
13楼:匿名用户
雷锋,环卫工人,李大
14楼:9艾青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15楼:匿名用户
女儿子了,,,,,,,,!?!?!?。!?!?
具有松树风格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短的话介绍下他的主要事迹
16楼:水灵幽幽汇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顽强不屈,不屈于统治者淫威.
历史上像闻一多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个人物并简述他的事迹吗
17楼:匿名用户
夏明翰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来到武汉。以野蛮著称的桂系军阀正在大肆搜捕革命者,许多**者根本不经审判便被处决。如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当时已脱党,被桂系军阀捉住后也马上被杀害。
面对市面上一片萧条和恐怖,夏明翰全无惧色,仍奔走在各个秘密机关,部署“停止年关暴动”的计划。 夏明翰**后,连续受到刑讯,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审判官。把敌人想从他嘴里问出点什麽的妄图破灭了.
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印。**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
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当时就被人称做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
18楼:匿名用户
李公朴1907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谱名永祥,字晋祥,少时自名公朴。五四运动期间,他在报上揭露一此奸商将口货改贴商标冒充国货的行为而被店主开除。1928年,他考取美国俄勒冈州雷德大学,半工半读。
留学期间,他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状况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学校“是改善社会环境的策源地”。归国后,他与高士其在南京筹办《徐球通讯社》,与邹韬奋、胡愈之等发起筹办《生活**》,创办旨在改变店员和青年学生痛苦生活的申报流通图书馆。1936年底,图书馆藏书由两千多册增至三万多册,拥有读者二万多人,其中学生达四千五六百人。
1934年李公朴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一部中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1935年12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他被选为常务委员。
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发生后,35岁的李公朴在庭审中据理力争。宋庆龄、何香凝等发动爱国入狱运动,中外电报声援纷至沓来。被羁押8个多月的“七君子”被无罪释放。
李公朴出狱后到山西调查考察,拜访周恩来等人,并与大批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热血青年座谈。他经平绥、平汉、津浦铁路线,对抗日形势作了全面考察。10月10日回沪后,发表《为全民动员告国人书》等一系列文章,认为“没有全民的动员,就没有全民的战争”。
他应阎锡山之邀去山西主持民族革命大学,他拟订的民族革命大学十大纲领符合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民族革命大学教职员工很快增加到五千多人,后来不少学生去了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看望李公朴等,还为李公朴夫人张曼筠所画的《饿长城图》题了旧作《清平乐·六盘山》,支持李公朴组织抗战建国教学团,并给他配备一个红军老战士做警卫员。李公朴一行深入华北敌后晋察冀,教学团象个流动学校,每到一地都开办短训班,宣传抗日,传播抗战教育的种子。
此举引起蒋介石仇视,命令严予查禁。李公朴6个多月的晋察冀之行,走访了15个县500多个村庄,认为晋察冀是今天民主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也是将来新中国的雏型。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1月的三年多时间,他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完成了四五十万字抗战言论、战地通讯、抗战教育文章。
其中《全民动员论》、《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华北敌后—晋察冀》4本著作风行一时,给人以巨大鼓舞。1940年11月,沈钧儒电邀李公朴回重庆商谈筹备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等事宜。皖南事变后,周恩来为了李公朴的安全,让他去云南、缅甸,并赠送路费。
李公朴搜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抗战业绩的资料,准备去缅甸举办“中国抗日战争现状”展览,争取侨胞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在昆明,他办了《北门书屋》,两年多时间里出版了各类进步文艺读物30余种,并在地下印刷厂翻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书。1945年10月,李公朴任中国民主同盟**执委兼教育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民救国会**委员。
1946年1月在重庆与陶行知共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主持校务。李公朴在抗战前办国难教育,抗战时办抗战教育,抗战后办民主教育,并积极投身于反内战、争民主运动。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制造“较场口血案”,郭沫若、马寅初、李公朴等各界人士60余人被打伤。
面对险恶环境,李公朴说:“我们搞民主运动的人,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为了民主,我已准备好了,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进门了。
"7月11日晚10时,他在回家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次日凌晨逝世。整个昆明沉浸在悲哀与愤怒之中。毛泽东、朱德发来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