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他是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
2楼:百度用户
(1)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中原地区
居民向南方迁移;内地向边疆地区迁移;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移民;一般是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少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性移民。(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是出于对先进文化的向慕,而中原战乱使他们趁机入主中原;中原居民南迁主要是躲避战乱;内地居民迁往边疆是由于人口压力和**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国内人口移居海外是为了躲避战乱以及远洋航行的发展。(4分)
(2)新特点:空前规模地向海外移民。原因:近代列强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2分)
(3)经济方面: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促进落后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1分)
政治方面:促进民族融合和边疆巩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文化方面: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的扩散。(1分)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秦朝:
移民开拓边疆;魏晋:五胡内迁;西晋-宋元:北方人民南迁;唐-清: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实边”、“走西口”、“闯关东”;秦汉-隋唐:迁居海外。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
(2)从材料四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大举向海外移民;原因从列强对华的侵略掠夺分析。
(3)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评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影响。
点评: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三种情况:
1.政治需要:①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②秦朝南征越族③西汉设郡县加强对西南的管理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⑤唐朝西亚人入唐定居⑥元朝回族的形成
2.战乱逃难:①三国时迁民吴国②西晋时少数民族南迁③五代十国时北民南迁④宋时北民南迁
3.经济谋生:①东汉南匈奴南迁②西晋时期五胡内迁③唐朝中原人民入契丹④元朝少数民族迁入中原、江南
秦始皇当初怎么不收复日本
3楼:匿名用户
据传说秦始皇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日本国。
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就是秦始皇留下的祸害。
话说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下令御医配制,弄不出来杀头!
御医为活命,遂奏请秦始皇说东洋有仙草,吃后即可长生不老。但需要500个童男和500个童女才能采到。秦始皇准奏。
结果御医驾船载500童男童女出海至东海一岛屿,这500童男与童女成为500个家庭,御医自封为始皇帝。
这个就是现在的日本国的由来。
4楼:匿名用户
日本原本就不是中国的所以没有收复一说。更何况当时根本就没人知道有日本这个国家。当时的航海技术也不行,徐福也只是漂流到了日本而已。
5楼:人生如此蛋定
日本的起源有一说是当年徐福东渡求药,结果发现求不着,然后就不敢回去,就带着300童男童女在东边找了一个大海岛然后住了下来,繁衍生息,也就成了日本,没多久秦始皇也就挂了,他**有功夫管小日本
秦始皇做了什么
6楼:飞喵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在**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文化上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1、统一六国
秦国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逐渐征服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集权统治的建立。
统一六国以后,统一天下后,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郡县制度和**集。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百官体制,以丞相总理国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纠察和监察工作,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掌控宫廷事务。
包括郎中令(宫中保安)、治粟内史(掌财政)、奉常(掌宗庙礼仪)、太仆(掌皇室舆马)、廷尉(掌刑狱)、少府(掌山海池泽)、卫尉(掌宫门卫兵)、典客(掌“蛮夷”事务)及宗正(掌宗室事务)。
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在地方治理上采用**行政区划制度,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直至秦亡为止,共置五十四郡。
每郡都设置郡守(掌民政)、郡尉(掌军政)、郡监(掌监察),由**朝廷委任,不得世袭,并须向朝廷汇报租税、户口及治安情况,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为统一人们的思想,大造天神,统一文字,强行教化。使小篆和隶书为全国通行的字体,对中国文化、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各不相同,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以商鞅变法时制定的秦度量衡作为标准,规定标准度量衡器具须由官府负责监制,民间不得私铸,亦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统一货币可说是秦始皇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重大举措。秦始皇三十七年,重新发行钱币,把原来的圆形方孔钱推广全国,废除原来全国各地相异的货币,克服过去商品流通使用和换算的困难,使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储蓄的价值作用。
4、夺取河套地区,防御匈奴
正当战国七雄相互攻伐的时候,北方草原的匈奴、东胡及月氏亦相互牵制,未能全力南下干涉中原局势,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居住在中国北方与西北草原的游牧民族,随即成为新生秦帝国的最大敌人。
秦始皇下令将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沿着今日兰州市至鄂尔多斯市一段的黄河,北伐匈奴,企图夺取黄河河套以南之地。
次年蒙恬攻占河套以南地区,从榆中(今甘肃省兰州市)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并设置九原郡,沿着黄河修筑长城,于险阻设置要塞。
5.南征百越,沟通水系。
约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秦始皇下令使尉屠睢以南郡为后勤重地,在当地征发“吏卒”、“新黔首”、“甲兵”及各种军输物资等所谓“楼船之士”,沿湘江水道为主要补给线,深入百越之地。南征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秦人很快统治了百越地区。
秦军解决路途遥远,供给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并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
6、修建交通。
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7楼:天堂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在**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主义**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8楼:匿名用户
1、秦始皇只有姓名,没有字号。因为字号是在秦以后的两汉才开始出现和广泛使用的。
2、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9楼:飞扬的日记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看完了好评我哦~~
10楼:匿名用户
一、政治
1.提高帝王尊严:赢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
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玺』。
2.厉行**集权: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於皇帝。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至地方**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3.实施严刑峻法: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於全国。
二、军事
1.修筑长城: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万余里』。
三、经济
1.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2.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
3.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四、交通
1.修建驰道: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2.沟通水路: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五、文化
1.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瀳、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之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
后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国。
2.统制思想: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六、对外
秦始皇於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复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中国版图大定,西自陇蜀,东至辽东,北起大漠,南抵南海,形成后来中国疆域之基础。
1.北伐匈奴:战国末年以来,匈奴时常南侵,威胁到燕、赵、秦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公元前二一五年,乃在燕、赵、秦旧长城之基础上,加以增筑,连结成一条长达五千余里的所谓『万里长城』。
是为古代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2.经略百越:百越乃古代中国南方越族之泛称,在全国统一之前,秦已逐渐征服瓯越、闽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