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大禹陵牌坊有怎样的建筑特色

2020-12-02 21:59:53 字数 2927 阅读 3196

1楼:北京创典文化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位于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麓大禹陵的入口处。牌坊高12米、宽14米,系用石头建造,高大古朴。牌坊顶为双凤朝阳,庄重典雅,雕刻精美。

柱端为古越人崇拜的神鸟鸠。鸠的下面是3个楷体大字“大禹陵”。

柱中系应龙,枋是双凤朝阳,枋下为守门龙椒图,柱下立辟邪镇墓兽。牌坊前横大铜管称龙杠。直竖左右大铜管称拴马桩。

按古代帝王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因此,特设“龙杠”示禁,立“拴马桩”供**拴马。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是何形制?

2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位于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麓大禹陵的入口处。

牌坊高12米、宽14米,系用石头建造,高大古朴。牌坊顶为双凤朝阳,庄重典雅,雕刻精美。柱端为古越人崇拜的神鸟鸠。

鸠的下面是3个楷体大字“大禹陵”。柱中系应龙,枋是双凤朝阳,枋下为守门龙椒图,柱下立辟邪镇墓兽。

大禹陵有什么特色?

3楼:北京创典文化

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王庙三大建筑群组成。禹陵入口处有一块青石牌坊,高12米、宽14米,高大古朴。牌坊顶为双凤朝阳,庄重典雅,雕刻精美,柱端为古越人崇拜的神鸟鸠。

在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子,名龙杠。龙杠上有“宿禹之域,礼禹之区”的铭文。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

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

龙杠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旁安放着由整块石头雕塑的熊、野猪、三足鳖、九尾狐、应龙。相传这些神兽都是帮助过大禹治水的神奇动物或大禹自己所变。从神道经过禹陵广场,跨过禹贡大桥,在甬道前古朴的棂星门下,就能望见大禹陵碑亭。

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大禹陵”3字是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字体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的气概。石碑漆了朱红色,耀眼夺目。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冬则虬枝如铁。

碑后就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就葬在这里。大禹陵碑的右侧,是咸若亭、碑廊和菲饮泉亭。咸若亭为1164年所建的一石结构亭,六角、攒尖、三层、镂空雕饰,极具特色。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柱端的神鸟鸠的下面写的什么字?

4楼:北京创典文化

鸠的下面是3个楷体大字“大禹陵”。柱中系应龙,枋是双凤朝阳,枋下为守门龙椒图,柱下立辟邪镇墓兽。牌坊前横大铜管称龙杠。直竖左右大铜管称拴马桩。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的直竖左右大铜管称拴马桩的作用是什么?

5楼:北京创典文化

按古代帝王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因此,特设“龙杠”示禁,立“拴马桩”供**拴马。

中国还保留着哪些著名的陵墓牌坊?

6楼:北京创典文化

陵墓牌坊,也称正墓道坊或墓坊,是牌坊建筑系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陵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古代墓葬等级制度,以及地方葬俗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的设置蕴含着诸多文化内涵。

在中国,从古至今,保存着许多著名的陵墓牌坊,它们有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牌坊、山东省曲阜市孔林牌坊、江苏省常熟市言子墓牌坊、河南省洛阳市关林石坊、江苏省南通市唐骆宾王墓牌坊、江苏省镇江市米芾墓石坊、江苏省苏州市唐伯虎墓牌坊、山西省浑源县栗毓美墓牌坊、河南省安阳市袁公林牌楼。

大禹陵真的有975

7楼:匿名用户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使大禹陵更显凝重、壮观。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

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陵景区由禹陵、禹庙、禹祠三大部分组成。

禹陵面临禹池, 前有石构牌坊,过百米甬道,有“大禹陵”碑亭,字体敦厚隽永,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笔。禹庙在禹陵的东北面,坐北朝南,是一处宫殿式建筑,始建于南朝梁初,其中轴线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

建筑依山势而逐渐升高。大殿为重檐歇山造,巍然耸立,殿背龙吻鸱尾直刺云天,背间“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题跋。禹祠位于禹陵左侧,为二进三开间平屋,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

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进口牌坊镌刻“大禹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今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历代屡建屡毁。现存大殿建筑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清代重建。

保留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建筑风格。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3进,顺山势逐步升高,殿前铺设石阶。正殿5间,高24米,1953年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清代木构建筑形式,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

内有大禹立像,高2.8,禹庙风光(15张)5米,雍容大度,光彩照人。像前楹柱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一联。

午门前有岣嵝亭,内设明代翻刻的湖南衡山岣嵝碑。碑高3.9米,刻77字,内容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字体奇古,碑文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应是谬传 。

碑文下附有释文。庙东侧有石亭,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石一块。石高2米,顶端有圆孔,传为禹下葬时所用。

石上刻有古隶,又有宋元题刻。庙周群山逶迤,苍翠绕合,庙宇高瓦飞檐,红墙四围,气象庄严。

在我国著名的陵墓牌坊主要有哪些?

8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我国,从古至今,保存着许多著名的陵墓牌坊,它们有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牌坊、山东省曲阜市孔林牌坊、江苏省常熟市言子墓牌坊、河南省洛阳市关林石坊、江苏省南通市唐骆宾王墓牌坊、江苏省镇江市米芾墓石坊、江苏省苏州市唐伯虎墓牌坊、山西省浑源县栗毓美墓牌坊、河南省安阳市袁公林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