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的外形有哪些特征,蚜虫的形态特征

2020-12-01 05:54:03 字数 6646 阅读 1679

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蚜虫又名腻虫。体微小、柔软。体色因蚜虫种类而异,一般有绿色、黄色、浅绿、深青以及黑褐色。

翅膜质透明。多数蚜虫腹部第六或第七节背部生有一对“腹管”。腹部末端突起部有尾片。

触角丝状,一般为6节。蚜虫分有翅蚜和无翅蚜个体,一般夏季行孤雌胎生,秋季行有性卵生。蚜虫种类繁多,且繁殖能力很强。

蚜虫是花卉最常见的一类害虫。

它在花卉上取食的部位,大多在嫩茎、嫩叶和花蕾上,而且往往多在叶片的反面。为害时常数十头群集在受害部位,刺吸花卉体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皱缩、卷曲、形成虫瘿等。严重时造成枝叶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蚜虫排泄出大量蜜露,散布在花卉茎叶上,不仅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而且蜜露是一些病菌的良好培养基,因而易引起煤烟病,严重影响叶片的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此外,许多蚜虫还是花卉病毒的传播媒介。常见为害花卉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棉蚜、菊蚜、月季长管蚜、桃粉蚜、绣线菊蚜、莲缢管蚜、桔二叉蚜、松蚜、苹果黄蚜、桃瘤蚜、杧果蚜等。

桃蚜主要为害夹竹桃、石榴、樱花、兰花、蜀葵、郁金香、芍药、仙客来、大丽花、金鱼草、金盏菊、百日草、香石竹、牵牛花等。

棉蚜主要为害木槿、扶桑、石榴、紫荆、菊花、蜀葵、兰花、梅花、枇杷、柑橘等。菊蚜主要为害菊科花卉。月季长管蚜主要为害月季、蔷薇、玫瑰等蔷薇属花木。蚜虫

蚜虫的形态特征

2楼:y烟花5月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

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

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

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

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

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

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蚜虫有什么特点?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1.虫体小,容易传播蚜虫只有芝麻粒大小,以为害最重的棉蚜为例,体长不足2毫米。非常容易扩散,除了有翅蚜迁飞外,蚂蚁等也帮助扩散;人为的操作也能将蚜虫扩散,您买的蔬菜如有蚜虫不小心也可能传给室内花卉;大风也可能将蚜虫刮走落到新的寄主上。

家庭养花本来没有蚜虫,不知从**来的是常有的事,往往通过通风进入室内的花卉上。蚜虫从最先发生的中心株向四周成圆形扩散为害,首先形成中心株。

2.繁殖快蚜虫分有翅蚜和无翅蚜。有黄、橙、绿、红、紫、褐等多种颜色。

蚜虫可卵生和孤雌胎生。条件适合,蚜虫生下来5天后不需和雄蚜交配就可孤雌胎生4~5个小蚜虫。这样4~5天一代,繁殖速度非常快。

如果您不注意观察,在高温季节叶片后面可能有一堆蚜虫。

3.刺吸式口器口器细针管状,刺入植株嫩梢、茎、叶,吸取汁液。往往在最鲜嫩的部位刺吸植物汁液和繁殖。

4楼:伍宾贸和璧

同翅目的1科。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

蚜虫。含107

属228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已知260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

蜡粉,但缺

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

基部。眼大,多

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

瓦纹或端部有

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

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

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

表皮光滑、有网纹或

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

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

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

后翅通常有

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

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本科蚜虫的

寄生植物

几乎包括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些种类则以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和

木贼科植物为

寄主。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在木本寄主与

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

寄主植物

,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

受精卵越冬,

春季孵化为

干母,孤雌繁殖2或3代。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二十余代,

秋末发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

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

卵胎生出雌

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上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

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许多种类或种以下的单元在热带、

**带、

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现越冬的受精卵。常造成寄主

植物组织

变形或变色,或

节间变短。

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

单食性,少数为

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

经济植物

的重要害虫

。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

植物病毒病

,造成更大的为害。其中包括

麦长管蚜

、麦二岔蚜、棉蚜、

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蚜虫的身体结构特征

5楼:超级晨雾的光

蚜虫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

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

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

尾板末端圆。

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

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身体半透明,大部分是绿色或是白色。

扩展资料

生殖方式:蚜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一年四季以有翅或无翅孤雌胎生蚜繁殖后代,即不需要与雄蚜交配受精而产生下代,卵在母体内停留到胚胎发育成熟时排出体外,生下来就是小蚜虫。

蚜虫还可随寄主植物的盛衰而产生有翅或无翅蚜,能够迁飞寻找适宜害主。蚜虫发育速度快,生活周期短,

七、八天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因而生殖能力极强,平均一头烟蚜可产生七十多头后代;再加上蚜虫食物广泛,有的蚜虫可寄生在百多种植物之上,所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害虫。

6楼:匿名用户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omo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目前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

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蚜虫英文名为aphid,亦作plant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的大害虫。

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的雌虫(干母〔stem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

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

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的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蜜露(蚜虫分泌的甜味液体)。常见的蚜虫种类如下∶

苹蚜(aphispomi)成体黄绿色,头、足黑色;卵黑色,产在唯一的宿主——苹果树上越冬。一种烟霉菌靠它的蜜露生长。

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俗名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群居在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背面,在北方以黑色的卵越冬,在南方无有性期。可用药粉或喷雾剂控制。

石原氏球蚜(chermescooleyi)在云杉小枝端上形成长7公分(3吋)的圆锥形虫瘿,虫瘿于盛夏时破开,成虫迁到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fir)上产卵。其生活史既可在云杉上完成,亦可在道格拉斯冷杉上完成。撒农药、在成虫钻出前除虫瘿和分开栽两种树可防治。

玉蜀黍根蚜(anuraphismaidi-radicis)的生存依靠玉米地的蚁。卵在冬季由蚁贮藏在巢中,春天蚁把卵搬到草根上,然后转到玉米根上。为玉米的大害,可使之停止生长、变黄和枯萎,也为害其他作物。

云杉瘿球蚜(chermesabietis)形成凤梨形虫瘿,12.5公分(0.41吋)长,由许多室(cell)组成,每室约含12个若虫(nymph),盛夏时破开,释出成蚜,侵袭同一株或另一株云杉。

新瘿绿色,具红或紫色条纹,老瘿褐色。受感染树枝常死亡。不同植株敏感程度各异,最好的防治法为喷药。

麦二叉蚜(toxopteragraminum)是小麦、燕麦及其他小型谷物的大害之一。于植株上,密集成黄色斑片状,可毁掉整片庄稼。成虫淡绿色,背有深绿条纹延向腹侧,每只雌蚜虫每代产5060只幼蚜,每年20代。

可用寄生天敌及杀虫药防治。

桃蚜(myzuspersicae)亦称菠菜蚜(spinachaphid),成虫浅黄绿色,背有3条深色线纹。生活史有两个宿主,夏季雌虫营孤雌生殖。秋季产雌蚜虫和雄蚜虫。

为大害虫,传播多种植物花叶病。

棉蚜(aphisgossypii)绿至黑色。在暖和地区终年产生幼虫,在凉爽地区产卵。为害甜瓜、棉花、黄瓜等10馀种作物。常以寄生天敌和掠食性天敌防治。

豆长管蚜(macrosiphumpisi)浅绿色,致死豌豆,传播黄豆花叶病。在车轴草和苜蓿上越冬,春季迁移到豌豆上。每只雌蚜虫产50100只幼蚜,每年720代。

可喷杀虫药及调节气候防治。

马铃薯长管蚜(macrosiphumeuphorbiae)在蔷薇科植物上产黑色的卵,孵出的幼蚜粉红色及绿色相间,吃芽和叶。早春迁到夏季宿主(马铃薯)上。每23周一代。

为番茄和马铃薯的花叶病毒媒介。取食叶,致死蔓枝和花。

蔷薇长管蚜(macrosiphumrosae)形大,绿色,有黑色附肢及粉红色斑。只生于栽培蔷薇上。天敌为瓢虫和蚜狮。

蔷薇圆尾蚜(anuraphisroseus)是苹果的重要害虫,使果实变形(蚜苹果),使叶卷曲(可保护蚜虫不被农药喷及)。生活史中包括一种替换宿主∶车前草,秋天返回苹果树上产卵。也为害梨、山楂、花楸等。

防治方法为喷药及用其天敌∶食蚜蝇、瓢虫、草蛉、寄生蜂。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生活在根部,可使苹果树矮小或死亡。幼虫体被白色棉花围住。防治为用寄生天敌。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

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

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

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

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石鱼的形态特征有哪些,石鱼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1楼 foliage悦 行动迟钝,生活于岩礁 珊瑚间以及泥底或河口。 体粗短,头和口大,眼小, 被以疣状肿块和肉垂,不光滑。为危险鱼类。 伏于水底不动,体形与颜色常同周围环境混为一体,不易察觉。 石鱼的背鳍上长着12 14根粗大锋利的毒棘,是用来防备天敌伤害的。 2楼 匿名用户 石鱼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恐龙蛋的形态特征,龙蛋的外形特征

1楼 胡椒歌惜 当时找到的只是两块碎蛋片,还不清楚是属于什么动物蛋的化石碎片。后来,经过对蛋片进行显微结构研究,发现其显微结构与乌龟蛋相似,因此认为那两块碎蛋片,是属于一种不知名的爬行动物的。事后不久,在法国南部白垩纪地层中,又发现了许多碎蛋片和一些大小不同 形状多样的完整蛋化石,蛋片的显微结构也与...

玫瑰的形态特征有哪些,玫瑰有什么形态特征?

1楼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玫瑰 rosa rugosa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又名玫瑰花 刺玫瑰。我国主产于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植株高约1 2米。茎直立,丛生,多分枝,疏生皮刺并密生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 9枚,卵状椭圆形,托叶着生于叶柄上。 叶柄基部的刺常成对生。花单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