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是如何体现甘温除热的,从补中益气汤的组织结构来说明甘温除热的机理

2020-11-26 12:28:59 字数 5679 阅读 4238

1楼:念沧桑

中医认为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是说明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上当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

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此因虚致热。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

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剂。“甘温除大热”是用甘温之剂**发热的一种方法。

甘温之剂**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和或“阳虚发热”,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热法由金元名医李杲最早创立,其受《素问·调经论篇》“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方中用药以甘温之品为主,具有甘温益气退热之效,故谓本方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本方所治之热乃属低热,此类发热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见解不一,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脾阳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脾胃论》日:“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认为是饮食劳役,损伤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至气血虚损而发热。

2)中气下陷而发热。柯韵伯曰:“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

3)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而发热。张景岳日:“补中益气汤,允为东垣独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气,以参术归芪助阳气,此意诚尽善矣。

然补阳之义亦有宜否,如治劳倦内伤发热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痃疟及脾气下陷等证最宜。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之昧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唯有邪者,可升而散之。

无邪大虚者,即纯用培补,犹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

4)劳役伤气,气不内敛而发热。蒲辅周根据《内经》“劳则气耗”、“阳气者,烦劳则张”的理论,认为是劳役过甚,元气虚馁,气不内敛,浮越于外而致的发热。

5)中阳外越而发热。认为中焦虚寒,阳气浮越于外所致。

对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第2种“中气下陷而发热”符合本方证。此证发热是由于劳倦伤脾,清阳下陷,则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所致。本方根据“劳者温之”、“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的法则,选用参、芪、术、草等益气补中,升麻、柴胡助黄芪升举下陷之阳气,并除肌热。

李东垣日:“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中气下陷的原因主要归咎于脾胃气虚,可以说人体气机升降是以脾胃之升降的正常为前提,脾胃构成了气机升降之枢纽。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之间协调平衡,心肾相交,必须借助脾升胃降的转枢作用。脾旺则心肾相交,如若饮食劳倦。

或七情所伤导致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其升降枢机功能失职。则心肾之水火,不能依此得以正常的升降交泰,阴精水气不能承制君相之火,君相之火则过于亢盛化为“阴火”而出现发热之证。另外,脾气不足,可以导致卫气虚弱;脾气虚,升发清阳的功能下降,亦可引起卫气虚。

卫气不足,虚阳外越,阳以其热独行于外,而出现发热。

在补中益气汤中,选用黄芪为君药。利用其长于走肌表的特性,补气升阳固表,与人参、自术、甘草等同用,共同达到益气健脾,**发热之源的作用。补血方中一般都加入补气药,而补气方中一般不加入补血药。

但本方却应用了当归,其目的是使浮阳回归之后,使其依附在阴血当中。陈皮的特性是补而不滞,能够理气醒脾,助脾胃之运化。浊阴向下,清阳向上,气虚则阳陷,气旺则阳升,故借助升麻

和柴胡升提的特性,可升举下陷之清阳。以助全方阳气之升发。诸甘温之药配合共同达到**气虚发热的目的。

由此可稍**出发热之证,总的还是由脾胃气虚所引起,**上《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而《补中益气汤》中用味辛甘性温的药物,补益脾胃之气,调理脾胃之升降,而达到**发热的目的。

补中益气汤所体现的甘温除热之宗义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提供了广阔的分析思路,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现已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脾虚湿热证;益中气祛余热**脾胃气虚。余热未清证;健脾清肝法**脾虚肝郁之热证等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发展更趋完善与实用。

故只要抓住补脾胃益气血,调脏腑之本则热象自除。

现代本方常运用于**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还常用于原发性低血压,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鼓膜内陷,慢性咽炎等属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的多种疾病。“甘温除大热”之理论在现代实践的证明下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其深入研究与发展必将助益世人,对指导临床更有帮助。

从补中益气汤的组织结构来说明甘温除热的机理

2楼:匿名用户

气虚则气滞,气滞可生热。补中益气丸,可以补气,升阳,兼有疏理气机以散滞气,因此甘温除热。

3楼:匿名用户

脾虚湿热生痰,生淤血继发其他疾病;甘入脾,脾为气机枢纽,脾的功能正常让阳气得升,阴气得降,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楼:匿名用户

补中益气汤可以**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关于本方**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认为是“阴火”,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像。**这种发热,要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为什么《脾胃论》中的“补中益气汤”说黄芪、炙甘草、人参这三味是除湿热、烦热的圣药呢?

5楼:匿名用户

主要指的是甘温除热,真要是湿热内阻还是选别的吧,我个人觉得中医最主要的活学活用。

6楼:天若有忠孝仁

要说黄芪、炙甘草、人参这三味能除湿热、烦热。个人认为是指着正气虚弱时,正气不足以祛病邪而产生的‘热’。如果是三焦火实盛热,还是不用为妙。

当然临床用药各有千秋,不管怎么用,把病治好就可以。

7楼:wss轻风拂柳

我看还是源于阴阳互生吧,阳气得补便可以生阴血。

什么是甘温除热法

8楼:匿名用户

甘温除热法就是用甘温之剂去**发热证,这种**法则是构成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甘温除热法的基本精神,是扶正达邪以协调阴阳,治虚实夹杂之证,其虚为中焦阳气虚,其实为各种致热之病邪。

因为脾气(阳)不足,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就会发生与之相应的紊乱,这样就会影响到津液和水谷的正常代谢过程和途经,久之还会波及到血,从而造成水、饮、痰、食、瘀等病理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致病,这些有形之邪壅塞可以化热,郁积更可以化热,这是气虚和发热共存的一种可能。

另一方面,中气一馁,元气不足,邪气也容易乘虚入侵,六淫侵袭,也是引起发热的原因之一。

9楼:匿名用户

甘温除热法为金元时期李杲所创,旨在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虚损劳倦引起的发热,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现笔者结合临床,**其应用病证如下。

1 用于脾虚气陷、中焦虚寒、虚阳外越之发热

症见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畏寒自汗、短气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弱等。脾胃位居中州,为升降之枢纽,清升浊降才能体健无病,若脾胃损伤,中虚寒生,虚阳浮越,发热之症就会藉此而生,此时治宜大剂参、芪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症甚者,合肾气丸、四逆汤等。

2 用于脾胃虚衰、谷气下流蕴为湿热,致使下焦阴火上冲之发热

症见低热反复、疲倦乏力、纳差口苦、或有胸腹热感、苔薄黄腻、脉濡或稍数等。脾主运化水谷及水湿,脾运健则水谷化而无湿患,脾运失健则水谷不化而湿浊内聚,湿蕴化热,故有阴火发热之证。正如李杲所云: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土位”。此时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适佐除湿清热之品,慎勿大苦大寒,以免再伤脾胃、益损中阳。

3 用于气虚卫外不固,复感邪气,正邪相搏所致之发热

症见低热不退、畏寒自汗、易于感冒、或有咳嗽咽痛、苔薄、脉浮紧或浮数无力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虚之人,卫气不足,故有是证。此时,治宜视其标本,邪正兼治,或扶正兼以祛邪,或祛邪兼以扶正,使正气复而卫外固,邪气祛而病恙平。

方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合银翘、荆防、桂枝之类解表散邪即可。

4 用于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化气血,血虚引起之发热

症见反**热、气短懒言、食少便溏、面白无华、心悸不宁、唇舌色淡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中虚脾弱,生化不及,血虚于内,阴不配阳,故发热。如《成方便读》云:

“脱血之后……以阳无所附,浮散于外也”。治宜补气生血,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之类,血足阳敛,其热可除。

5 用于阳气不足,不能熟磨水谷,从而生化无常,阴虚而致之发热

症见反复低热,或骨蒸颧红、心烦盗汗、手中烦热、口干咽燥、头晕乏力、短气懒言、食少便溏、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人身阴阳,互根互用,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今阳衰阴弱而致发热,故治当阴阳兼顾,补气益阳同时,伍佐滋阴益肾之品,切忌过滋过腻,过用寒凉。

若经以“壮水”之治,恐益损其阳,于症不利。综上所述,甘温除热之法为脾胃虚衰,元气不足之证而设,其理论依据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以温能除热也”。临证之时,尚应随气虚之后之演变或兼挟,如阳虚、湿热、外感、血虚、阴虚等,圆机应用,方能得心应手以奏奇功。

作者单位:315500浙江奉化中医院

中医。求甘温除热的医案,越多越好。谢谢!

10楼:匿名用户

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气虚发热或血虚发热的方法称甘温除热.

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多采用具有清热作用的寒凉药物**,劳倦内伤而致脾气虚或血虚发热,应以益气养血为主,不可妄用苦寒药物,以免耗伤人体的阳气。常用人参、黄芪、炙甘草、当归等益气养血的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

气虚发热,由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所致。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常用补中益气汤**。

血虚发热,为阴血不足,阴不敛阳所致,宜益气养血,甘温除热,常用当归补血汤**。

如李某,男,40岁,述身热(体温正常)烦渴欲饮不多已半年。发病1周后,先求西医诊治,医者考虑系糖尿病,但经反复检查血糖、尿糖,均未发现异常。因为如此,故西医建议患者请中医诊治。

患者先后服过中药竹叶石膏汤、生脉散、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固金汤、五苓散、补中益气汤等20余个方剂加减,皆未见显著之效。

除上述外,尚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饮食纳少,大便溏薄,日2-3次,5天前出现腹中微有冷感,苔白、舌质淡,脉沉弱等。遂用食糖30克(兑入汤药内服),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山药15克,大枣4枚,砂仁、炙甘草各6克,日1剂,水煎服,2剂而食增泻止,5 剂而自觉身热已退,它证均减,10剂而愈。

又如陈某,女,32岁,述产后发热 (体温.波动在37.5度— 38.2度之间)已40余日。曾用中西药治之,未效。今诊,尚见五更之时发热,顷刻即退,且伴嗜卧,短气不足以息,苔薄舌淡,脉洪大而弱等。

药用:黄芪60克,当归15 克,大枣5枚,炙甘草6 克,日1剂,水煎服,3 剂而热退,15剂而诸证除。

再如吴某,男,56 岁,述两周前因过于劳累而发病,其证全身乏力、微痛,休息数日后,前证略有好转,但却又见但热不寒(体温在37度- 38度)之间,烦渴短气,消瘦,头晕耳鸣,苔薄白,脉数无力等。

遂用黄芪30克,党参、白术各 15克,山药18克,当归、陈皮、桔梗各9克,升麻、柴胡各6克,炙甘草3克,日1剂,水煎服,并连服5剂而愈。

上述李案,为中气虚弱不解,渐而波及到脾胃之阳,故予黄芪建中汤加山药、砂仁,既益中气,又补中阳而获效;

陈案系血虚致气虚,且以气虚为主,遂用当归补血汤加大枣、炙甘草而**;

吴案纯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候,所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桔梗而获非常之效。验案表明,**气虚发热,应随证选方,灵活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