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深层内涵究竟是什么

2020-11-26 09:06:34 字数 5297 阅读 5579

1楼:匿名用户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大学》讲“致知”,《孟子》讲“良知”。王阳明把《大学》和《孟子》拼接在一块儿,提出了“致良知”说。《孟子》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这两个“良”字都是本有、固有、本善的意思。

“良知”何指:第

一、明善恶(道德)。第

二、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个好恶之心,“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点瞒它不得。”第

三、归本原(万物一体)。

“致”为何意: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

“致良知”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达到、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终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两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

“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

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心学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2楼:地煞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3楼:皖南旧事人

自己心里所认知的和自己的行动保持高度一致。

4楼:匿名用户

自己了解的和自己平时行为是一致的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5楼:热心网友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6楼: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

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

“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

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

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能够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视角说明知行合一的,孙中山先生应该是较早的代表人物。他侧重强调了知难行易。

7楼:youth小杰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在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命题。“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学的逻辑起点,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心”便是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又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归宿。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肯定人的能动作用,认为知和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践,如果不去实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道。

在方**方面,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误的,应该是“致良知”。人们应当用自我的“心之本体”,即“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潜在的能力,否定用现成的规范和教条来束缚身心,主张人们将道德准则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良知代替私欲,破除“心中贼”。

只有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拯救个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8楼:太叔祯辰

在人生最迷茫困顿的时候,有幸接触到阳明心学,看的是津津有味,经常是读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觉,阳明心学确实对人生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不是泛泛而谈,真正能理解透彻阳明心学中的精髓,人生一定会大有不同。

阳明心学“致良知”教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内心恬静而强大。“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也是解决时间一切难题的强大**。

今天我们谈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该如何理解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我们要深入**的。不了解阳明心学的朋友们可能会简单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说不做,一定要说到做到,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里却不是这么阐述的,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知是非善恶的一个东西,它无所不能,良知能够轻而易举的给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该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问题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原理”,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

”那个支点如果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够长的杠杆就是“行”,不必给我这个支点,因为这个支点(良知)与生俱来,只需要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即可,用力压下去就可以撬动天地万物,人情事故。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无所不知没无所不能,面对父母时,我们将支点放到孝顺的位置;面对君王,我们将良知放到忠诚的位置;面对同事朋友,我们将良知放到真诚的位置;面对敌人,我们将支点放到利害的位置。确认好支点位置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压下杠杆,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当良知光明时,就能撬动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快速找到处理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点位置不准确,你就无法撬动你想要撬动的事情,就是乱行,费力没结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践行“知行合一”。用内心的“良知”去指导行动,用行动的结果光复良知。

教练技术中的教练是什么意思,教练技术中的TA究竟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教练技术中的教练 是引导者,是推动者,是唤醒者。 教练通过陪伴 倾听 观察并激励员工,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教练相信所有人都有创造性,都拥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 教练是帮助员工挖掘内在潜能和自觉采取行动的辅助和责任系统。当然,教练效果各不相同,这取决于是否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地有效应用教练...

人活一生,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活一生有什么意义呢

1楼 外婆桥87x懭 人的一生 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人生是一个过程 不是一个点 人生在于过程 生命在于每一天 而这一天都是唯一的 失不再来 不可能在重复 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每一天 每一分钟都要过的充实 不虚度年华 成为美丽 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许多人都有这种经历 儿时猜谜语 总想略过思索判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