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天籁·神澈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
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的幽香;笔直的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很多了。
2楼:匿名用户
《讲为什么喜欢荷花 > 够简练吧??
《爱莲说》的意思是什么?
3楼:之那年青春正好
作品译文
爱莲说水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唐朝以来,人们十分喜爱牡丹。
我(却)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却不淤泥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
不长出外蔓,不长出侧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义虚词。)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听闻了。
喜爱莲花的人,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喜爱牡丹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牡丹吧!
一.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
周敦颐作此文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美。
二.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注释
爱莲说1.说:一种议**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之:的。
3.可爱:值得怜爱。
4.者:花。
5.甚:很,非常。
6.蕃(fán):多。
7.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8.自:自从。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李唐:
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9.独:只,仅仅。
10.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无意)
11.出:长出。
12.淤(yū)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13.染:沾染(污秽)。
14.濯(zhuó):洗涤。
15.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6.妖:美丽而不端庄。
17.通:贯通;通透。
18.直:挺立的样子。
19.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0.不蔓(w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21.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22.益:更加。
23.清:清芬。
24.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25.植:树立。
26.可:可以。
27.亵玩:玩弄。
28.亵(xiè):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9.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30.谓:认为。
31.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32.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33.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34.噫(y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3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36.鲜(xiǎn):少。
37.闻:听说。
38.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9.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当然(应该)。
40.宜:当。
41.众:很多,众多
4楼:盖兰柳茶
《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说”是古代文体之一。
原文: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y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一说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i)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树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得很远,(使人觉得)越发清幽,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花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作者感叹世间与他(作者把自己的品德写成莲花的象征意义)一样独善其身,不慕名利的人太少了,就以莲为模子,写下此文。莲花象征纯洁高贵优雅单纯清廉,作者也喜欢莲花的这种品质,此文不仅是赞叹莲花,还认为世间的人们都应像他和莲花一样正直。
5楼:匿名用户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爱莲说的意思是什么 20
6楼:you笑颜
古代诗文名篇赏析 转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背景简介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
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翻译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7楼:匿名用户
《爱莲说》标题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新闻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作者借助谈论莲表达人生的追求。
8楼:匿名用户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背景简介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
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598下一条回答
《爱莲说》的写法,爱莲说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楼 匿名用户 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 牡丹反衬莲之美 还把菊花的隐逸,牡 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 爱莲 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 空洞的说 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 高歌咏叹的对 象, 但大多...
对《爱莲说》的看法?详情见问题补充
1楼 淇季 莲花自身高贵淡雅,亭亭玉立,就像社会上那些善良的人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它们有 自己的信仰,多事情都是 随着环境和身份,地位,权利,财富而变化的,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情况下只有那些定力不好,意志不坚强的人或物才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关《爱莲说》的一些问题。 2楼 ...
怎样理解《爱莲说》中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1楼 奔跑的窝牛的家 象征意义 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 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 不炫耀自己 特立独行 正直不苟 豁达大度 有美好的资质 是利用了 托物言志 的手法 通过赞扬莲的美好资质 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爱莲说中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2楼 若舞飘逸 象征意义 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 庄重质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