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里面的绝字的正确解释

2020-11-25 20:54:58 字数 5666 阅读 5240

1楼:匿名用户

是“一定的,肯定的”的意思。(新华字典上有)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断绝;完全没有了;极,最;绝对。“绝交"和“绝无此意”中的绝分别解释为()()

2楼:匿名用户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

三、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

如: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五、以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quot;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六、为1.动词:(1)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

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

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