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喻指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意思是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
2楼:肆无忌惮的笑
对个体来说,接受外来或新鲜的文化或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接受好的有用的,撇弃无用有害的,消化为自己适用的东西。
3楼:撒旦的眼是救赎
取其中好的东西为己用,抛弃其中坏的
“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什么意思?
4楼:我的团长是柠檬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
节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
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
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鲁迅写作这篇文章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极为黑暗、斗争极为复杂的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加深了对我国的侵略,而当时****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投入了“围剿”红军的反革命军事行动。他们一方面不断对日妥协;
一方面为在文化上实行**统治而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和“新生活运动”。对外妥协投降,实际上就是把包括国土在内的祖宗留下的遗产拱手让人;
“尊孔读经”和“新生活运动”核心就是宣扬封建道德。这二者又有内在的联系,更深层的意义且不说,即以日本帝国主义为达侵略目的也大肆鼓吹“王道乐土”,说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恢复孔子之教”,就可见一斑。
这就表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我国进步的文化是采取拒绝即“关门”的态度,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面前则一方面将自己的宝贵财产呈献上去,另一面又听任人家的“赐予”和影响。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写了许多杂文,
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包括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和反动当局**投降,更在文化战线上积极作战,对许许多多具体事情(具体的人、事、作品、思想及种种问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
5楼:匿名用户
原句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是鲁迅说的,源于鲁迅的《拿来主义》。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原意: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鲁迅.《且介亭杂文》.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楼:石浜山
要好的东西,比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不要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阅读答案
7楼:匿名用户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好好保持传统的“精华”,坚决摒弃“糟粕”。
b.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求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
d.总观全文,作者对精华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文化,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e.
作者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说要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而不是口头上的“弘扬”传统文化。
16.对文中的“实体性”、“价值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价值性”是说无论“精华”或“糟粕”均有其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b.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一切拿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精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糟粕”;“价值性”是说以我们一定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把“精华”与“糟粕”一一找出来,让后人好好保持与弘扬。
c.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价值性”是说应以自身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而“实体性” 则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
d.对“实体性”和“价值性” 不同理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合理,后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
17.文中第6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8.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5分)
15.(6分)参***:a、e(a、传统的“精华”还是“实体性”的理解,通观全文,作者的观点是“价值性”的理解。e、此表述没有涉及精华与糟粕的内容。
b、根据第3段最后一句判断。c、根据第3段、第9段内容判断。d、“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符合作者的“因时而易”的观点。
)16.(3分)参***:a c(a、第二段、第三段内容可以看出此项是正确的。c、根据第3段、第5段中的信息判断此项是正确。
b “实体性”是说“精华”“糟粕”是固有的存在、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此项中强调对我们“有用”“没用”,实际上是“价值性”含义的范畴,“一定的”概念不清,“让后人好好保持”不符合对“价值性”的理解。d、根据第四段信息判断此项颠倒了前后的关系。应为“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后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和合理” 。
)17.(4分)参***: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2分)文中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形象具体的论述了“实体性”理解的偏差,就像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不能单一的一分为二,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生命系统。
(1分)
18.参***:①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对传统的东西要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进而选择实施,才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精神。(答对1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怎么理解
8楼:匿名用户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ù qí zāo pò qǔ qí jīng huá。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
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意为取长补短。
9楼:菀兰隐雪
【释义】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意为取长补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什么意思
10楼: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的是什么?
11楼:易书科技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不想再爱了,太累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爱情很累呢?
幸福美好的爱情本是简单轻松的,如果它让人感到劳累,那一定是其中的“杂质”太多了,成了负担,以至于压得那些恋爱中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感到心力交瘁。所谓的“爱情杂质”,就是人们强加上去的一些没必要、没有意义的东西,附着在爱情上面成了累赘,所以,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我们有必要驱除那些“糟粕”。那么,这些所谓的“糟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用减法减去的就是爱情中的“虚荣”。
34岁的陶小丽,在恋爱中绝对是个虚荣的女子。她喜欢众多男人围绕身边的感觉,却从来没有真心爱过任何一个男人。她只是喜欢和众多男人保持暧昧关系的那种感觉。
陶小丽说:“那些男人追捧着我,总是对我大献殷勤。他们给我送小礼物,偶尔开车接我下班回家,情人节的时候给我买玫瑰花,还经常请我吃饭……总之,那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美妙极了。
经常有人说‘陶小丽有很多追求者’,其实,我很喜欢听到这样的评价,因为这证明了我魅力无穷。”
陶小丽每次和朋友们谈到追求她的那些男人时,总是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不过,追求的人太多了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陶小丽又说:“这么多对我表示好感的男人,从中选一两个做男友甚至老公看上去没有太大问题。偶尔出现的正牌男友很快发现我的生活中还有无数个备用男友,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正牌男友的位置。
我以为正牌男友会迎难而上,使出浑身解数保住其“正牌”的位置,没想到他们却跑得比兔子还快。
“有一次,一位朋友这样对我说——对于集贸市场的那个小贩,如果你愿意多给他抛几个媚眼,他自然愿意每天把最新鲜的青菜留给你;对于单位里那个发际线后移的小头目,如果你愿意盯着他的眼睛多夸赞几句,他会愿意偶尔请你喝喝咖啡谈谈暧昧;对于大学时代的男友,如果你肯花时间在msn上与他调情,他当然不拒绝利用出差的机会来看看你,以一条水晶珠项链换一夜他乡艳遇。也就是说,感情丰富绝不代表有魅力,四处留情的人换来的都是露水情缘。
“当我听到这些话之后,感觉真的是无地自容。”
陶小丽再回想起自己的感情生活,不免有些悲哀。自己只是不停地周旋于各种男人之间,虽然并没有付出太多的感情,可那些男人也没有对自己付出过什么。在这一点上,也是没有多大优越感的。
有时候想想,还真不如那些相貌平平的女孩过得幸福,至少她们有一个可靠的男人,有一份稳定的爱情啊!
于是,陶小丽终于决定结束这种劳累身心的爱情。她扔掉了前男友的t恤,不再跟住在对面的单身男子去露台上喝啤酒,删除了n个网络恋人的地址,下班后便关掉手机。此时,她才惊讶地发现过去围绕着自己的竟没有一个是有意义的关系。
陶小丽将自己原本复杂的爱情减成一片空白,这样也好,因为只有倒掉杯中的残液,才可能装入芬芳的新茶。有空白,才能看到重点,才能耐心等待一个真心相爱的人,才能准备享受一场真正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果然,一年后,陶小丽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并且很快就披上了美丽的嫁衣。至此,陶小丽终于脱离了“剩女”的行列,也和那些暧昧不清的男人彻底说“拜拜”了。
文中的陶小丽,对于爱情怀有贪婪的欲望,她希望有众多的男人注意自己、喜欢自己,这样就会说明她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其实,陶小丽不是在追求实实在在的爱情,而只是在乎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这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她才会和很多男人在感情上纠缠不清。
不过,这种感情游戏是很无聊的,因为当其他的男人知道陶小丽在游戏爱情时,也会以一种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她。到了最后,双方什么也没有得到,陶小丽也只是在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之后留下一阵阵空虚。还好,她能够悬崖勒马,及时地将自己的爱情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避免了在人老珠黄后嫁不出去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