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①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动态。总体上黄龙病疫情消长呈logistic流行规律,2003年、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2005年为稳定期,2006年开始为下降期。将年度序列(n)与疫情扩散速率(p当年普查株发病率%)两者经过生物统计分析,其logistic轨迹为p=7.
1536/1+e4.1859-1.3216n(n=5,r=0.
8973*)。
②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经调查观察,黄岩每年木虱发生6~7代,其中第1~3代比较整齐,第4~7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木虱的发生与柑橘的春、夏、秋梢抽发生长期相关。
第1代发生时间为4月上、中旬,8~9月份是柑橘木虱发生量最大、为害最严重的时期,11月下旬以后陆续进入越冬。
③柑橘木虱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通过聚集度指标法、m*-回归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等测定检验,柑橘木虱成虫的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通过对抽样技术分析,经多种抽样方式测定与比较,柑橘木虱的抽样方式以五点式和跳跃式为最佳。
④柑橘木虱带毒率与传病规律。通过对柑橘木虱带毒率与黄龙病株发病率关系调查研究,经生物统计,柑橘木虱带毒率(m%)与果园黄龙病株发病率(p%)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1.
1082m+0.3680(n=7,r=0.7507**)。
⑤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模型。1)自然条件下疫情扩散模型:按年度序列n与其疫情扩散速率p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疫情扩散模型:
p1=12.9690n1-18.10(n=6,r=0.
9945**)或p1=0.2293n21+11.135n2-14.
89(n=6,r=0.9948**),按此模型推算从发病到毁园需要9年时间。2)治虫防病、不挖病树的管理条件下疫情扩散模型:
p2=7.8857n2-10.2667(n=6,r=0.
9675**)或p2=1.4107n22-1.9893n2+2.
90(n=7,r=0.9996**)。3)综合防控条件下全区疫情平均扩散速率模型:
p3=-0.1398xn23+1.1248n3-1.
141(n=6,r=0.8396*),按此模型推算,在理论上达到全区柑橘毁灭,需要14年。因此,可以大大地延长橘树生产寿命。
⑥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田间病株的数量和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密切相关之外,还与高接树、品种、栽培管理等因数有关。
⑦柑橘黄龙病防控措施。应坚持“一个坚持,两个突出的防控策略”。重点抓四个环节:
一是制订阻断毒源,切断毒链的防治方案;二是及时准确的**预报;三是经济高效的治虫防病措施;四是实施最大努力的生态调节和检疫控制程序。
我国对柑橘黄龙病做了哪些调查?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定点调查
一是田间不同级别病树病情演变进程调查:设在黄岩区上垟乡董岙村,选择1块正常进行木虱防治的发病果园,确定不同病情级别病树100株并标记,于2002—2007年的每年11月上旬调查不同病情级别演变和病情指数变化,分析年度间病情演变进程。二是失管条件下疫情扩散情况调查:
设在黄岩区平田乡平田村,2003—2007年进行疫情发生情况调查,针对全村柑橘种植株数、发病株数、病株率、病株增长率4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以病株率指标进行疫情发展轨迹的统计模拟,建立失管条件下疫情扩散模型。
疫情普查
2002—2007年,抓住每年10~12月黄龙病“斑驳黄化叶”和“红鼻子果”显症最明显的关键期,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的办法,培训乡镇(街道)农技人员、村干部和植保员为骨干的疫情普查队伍,按照“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的要求实行全面检查,做好标记,调查数据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为查清疫情和挖除病株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倡疫情普查与挖除病株同步进行,减少漏查率,确保普查和防控质量。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再组织技术力量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分村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病情演变进程调查
田间不同级别病树病情演变进程:2002—2007年在黄岩区上垟乡董岙村选择一发病果园(进行木虱防治),确定不同病情级别病树100株并标记,于每年11月上旬调查不同病情级别演变和病情指数变化,分析年间病情演变进程(病情分级标准:0级:
全树无病;1级:树上有1~2个梢有斑驳黄化叶出现;2级:部分侧枝或主枝有斑驳黄化症状,症状枝占全树的1/3以下;3级:
症状侧枝或主枝占全树的1/3以上和2/3以下;4级:症状枝在2/3以上;5级:全树死亡)。
为害与产量损失调查
于2006年11月在黄岩区院桥、沙埠等地随机确定15年生果园49个(其中设1个处理为无病管理良好果园作对照),每果园随机调查橘树30株,计算各处理病株率,然后对选定30株橘树进行每株正常果数调查,并以10只/kg进行株产换算,以此与对照果园比较推算各处理株产损失率。
目前检测柑橘黄龙病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3楼:黄龙病用黄龙宝
目前检测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如下:
一、黄叶有没有退黄转绿;
二、是否烂根;
三、果实是否成熟;
四、带不带类立克次氏体病菌。
柑橘黄龙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木本指示植物:甜橙、宽皮柑橘和柚等栽培品种:由于甜橙、宽皮柑橘和柚等栽培品种都表现特征性病状,因此,可以“自我鉴定”,在需要应用指示植物时,建议用椪柑或奥兰多橘柚。
在田间诊断和指示植物鉴定中,以叶片的斑驳型黄化症状为主要的诊断依据。
orlandotangelo和甜橙苗:是最好的指示植物。使用指示植物时,将可疑的植物材料嫁接至敏感的指示植物上,最好用出现斑的叶片接种。
每株被检植株必须接种10个指示芽。接种后将指示植物存在24℃(南非型)或32℃(亚洲型)下。4~5个月后,症状一般能出现。
在根据症状无法判断时,应用pcr检测,亦可以通过其嫁接传染性和对四环素、青霉素敏感性进行判断。
血清学检测:柑橘黄龙病菌的单克隆抗体(ma)(对印度菌株更为专化)已经获得。在切片上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不仅能与柑橘黄龙病菌的同源性菌株(印度)发生反应,也能与来自菲律宾、留尼汪及非洲其他地方的菌株发生反应,因此,柑橘黄龙病菌的亚洲型和非洲型存在血清相关性。
用elisa成功地检测了苗圃柑橘和白长春花上的黄龙病菌。
电镜观察:可用专化性荧光标记来检验柑橘病组织,也可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其筛管中的细菌。病菌呈伸长的、弯曲的杆状结构,长0.
15~0.25nm,甚至达几微米。病原菌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病株的筛管组织中看到,在两种介体体内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构。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可通过柑橘、甜橙、酸橙、柠檬、葡萄柚等的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并可经柑橘木虱及柑橘尖翅木虱在田间传播,扩大蔓延,极难**,是柑橘属果树的毁灭性病害,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内已发生。
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检疫性有害生物。应将其作为防治重点和加强国内检疫。
地理分布:本病病原菌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热敏感型,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科摩罗群岛、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和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及也门。
另一种为耐热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泰国和非洲的毛里求斯、留尼汪。值得注意的是,毛里求斯、留尼汪、沙特阿拉伯等国这两种类型都存在。
目前地中海地区和中东的大多数地区(如伊朗)还未发现此病。
国内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浙江、云南、贵州、江西南部、四川与云南相邻地区和湖南与广东、广西相邻地区均有分布。
检疫国家地区: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荷兰等。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fppo)将柑橘黄龙病菌列入a1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ofpp/eppo,1988),南锥体区域植物卫生委员会(cosave)、加勒比海植物保护委员会(cpps)、非洲植物卫生理事会(iapsc)也都认为具有检疫重要性。
应检植物:柑橘无性繁殖材料。
检疫措施: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eppo(ofpp/eppo,1990)建议各国应该禁止从柑橘黄龙病区或有传染介体发生国家、地区进口柑橘植物的繁殖材料,包括植株和枝条。
怎样对柑橘黄龙病疫情普查的?
5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每年抓住10~12月的柑橘黄龙病“红鼻子果”和“黄梢”的显症最明显的关键时期,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的办法,培训乡镇(街道)农技人员、村干部和植保员为骨干的疫情普查队伍,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的要求实行全面检查,做好标记,调查数据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为查清疫情和挖除病株提供依据。同时,提倡疫情普查与挖除病株同步进行,减少漏查率,确保普查和防控质量。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分村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柑橘黄龙病怎么做疫情监测的?
6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一是选择自然封闭环境条件较好的平田乡平田村,全村种植温州蜜柑39200株,2003年查定有病树3261株,常年处在失管条件下,既不按适期防治传病媒介柑橘木虱,也不挖除病树,以此系统监测在失管条件下柑橘黄龙病疫情消长动态;二是选择有柑橘黄龙病发生的上垟乡董岙村一果园定点定树100株,每年在春梢、夏梢、秋梢的新梢抽发初期,采用10%吡虫啉wp1500~2000倍液,或25%扑虱灵wp1000倍液、1.8%灭虫灵ec2500倍液防治传病媒介柑橘木虱3~4次,其他防控措施按果园正常管理,但不挖除病树,以此监测在正常管理条件下柑橘黄龙病疫情消长动态。
浙江省柑橘黄龙病监测内容和方法是怎样的?
7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病区疑似病株监测
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对疑似发病苗圃、果园,每月进行1次逐株仔细检查,发现疑似植株,即取样品3~5个,每样品需采集20张叶片或果蒂10个。为保证样品新鲜度和提高样品检出率,最好在送样前一天采集。取样时采症状树上的病果蒂、斑驳老叶,然后直接放于信封内(切忌塑料袋包装)送省局检测鉴定。
柑橘黄龙病发生监测表
临界果园、新建果园、繁种基地、种苗市场监测在柑橘黄龙病田间典型显症期进行不定期调查,发现疑似病株进行采样送检,方法同上。
柑橘黄龙病不定期监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