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龙泉
名词解释
1、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向国家缴纳税款而承受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损失。
2、税收超额负担:税收造成了**的扭曲,使生产者得到的**低于消费者支付的**,这样,**便不能真实反映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因此损害了**作为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信号作用,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效率损失,这称之为税收的额外负担。
3、税收弹性: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税制设计应当使税收具有较好的弹性,一般来说应使et≥1。 4、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示为△y/△t=-b/(1-b)。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税收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呈反方向,即税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税收减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税收转嫁: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6、弹性反比法则是指为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商品课税的税率应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应实行高税率,弹性大的商品应实行低税率。
7、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采取一定的方式转嫁之后最终的归宿,即税负运动的终点。
8、税收效率:税收效率指**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它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和税收本身效率两个方面。
9、税收政策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税收手段,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给以强制性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及其准则。
10、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通过网络授课学习税收经济学,那些地方是学生反映听不懂的?
2楼:tt宋钟鸡
学习那些地方是学生,反映听不懂。这个你得问一下,你就说的老师。你们教的学生,他们的情况。
求以 我国宏观税收负担分析 为题的税收经济学**
3楼:匿名用户
经济学财政税收税收理论 - 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选择和优化
据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的2005年度的“税负痛苦指数(tax misery index)指出 ,从2000年开始进入福布斯的统计以来,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便一路上扬,2002年位居第三,2004年位居第四,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数跃升全球第二。,我们无法客观评价该指数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但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合理确定**税收收入规模,即确定一个合理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在这一水平下,既能满足**对税收收入的需要,又在整个的承受能力之内,不会对社会产生负面。
因此,理性地界定宏观税收负担的合理水平并实现其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界定:影响因素与国际经验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税收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准确把握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需要全面、充分、地考察和影响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因素,从中找出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宏观税负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水平、**职能范围和**非税收入规模。
1.经济增长水平因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
经济增长水平愈高,社会产品愈丰富,人均gdp的水平就愈高,这样税基就比较宽广,整个社会税收的承受能力就强。因此,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国家,其宏观税负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从上讲,宏观税负水平增长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协调同步。
据有关专家测定,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通常大于1,而这一弹性系数在我国保持在0.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2.**职能范围因素。一定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职能范围的大小。
**职能范围宽、事权多,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数量就多,宏观税负水平就应高一些,反之则低。社会中**的规模和作用范围日益扩大。**职能范围拓展,必将使**支出的规模不断膨胀,要求有较大规模的税收来支持,这样必然要求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提高。
在税收收入成为**主要收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定时期财政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来反映税收对**履行其职能的支持程度。根据灰色模型的测定量,税收规模对**履行其职能提供稳定的支持,一般应满足:-0.
03《**职能税收支持的发展系数<+0.03.
3.从非税收入规模因素。税收并不是**筹集财政资金的惟一方式和渠道。
在衡量宏观税负水平时,需要考察**通过非税方式取得的收入规模的大小。因为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创造的可供分配使用的gdp是一个定量,**的各种收入都**于当期社会所创造的gdp,在满足**一定支出需要的情况下,通过非税形式取得的收入规模大,通过税收取得的收入规模必然减少。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以上缴利润代替税收,从而导致税制结构简单,税收数量减少,财政收入中企业利润的份额大,而税收的份额则相应少,宏观税负水平也随之较低。
但是合理的税负,则要求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相结合,统筹安排。从各国财政收入构成看,都有或多或少的非税收入。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 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非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都在10%左右。
发展中国家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约为15%~25%.所以,税收负担并不是纳税人的全部负担,**取得财政收入也不仅仅只有税收一种形式。要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合理化,首先应保证**收入形式规范化。
按照灰色模型的测定量,在**收入形式较为规范的条件下,实际税收状态与税收基本能力的发展系数的差距应小于0.03.
(二)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国际经验
早在1983年,原世界银行部顾问基思?马斯顿采用实证分析,选择21个国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
低税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投资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社会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均大于高税国家。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量关系是:税收占gdp的比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下降0.
36%.高税收负担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这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而对低收入国家来说,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国在确定宏观税负水平时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宏观税负水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是逐步上升的,目前的平均水平为30%以上;发展中国家税负平均水平一般在16%~20%之间。
按照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从发展中国家税负水平的一般情况看,15%~25%这个区间的宏观税负水平较为适宜,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平均利润水平。
二、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分析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比较
一般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国家人均gdp水平增加,宏观税负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人均gdp水平自1991年以来一直保持着6%以上的年增长率,是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的基础。但是由表2可见,从1994年以后,税收占gdp比重的增长要高于人均gdp水平的增长速度。
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在1996年以前是小于1的,即税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从1996年开始,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超过1,在2005年达1.285.
从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出近几年我国宏观税负在多年下降滞后转向升高趋势,具有一定的恢复性质。但是,这一上升的过程恰好发生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期,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相背离。
(二) 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与**执行职能需要的比较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和市场的分工尚不完全清晰,**职能的界定还存在不规范之处,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但应看到,虽然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仍不能完全保证**职能部门运转及公共支出的基本需要。不少基层**仍是“吃饭财政”。
我国财政在增加农业、、等重点支出方面虽然尽了很大努力,但仍然难以满足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以教育为例,我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1994年为2.19%,到2005年为2.
54%,仍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发展的需要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增加,公共支出占gdp比重的不断扩大已是被许多国家发展实践证明了的一个规律。目前我国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促进要素流动、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等各方面都对公共支出水平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财政除了公共支出增长的压力以外,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在的财政支出负担。多年的国债已经积累到相当规模,每年的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已经占了财政收入一个不小的比例。虽然1997年以后国债规模的扩大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有关,并不完全是因为财政困难所致,但是财政每年要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债还本付息任务。
以2005年为例,国债还息支出达73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3.2%;国债还本支出为1579.82亿元,占当年债务收入的37.
8%.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和人口的老龄化过程中,为支付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的社会保障开支和承担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负担,也形成财政潜在负债。冲销部分国有银行呆账和地方**偿还债务也将是财政不可回避的一个负担。
从这些方面看,我国目前税收占gdp比重水平与**职能履行所要求的财力水平是不够适应的。
(三)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与企业负担的比较
宏观税负水平与企业税负有关,但两者又是不同的。企业税负水平主要取决于其适用税种的实际税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税负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基础性因素。宏观税负水平除了受税种和税率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税基和税源范围的影响,即使税种和税率不变,甚至有所减少和下降时,如果税基和税源扩大,也有可能导致宏观税负水平上升。
如欧盟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采取降低税率的措施,但其宏观税负仍不断上升,欧盟经济货币联盟区域2005年税收占gdp比率高达45%,使宏观税负达到新高,比美国和日本高出14%.其原因就是欧盟各国在降低税率的同时,采取了扩大税基和加强征管的措施。因此企业的税负轻重并不能简单地看这个国家的税收/gdp比率,而且要看这个国家基本税种的税率。
我国近几年宏观税率上升,但企业基本税种的名义税率并没有变化,工商税收各税种的法定税率仍然保持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的水平上。企业的实际税率则是有升有降,一方面由于财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纠正地方**随意减免税收等措施而使实际税率上升;另一方面,1994年以来**也出台了一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提高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等,则起到了降低企业实际税率的作用。当然,在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实际税率的这种升降分布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比较客观地看,近年宏观税负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通过上述分析,作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我国**制度内的收入(指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的总和)占gdp的比重与国际上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接近,尚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还存在相当大的制度外**收入,加大了**实际集中资源的比例。
(2)我国宏观税负上升的过程中,企业的法定税率并未提高,总体上讲是属于恢复性和发展性的上升。但是企业确实存在基本税率较高与制度外非规范负担过重的。(3)虽然宏观税负上升,税收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为执行基本职能和满足基本公共需要的财力仍然存在不足现象。
(4)我国近年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税收弹性系数提高较多,与经济低速增长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化并不单纯是税率水平调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