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三宝,众生良福田佛法僧代指的是什么?(汉

2020-11-25 12:26:45 字数 6707 阅读 7285

1楼:匿名用户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

简单的说,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

佛法曾三宝画像佛法僧三宝什么意思佛法僧三宝**

2楼:匿名用户

这位善士您是求图还是求解?佛就是佛菩萨,法就是佛所传法,僧就是僧团僧众也应包含指善男子善女子等一切信受法者。

佛法僧三宝众生酿福田中佛法僧指的是什么?如何用31字概括?

3楼:匿名用户

佛法僧,佛表觉,法表正,僧表净。合称:觉正净。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觉正净。

觉是真如本心,正是正念心性,僧是依正念心性,证入真如本心。

佛法僧代指的是什麼? 5

4楼:佛缘深情

佛法僧就是三宝,没有代指什么。

5楼:三流绝对纯人

佛,是指释迦牟尼佛,法是佛在世49年的语录,僧是佛收的**们,合称为三宝。

6楼:匿名用户

我也想要那个模型,请问您知道dl了吗

佛法僧代指的是什麼? 10

7楼:青竹遗风

佛法僧,称为三宝。佛是真理的发现者;法是宇宙真理;僧是奉行真理的人。因为佛法僧都是世出世间所最尊重和最难得的,所以叫做三宝。

常说的三宝叫住持三宝,佛灭度后安住于世界上保持佛法的三宝。木雕泥塑纸画的佛像,即住持佛宝,三藏十二部经典,即住持法宝,剃发染衣的比丘,即住持僧宝。

8楼:台式子弹

其实很间单,就是佛指灵性灵魂,法指心法万法唯心,僧指肉身,和道家的精,气,神一样的,人分三部分,肉身,心灵思想意识,灵魂,那有那么复,佛就是指灵魂自己搞个名字叫佛,道家还称仙一个意思,的是指灵魂

9楼:因缘法

佛法僧,指十方三世一切福慧圆满的佛陀、佛陀所讲的佛法和一切出家僧众。

10楼:匿名用户

佛法僧代指的是三宝。干什么有那么多字回答?

佛法僧三宝指什么?

11楼:因缘法

佛法僧三宝,是把佛陀、佛法和贤圣僧比喻为宝,是人世间最宝贵的。

佛宝,即真正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究竟无余的一切智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

佛法的法,是指佛陀依如实所觉而宣示于世间众生的善巧教法。就所化的机来说,法可以为五乘: 为人乘说五戒法,为天乘说十善法,为声闻乘说四谛法,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乘说六波罗密多法。

若就对治的法门来说,则有八万四千法;就修持的总纲来说,则只有戒定慧三学。

僧,梵语‘僧伽’,译和合众,三人以上的名称;即是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僧的分类,有两种: (一)声闻僧,即修习小乘三学,剃发染衣,具足出家沙门的形相。

(二)菩萨僧,即修习大乘三学者,有出家和在家的形相。

12楼:

佛教术语中的“三宝”有两种,一种是指佛宝

(buddha)、法宝 (dhama)、僧宝(sangha)称作住世三宝;一种是指觉、正、净称作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出处】:《释氏要览·三宝》:

“三宝,谓佛、法、僧。”三国 吴康僧会 《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

”后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亦素信三宝,徧览众经。

”宋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见。”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贵人**,三宝增光。

”一、佛宝  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佛身  于无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

  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  报身是诸佛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显现相好庄严的身相。  应化身是诸佛以不思议神通力,为了因应一切众生的机缘,随类变化,示现六道,摄受一切众生于佛法生深信乐,逐渐证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2.佛德  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  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  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二、法宝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1.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灭一切毒热尘秽,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  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

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

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3、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  世界悉檀:即运用世间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觉、观念等解说佛法的知见,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随顺修行,如说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恶便下堕三涂等。

  为人悉檀:即依据众生各别的根机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渐的悟入佛法正知见。  对治悉檀:

即针对众生的烦恼、应病设药,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慎恚修慈心观,对治愚痴修因缘观,对治昏散修数息观,对治我执修界分别观,对治业障修念佛观。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说、文字,直显诸法实相的理体,令利根众生顿悟第一义。

  前三种为权教,后一为实教,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得证解脱。

三、僧宝  依着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

  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

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而僧宝也可略分为三种:义僧:

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

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隐快乐,所以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佛、法、僧三宝,涵义亦与上述说法相同:  佛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宝:“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形容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又具足无量恒沙功德,能满足一切净法,使众生获证涅盘,离苦得乐。  僧宝:“如实修行等”。

指一切依法如实修行的贤圣僧与凡夫僧。  2. 其次在现有的文字历史上,曾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世间,为一切凡夫众生亲见佛身;有佛所说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称之为“化相三宝”。  3. 后来凡夫误以为佛已入灭,不再重履世间、便作种种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纸绘、石刻等,以供礼敬;结集佛的教法载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间,称之为“住持三宝”。

  然而,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1、佛法僧三宝有六种类别:

  (一)同体三宝,又作一体三宝。谓佛法僧名虽有三,然体性是一。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

  (二)别体三宝,又作别相三宝、化相三宝。谓三宝之体相各别,非为一体。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亦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

  (三)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  (四)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归之体。

即为三乘者所现之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众为僧宝。  (五)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六)住持三宝,以舍利遗形及木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为僧宝,以示流通佛法。 2、三宝威德: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它能使一切众生远杂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

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1. 能破恶业障道  未皈依三宝之前,人生犹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导航的人和罗盘,必将漂流沉没,永远没有靠岸的时候。一切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于三界六道,无有穷尽,现在借着皈依三宝的胜缘,产生了防阻恶业的势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觉生起,分分除断烦恼,如舟船喜获导航人和精密的罗盘,终于安隐的航入港湾。

  2. 能获佑加持  因众生于生死中,常遭遇许多苦难,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贼所侵害,无法逃脱而心生恐惧,现在皈依三宝,依怙三宝功德的护佑加持,使苦难怨贼舍怨心顺,不复作出损害诸事,而令众生吉祥安乐。  3. 能除邪见恶念  众生不能解脱的原因,是由邪见恶念不除,不断的造出新业,如贫苦的人又不勤奋营生,致贫上加贫,潦倒一生,而三宝是蔽衣内的明珠,适时解除危厄,令众生欢喜踊跃,重新振作,于是翻邪归正,断恶修善,达成转迷成悟的道果。  4. 能消减我执习气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不觉,执取身心为我,复由此我执的起念造作,累积无量无数的习气,形成了六道轮转的势能,今由皈依三宝,而将此我执消溶,习气减除,使得身心清净,觉性显发。

3、皈依三宝:  所谓‘进入佛门,应先皈依三宝。’如前所述,三宝既是佛法的总纲,所以凡是修学佛法,应先皈依三宝。

这就好比学生要到某个学校读书之前,必须先办理入学手续一样。从佛教的立场,皈依三宝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自称佛教徒,或已开始修学佛法,却不愿皈依三宝,就像是有了人身,却不承认此身由父母所出,可谓十足的大邪见,终将堕入三涂恶道中。因此进入佛门与皈依三宝,是密不可分的。

而皈依三宝,则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如此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三宝,即佛、法、僧的总称。

皈依后,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

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敬重三宝。

4:心态  从三宝的内涵及其威德来看,可知皈依三宝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从彻底的仰信出发,并深切体会三宝确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故在心态上,必须做到心诚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

因此皈依时的至诚恳切,把自己的身心归向三宝、融入三宝,是十分重要的。  是故由信心生爱敬,由爱敬而皈依,“信解观察,供养皈依”,是上求无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无明痴暗的觉性作用。这个觉性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

那么,由相信、认识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应当是如何呢?在《观无量寿经》上有提到: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是故,观十方诸佛成就的条件,必先由观自心佛性的成就开始,这才是皈依三宝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即说自性中蕴含三宝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

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见性,即成佛道。 5:

方式  在皈依的方式上,首应发大誓愿,然后精进修行。大誓愿即四弘誓愿,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怜愍一切,起大悲心:  1. 众生无边誓愿度:

观察世间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即“未度苦谛,令度苦谛”。  2. 烦恼无尽誓愿断:观察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欲令一切众生永断烦恼,同获解脱,即“未解集谛,令解集谛”。

  3. 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了自行化他,应遍学一切法门,即“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4. 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行化他的究竟在于证得涅盘安乐的境界,即“未证灭谛,令证灭谛”。  此发四弘誓愿,又名发菩提心,若此愿心不发,则道业将不坚固,容易退失疑悔。依此大愿心的驱使,沉浸于“法”的喜悦中,精进修行五门: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此五门足与三宝的精神内涵相应,成就了“修证三宝”—体证真如法性,得一切种智,为佛宝。具足万行法门,为法宝。

清净自在,为僧宝。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宝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