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020-11-25 12:19:03 字数 4967 阅读 3500

1楼:坑卷

主要思想主张:依靠政治改良的方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期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但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他打起保皇的旗帜,坚持立宪,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因而落在了时代的后面。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由光绪皇帝领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清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后期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日就告终(又称“百日维新”)。

满意请采纳

2楼:胜寒

特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3楼:匿名用户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

变法起因

政治上: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

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这次变法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政治上,动摇了封建君主的权威;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兴民权、办议会、允许开办报社;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农经济进一步阶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上,促进了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和思想解放;局限性:资产阶级自身的妥协性、软弱性使其思想较为保守,没有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也没有为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提出具体的蓝图。

4楼:幸福

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发展农、工、商业,但没有触及腐败的政治本身,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并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

5楼:手机用户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

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历史46题求答案

6楼:宇宙深处的光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革新;谭词同提出废君权,倡导民主激进主张。

康有为的变法有何特点?

7楼:匿名用户

伟大的思想家

,但是在现实中却很难获得成功。可惜的是,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康有为,偏偏打算在现实中干一番事业。康有为在1898年正式变法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和宣传他的变法思想。

作为一个书生和学者,他最值得人们关注的,也应该是他的变法思想。康有为的整个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三本书里,即《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其中《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应该说是为了适应维新变法的需要而写的,目的是破除人们对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迷信,进行思想解放,以便为日后的变法维新做好准备。

所以说这两本书更多的是具备政治上的意义,是变法维新的**,而非真正的学术研究。《新学伪经考》里说,中国东汉以来的经学,多出刘歆伪造。刘歆为了给西汉末年的新莽王朝提供统治的合法依据,就篡改了孔子的学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领域的李代桃僵,把自己给新莽王朝辩护的学说说成是孔子的思想。

从此孔子的真正思想就此埋没,中国社会几千年流传的儒家经学,都是经过那时候改造的,是新莽王朝之学,也就是所谓“新学”。所以他康有为现在要“雪先圣之沉冤,出诸儒于云雾”,给孔子正名,发扬光大孔子的真正思想,证明新学都是“伪经”。那么孔子的真正思想是什么呢?

那就是《孔子改制考》里的内容了,康有为说孔子提倡周礼,正是要改革当时政治现实中的种种弊端,所以孔子是推行改革的先祖。而孔子推行的那些政治原则和信仰,正是民主政体、人民权利这样一些近代西方政治原则中核心的东西。这可真是牵强附会,让人哭笑不得了。

康有为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能写出这样毫无根据的东西呢?他的目的,当然是要为他的变法维新找个正当的理由。毕竟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社会思想的冲击很大,但是人们的思想禁锢还是十分严重,封建道德和社会体系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要说到变法维新,人们还是谈虎色变。

在这种形势下,要提倡变法,完全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不为自己找到一棵大树来遮风挡雨,根本无法抵御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为了找到这棵大树,康有为就写了这样两本书,一本用来攻击顽固不化的守旧派,说他们信奉的经典都是“伪经”;一本用来为自己寻找理论依据,说至圣先师孔子正是变法的始祖。由此可以看出两点:

一是在中国要进行变革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康有为为了尽量为自己的变法寻找到一个盾牌,竟然使出了这么异想天开的招数。二是康有为真是书生气十足,迂腐之至,找个靠山也要到历史里面去找,拿出孔子来吓唬人。

怪不得后来他一门心思抱光绪的大腿,就是不肯考虑考虑太后老佛爷。康有为还有一本书叫做《大同书》,这本书应该说是他自己毕生功力之所聚,不是敷衍之作了。一个学者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现实,穿透未来的特性,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现实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革上,而这本书尽管其中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却正好体现了康有为的学者特点。

在这本书中,康有为把儒家“仁”的思想、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教的救世思想、资本主义民主观念和一些模糊的空想社会主义观念掺杂在一起,用《礼记·礼运篇》里的“大同”说法作为题目,写了长达10部30卷20万字的著作。在书中他描绘的未来世界的美好景象: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人按需分配,国家、阶级、民族、种族这些分别全都已经自动消亡,人人享受民主,不再有剥削和压迫,甚至就连动物也不再遭受人类的奴役和宰杀,因为人类发明了一种食物,其味道比动物的肉还要鲜美,完全可以替代动物的肉……这些描述体现了康有为超凡的想象力和敢于打破一切旧制度、旧思想的勇气,但是同时这些描述也无异于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人间永远不可能建成天国。凡是这样的尝试,最终都将走向其反面-地狱。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康有为本人也隐约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本书他斟酌再三才发表了前两部,死后才由其**全部印刷发行。此书最初名为《人类公理》,他自己还曾自豪地说:吾既闻道,既定大同,可以死矣!

”这固然体现出他追求永恒真理的理想,但是也表现出他本人那种过分的自信。康有为一生,从自己的个人功绩的角度说一直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自己变成像孔子一样的圣人,后人都信奉他所创立的学说,在他所设想的社会里生活。总的说来,从康有为的三本著名著作和他整个的思想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产生于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都是以他这些思想为指导原则的。

然而他并非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仅凭这些奇思妙想,书生意气,终究难成大事,所以最后戊戌变法走向失败,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8楼:匿名用户

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学说,《孔子改制考》可以说明.康有为表面上是作历史考证的文章,实际上是戊戌变法的理论著作,其特点是“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统,是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是变法的最大障碍。他敢于予以否定,宣布是“伪经”,是假货,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

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打着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根据。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这个特点,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而且他在思想上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9楼:初级提问者

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康有为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10楼:正康三年

主要思想主张:依靠政治改良的方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期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但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他打起保皇的旗帜,坚持立宪,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因而落在了时代的后面。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由光绪皇帝领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清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后期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日就告终(又称“百日维新”)。

11楼:匿名用户

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改良政治制度,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总结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