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我国的化学机构大部分受到严重破坏,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可言。在这个时候,独放异彩的要推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的成功了。
纯碱,化学名称叫碳酸钠,俗称苏打。它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制造玻璃、肥皂、纸浆、洗涤剂和石油炼制等。纯碱在自然界中也有,但是产地分散,纯度不高,因此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8世纪,欧洲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了制纯碱的研究,基本上是下列反应所组成。
1.na2so4+2c=na2s+2co2
2.na2s+caco3=cas+na2co3
由于上述反应必须在高温下,且不能连续发生,浪费原料、污染环境等,最终没有成功。
后来,比利时化学家索维尔又发现了新的方法。他用的基本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制造过程是这样的:先将浓的食盐溶液通入氨气饱和以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石灰石经过煅烧以后制得的。在溶液中氨、二氧化碳和水相互作用,生成酸式碳酸铵。酸式碳酸铵再与食盐发生反应就得到酸式碳酸钠和副产物氯化铵。
酸式碳酸钠溶解度小,经过过滤分离以后,再经过加热,就得到纯碱,并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重新使用,而副产物氯化铵与石灰加热以后生成氯化钙和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可循环利用,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但有两大缺点:
一是食盐的利用率不高,只有70%左右;二是生成大量无用的氯化钙,即妨碍连续化生产,又增加了纯碱的成本,而且污染江河。
1939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世界闻名的“联合制碱法”。这个方法即保留了索维尔方法的全部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的全部缺点,使制碱法达到臻善臻美的地步。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低温下在氨炮和了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可析出nahco3,此时母液中的na+减少而cl-相当多。再加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在低温下nh4cl的溶解度小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因而nh4cl析出,食盐不析出。如此往复,这样原料可充分利用,最后得到两种重要化工产品:
纯碱和氯化铵(肥料)。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在碱母液中)
(在铵母液中)
由于侯德榜教授在制造纯碱方面的突出贡献,他所发明的这种方法, 1941年被世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他本人被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化工学会和美国机械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20世纪初,我国需要的纯碱全靠外国进口,制碱技术被外国资本家严密封锁。在美国攻读化学工程的侯德榜,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立志为祖国制碱工业作出贡献。回国后,侯德榜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洁白的纯碱生产出来,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
后来,侯德榜又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从此,中国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世界舞台。 侯氏制碱法,就是将制碱中含氯的废液与合成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废气加以**、 利用,制成纯碱和氯化铵化肥,使制碱和制铵两大工业联合起来,所以又称为“联合制碱法”。
关于侯式制碱法的原理进行试验为什么先在食盐水中通入nh3,待饱和后在通入 co2——如果不通氨气即通入co2,是得不到nahco3的,因为同时会生成盐酸(可以自己写一下方程式就知道了),所以先通入氨气,最后得到的产物是nahco3和nh4cl,由于是氨气的饱和溶液,而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所以可以得到固态的nahco3。这就是侯式制碱法的原理。
(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在食盐水中溶解度更小,先通co2到食盐水中的话,水中不会存留多少co2,这样的话,再通入nh3,不会生成nahco3。而先通nh3,nh3在水中溶解度大,氨水饱和后,通入co2,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cl-,nh4+,hco3-等,这些离子可以自由组合,由于nahco3溶解度比nh4cl溶解度小,所以通入一定co2后,nahco3就会析出,得到nahco3,而后加热nahco3可以得到纯碱na2co3)
我想知道侯氏制碱法的解析,** 20
2楼: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20世纪初,我国需要的纯碱全靠外国进口,制碱技术被外国资本家严密封锁。在美国攻读化学工程的侯德榜,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立志为祖国制碱工业作出贡献。回国后,侯德榜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洁白的纯碱生产出来,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
后来,侯德榜又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从此,中国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世界舞台。 侯氏制碱法,就是将制碱中含氯的废液与合成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废气加以**、
利用,制成纯碱和氯化铵化肥,使制碱和制铵两大工业联合起来,所以又称为“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是什么呀
3楼:解烦恼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
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
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侯式制碱法制得的纯是什么?
4楼:鸭60942贫烈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侯式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
5楼:晕郁闷
最简单有机物是甲烷ch4,纯碱是na2co3
侯氏制碱法方程式
6楼:___耐撕
侯氏制碱法总反应
方程式:
发明原理: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
根据氯化铵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7楼:其春芳郸贞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
co2,革除了
caco3
制co2
这一工序。
8楼:皋忆曼运顺
:(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
不好意思,脚标不方便打字,只能这样了,不知你能否明白?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卤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卤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根据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283k(5
℃~10℃)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
co2,革除了
caco3
制co2
这一工序。
9楼:琦尔烟孙葛
侯氏制碱
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总反应方程式:nacl
+co2
+h2o
+nh3=
nahco3↓+
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
co2,革除了
caco3
制co2
这一工序。注:纯碱就是碳酸钠
10楼:尛
你看一下吧~~我想对你有帮助的~
侯氏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
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
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
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
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他要制纯碱(na2co3),就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