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什么把辽东地区划归山东省,明朝的“辽东都司”为什么归“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隔海管辖? 5

2020-11-25 11:27:21 字数 5862 阅读 7298

1楼:宋姝

辽东是明代北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区,其治乱形势直接关系到明王朝的兴衰。由於位置偏在东北一隅,明代辽东与内地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两条道路进行。一条是经山海关与辽西走廊的陆路,另一条则是经渤海海?

{,从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莱州到达辽东半岛的海路。洪武初年,明军从登莱地区渡海北上,击败残元势力,将辽东地方纳入明朝治下,而当时辽东驻军所需的粮食、布匹等后勤物资,也都要通过登辽之间的海路转运获得。在这种密切联系的基础上?

,明代辽东的民政与司法事务分别被划归山东布政司下属的辽海东宁分守道,以及山东按察司下属的辽海东宁分巡道管辖,从而形成了“辽东隶於山东”这一特殊的政区地理现象。

明朝的“辽东都司”为什么归“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隔海管辖? 5

2楼:匿名用户

那个时候的辽东只能算是苦寒之地,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而且明朝国初的时候都是以对蒙古遗族进行征伐的战争,辽东地区在当时的明朝的眼里就是扔了可惜,不扔也没什么价值的地方,所以由山东带管~

3楼:匿名用户

都司,是个衙门的称呼,不一定是咱都司这里。

4楼:匿名用户

明代都司是个军事指挥机关,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

为何辽东在明亡后还能存在十几年?有哪位名将阵守? 100

5楼:匿名用户

辽东,不是李成梁的地儿么,努尔哈赤就是在那儿发迹的,清人的老巢,我实在不懂你在问什么

6楼:匿名用户

问的问题什么意思?我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

7楼:匿名用户

明亡了不接着就清军入关了吗?辽东不是努尔哈赤他们的大本营吗?自己的大本营里还有异族将领镇守?守得住辽东清军能入关吗?还是你指的是台湾啊?

8楼:一击之舞

孙承宗临危受命,督师四年,在山海关、宁远、锦州一带筑城屯田,整顿、训练兵马,复边四百里,然后才有关宁谨防线的诞生。

关孙承宗宁军有宁锦大捷,宁远城外血战,建州三名贝勒受伤,为关宁对八旗的第一次野战胜利,明亡后孙承宗当初建立的关宁锦防线渐渐风崩离散。

9楼:无聊θ道士

辽东在明亡时大部分已经为清朝所得,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

辽东在明亡后还能存在十几年,恐系阁下读书不细、误读之故。

奉天为什么改为辽宁?

10楼:匿名用户

辽宁省,简称"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始由奉天省改称辽字省,取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之意。现辽宁省的建制是根据一九五四年六月**人民**的决定,由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取历史上旧称于同年八月设置的。

辽宁历史悠久。根据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等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证明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辽宁地区繁衍生息。沈阳新乐文化遗址的发现,反映出早在

六、七万年前,辽宁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据文献记载,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有华夏、肃慎、东胡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武王伐纣,肃慎曾遣使入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郡、县的行政区划建置。燕国开拓辽河流域,即置辽东、辽西郡,并筑长城至辽东,这时出现了襄平 (今辽阳)这样初具规模的古老城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设置郡县,辽宁因袭辽东、辽西郡。西汉时起设置幽州刺史部,直至三国,辽宁地区均属幽州。西汉在辽东、辽西、右北平郡的管辖下,置二十九个县邑。

东汉时属玄菟郡、昌黎郡,并增设辽东属国分领县邑,三国(魏)时废辽东属国,仍置玄菟、昌黎二郡。西晋析幽州在辽宁境置平州,分领郡县不变。魏晋之际曾一度出现以襄平为据点的公孙氏割据势力。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前秦、后燕先后割据辽东,均置平州统领郡县。北燕建都龙城(今朝阳),这时高句丽割据辽河以东。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改平州为营州,统领辽东、昌黎、建德、营丘诸郡。

隋时期在辽河以西置柳城、辽东、燕郡。

唐高宗总章元年 (公元六六八年)平定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辖新城、辽东城、建安诸都督府,西部置营州,均属河北道。辽代属东京、中京道;金代属东京、成平、北京路。在辽、金时辽阳均为 “ 五京"之一的东京。

元代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辖辽阳、沈阳、广宁府路和咸平府。明代属山东省的辽东都指挥使司,辖二十五卫。清代为盛京,辖奉天、锦州、承德府及所属县邑。

一九0七年改盛京为奉天省。一九二九年改称辽宁省。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被划分成奉天、锦州、安东三省。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划分为辽宁、辽北、安东三省及沈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东北人民**的领导下,设置辽东、辽西二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五个大区直辖市。一九五四年六月,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八月正式成立辽宁省,迄今。一九五六年将原热河省东部朝阳等六个县划归辽宁;一九六九年又将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并入辽宁;一九七九年七月昭盟又划归内蒙。

http://zgln.lnd.***.**/gk/200509/376920050921.htm

ps:现在台湾还称沈阳为奉天

大连在历史上哪个朝代属于山东省的

11楼:匿名用户

在元明两朝,大连地区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归属于山东省登州府管辖,而登州就在今天烟台地区。

12楼:山寨河童

明朝时期的辽东都司归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不仅仅大连和金州,整个辽东归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但大连不归属那个时期的登州府,而是归属辽东都司,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在建制上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又称山东行都司

类似现在的军分区,只是司令部在山

山东省历史

13楼:费德拉斯

四五十万年

【历史沿革】

[史前时代]

沂源县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为直立人在中国的例子之一。另外,在山东境内发掘的石器时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汉字的较早发掘品目前追溯到山东龙山文化的陶片.

先秦时代

(参见:齐鲁文化) 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山东很早就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部曾是商族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统治的中心区域;对山东东部未汉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进行统治。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于齐;武王的弟弟周公(名旦,后辅佐周成王)则封于鲁。

齐国定都临淄,据《左传·僖公四年》,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沂水与临朐交界处)、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融合“东夷文化”、“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务实革新、兼容并包,国力相当鼎盛。齐国的工商业与技术如纺织业也非常发达,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

鲁国都于曲阜,其疆域在《诗·鲁颂·宫》中描述为“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尊尊而亲亲”,农业发达,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龙柱。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创始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

孔子、孟子、孙子、鲁班、扁鹊……等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他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仅见于《左传》的就有55国之多,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滕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周公东征三年,扑灭纣王子武庚联合东夷的反叛,齐、鲁遂兼并奄、薄姑等国。姜太公又攻灭莱国,齐国势力扩张至胶东半岛。

进入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占有。公元前249年,楚国攻占鲁国;公元前223年,秦国攻陷楚国。及至公元前221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

中国首次实现统一,齐鲁之地从此成为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朝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早期就有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秦汉以来,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关中。山东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

汉朝在今山东设2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兖州。

及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争战频仍,经济有所破坏。

唐朝到唐代,山东恢**展。当时主要属于河南道。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今青州、济南)等地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

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至唐后期,战乱又起。

宋元北宋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宋江等人为了民族大义,天下黎民百姓,在水泊梁山起兵造反(现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这个故事被施耐庵编写成《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金元时期,剥削严重,加上受到不断的外来侵扰及野蛮统治,社会与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到元代,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与金代相比,人数减少约87%、户数减少约75%.

明朝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奖励人民垦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东的耕地面积有7240余万亩,是北宋时期的2.

4倍,居全国第三位。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清朝到清朝康熙年间,山东耕地达到9000余万亩。1860年代,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8年,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德国还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攻击遍布全省的西方传教士。

清末,面对**和日本的威胁,东北终于向汉族移民开放,加上**初年张作霖的鼓励措施,在100年间有为数上千万的山东农民闯关东谋生,成为今天东北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以后

1914年,日军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归还中国。1930年,国民**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

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了山东的铁路和城市,共产党则在农村建立起沂蒙山、胶东等解放区。国共内战爆发后,1947年5月,陈毅的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全歼**军精锐部队张灵甫74师。1948年9月24日,陈毅的部队攻占济南,在寿光俘虏逃往青岛途中的山东省主席王耀武。

1949年6月2日,美军从青岛撤退后,解放军进驻该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东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东省菏泽、聊城等地,1952年撤销该省,将其辖区并入山东、河南。

1953年6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7月,撤销湖西专区和沂水专区,将其所属县市分别划归济宁、菏泽和临沂专区。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淄博市。

1958年,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

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107个县。

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2年11月,设立省辖东营市。1983年,撤销烟台地区、潍坊地区、济宁地区,设立地专级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

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专级泰安市。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专级市。1989年日照市升为地专级市。

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莱芜市升为地专级市。1994年,撤销临沂地区、德州地区,设立地专级临沂市、德州市。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专级聊城市。

2000年,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专级滨州市、菏泽市。

至2005年底,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枣庄、东营、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