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2020-11-25 11:20:45 字数 1612 阅读 6092

1楼:匿名用户

接受研究重点在于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产生的作用。在17世纪以前,文学研究主要采用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的模式,研究者吧读点作品作为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尺度,厚古薄今。到了18、19世界,由于自然科学中新思想、新方法的影响,文学研究转向了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模式被美学——形式主义的模式所取代。但这些种种过去的主流研究模式都忽视了读者这一重要因素,而把眼光放在了作家或者文本本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批评界开始重视读者的参与作用,60年代末出现了以德国尧斯和伊塞尔倡导的“接受理论”,后来一些美国学者有提出了“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其要点是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索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产生各种不同反应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

所以 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读者层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在痛以民族内部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2楼:匿名用户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是什么

3楼:水恋潋

比较文学理论提出可以跨学科研究文学本体,众所周知,文学与形式逻辑学关系极为密切,逻辑形式内化为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思维,从而对文学起着间接作用。

个案剖析法、科研思路梳理法、**写作引导法,

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的区别是什么呢?

4楼:匿名用户

比较文学: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 (1790~1870)。

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几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

国别文学:是指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例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民族文学则指按民族区分的文学,两者是不同的。

有些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这些民族虽然在政治上组成了一个国家,但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并且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这样的国家就可能包含若干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例如,我国就有汉族文学、朝鲜族文学、蒙族文学、藏族文学等。

显而易见,将二者混同,会引起某些概念上的混淆。比较文学研究所超越的,在本质上,是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国别的界限。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理论依据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如有帮助请采纳,手机则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2楼 匿名用户 电流的理论依据是电荷守恒,电压的是能量守恒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内容 3楼 花语园香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明 所有进入某节点的电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