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棵是什么树,有没有知道的给普及一下

2020-11-17 18:51:42 字数 5730 阅读 9845

1楼:匿名用户

长白忍冬(学名:lonicera ruprechtiana)是忍冬科忍冬属的植物。分布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100米的地区,见于阔叶林下和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

2楼:广邑子

菠萝蜜树,茎叶特征符合。菠萝蜜(拉丁学名: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是桑科、 波罗蜜属的 常绿乔木。树高10-20m,树皮黑褐色;叶革椭圆形,螺旋状排列;花雌雄同株,果实成熟时表皮呈黄褐色,表面有瘤状凸体和粗毛。 菠萝蜜是热带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达5-20公斤,最重超过59公斤。

果肉鲜食或加工成罐头、果脯、果汁。种子富含淀粉,可煮食;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果肉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菠萝蜜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果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上百年的菠萝蜜树,木质金黄、材质坚硬,可制作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

谁能确定一下这个是什么树?

3楼:無鍅恋

这是月季,确定了

月季花(学名:rosa chinensis jacq.):

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一棵树下圆寂,这棵树叫什么树?

4楼:匿名用户

菩提树,【中文别名】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 ,【英文名称】bo tree ;pipal tree;bo-tree fig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5楼:匿名用户

菩提树菩提树也因为佛祖的圆寂而变得神圣了,很多书籍,漫画、游戏、电影都借用了这个典故。

但是也因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很多人把“空”的意义理解错了,甚至进入了一个逻辑矛盾的怪圈,然后又得出佛教本身教义有问题的结论。但实际上,"空"只不过是说的物质的一种不稳定不确定性,而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存在无意义的。只是让人不再拘泥于执念,不再固恋物质,而不是让人放弃一切甚至自杀。

请问这棵是什么树?他们说叫非洲草?谁懂的可以回答一下吗?

6楼:危捷仵晏如

一年生草本。叶片扁平而长。高约60-80厘米。

草穗如狗尾状。颜色是绿色,有的毛尖上有紫色。人们经常吃的小米,它母体是谷子。

谷子脱皮后就是小米了。狗尾草就是它的近亲。长得基本一模一样。

7楼:匿名用户

这个对高血压有效果吗?

一棵树,树下有根什么成语?

8楼:匿名用户

根深蒂固

gēn shēn dì gù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结构】联合式。

【用法】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常用于形容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顽固;含贬义;有时也用于好的事物;不含贬义。一般作谓语。

【辨形】根;不能写作“跟”。

【近义词】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反义词】摇摇欲坠

【辨析】“积重难返”和“根深蒂固”;都含有“形成很久;难以改变”的意思。但“~”表示基础牢固;不可动摇;多指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等基础深厚;不易摧毁;有时也指好的思想感情不能改变;“积重难返”表示长时间形成的陋习、弊端和不良思想、作风难以改变。

【例句】几千年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至今仍是~。

【英译】deeply rooted and firmly planted;have a firm foundation

9楼:精神布道者

树大根深 根深叶茂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哪本书里的?

10楼:chen小网

鲁迅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11楼:建行老大

我有两个建行存折,一个定期一年1000元,另一个也是定期一年1000元,表明我喜欢建行且生活节俭且没有钱;我有两个性伴侣,一个是女人,另一个也是女人,表明我性取向正常;我有两辆车,一辆保时捷,另一辆也是保时捷,表明我很有钱。或者,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发表时遇见个十分僵化顽固**的更年期编导,非要凑足多少字,迅哥没有办法凑字而已。

鲁迅说: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是什么意思?

12楼:匿名用户

当年鲁迅下笔的时候,喝多了。

印象里有两棵树,于是写到:"我家前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

写到这里,鲁迅突然记不起另一棵树是什么树,于是穿上拖鞋,到门口一看卧槽,两棵枣树

家里稿纸就3张了,撕了重写影响灵感,一咬牙“另一棵也是枣树”

13楼:匿名用户

那么鲁迅在本文中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呢?

他想要表达什么?

这个问题,我只能稍微猜想一下。

用了这样的句子,如果慢慢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

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

这就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在里面。

读者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是,必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

很单调,很孤单。

这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的。

另外表现的,就是对这种孤寂的不满。

鲁迅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鲁迅很期待。

这就跟那个张某人一样,很失望。

有人问,难道鲁迅下笔之前会想到这么多?

如果事前没有想到,那就是偶然的灵感,我们就不必费心在这里讨论。

这又是一大谬论。

就好像拍照,难道作者事先会知道自己拍出来是什么效果?

我看肯定不能。

大师们靠的就是感觉。

鲁迅创作的时候,必定也是凭感觉写下这一句的。

也许他当时考虑的,还没有我们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是他的灵感在起作用。

14楼:龙猫的那朵花

院子外边有两棵树,先说一棵是枣树是,那么读者会以为院子外面有其他的东西,但是其实没有剩其他的也还是枣树。体现了,孤寂、单调的情感,还有对这种单调状况的无奈。这种情感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是达不到浓厚的表达效果的。

1、出处:这是鲁迅《秋夜》中的第一句话.给读者先入为主的感受,门前只有两棵树,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渲染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也引导了全文的主要氛围。

2、背景:

a、1923年7月,周氏兄弟失和。

b、1924年5月,鲁迅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居,和母亲、朱安居住,陷进朱安的传统婚姻和许广平的新式自由恋爱漩涡里。

c、“五四”之后,《新青年》因为诸人政治倾向不同而导致**。

《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后来收录在《野草》一书。鲁迅也1934年10月9日给萧军的信中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我希望你脱离这种颓废心情的影响。”

15楼:匿名用户

画面感的问题。如果直接说“我家门前有两颗枣树。”画面是:从屋里往外看,有两棵树。

“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画面是:从屋里往外看,有两棵树,然后分别是两棵树的特写。

16楼:小五

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必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

很单调,很孤单。

拓展资料:

出处:鲁迅《秋夜》片段

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2、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手法:

1、这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段。虽然陌生化由什克洛夫斯基在1925年提出,而鲁迅的这篇文章成于1924年的九月,但是文学理论创作先行,然后由创作分析出理论是一个常态。它是由作家偶然的创作,引发理论家有意的追求。

2、可以说鲁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实践了陌生化的手法。所谓陌生化,其中的一种就是把平常看到的事物加以陌生的描述,延长感知的时间,从而增加美得感觉。当然,我觉得鲁迅在这里传递的是一种孤独的心境。

3、你可以设想一副画面,一座房子,左面是一棵树,右面还是一棵树,而且都是枣树,其他别无所有。

记得作家刘震云在我们学校一次讲座的时候说“我妈说,鲁迅的文章我也会写,我们供销社有两口缸,一口是酱缸,另一口也是酱缸”瞬间全场爆笑。

17楼:三只木头

一个院子有也只有两棵枣树,会觉得孤寂单调,我就不觉得,挺不错的,我还没有院子好吗。鲁迅果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觉得光有两棵枣树还不够,应该还有别的有钱人家的玩意摆设,应该小的时候富裕过,现在落魄了,只剩下两棵枣树。在《故乡》一篇中提到,他回乡接母亲,变卖家里的木器,就可以知道他家开始落寞了。

他看到院子里的枣树就是产生一种悲凉无奈的感觉。

18楼:我是一个麻瓜啊

这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段。虽然陌生化由什克洛夫斯基在1925年提出,而鲁迅的这篇文章成于1924年的九月,但是文学理论创作先行,然后由创作分析出理论是一个常态。它是由作家偶然的创作,引发理论家有意的追求。

可以说鲁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实践了陌生化的手法。所谓陌生化,其中的一种就是把平常看到的事物加以陌生的描述,延长感知的时间,从而增加美得感觉。当然,我觉得鲁迅在这里传递的是一种孤独的心境。

你可以设想一副画面,一座房子,左面是一棵树,右面还是一棵树,而且都是枣树,其他别无所有。

记得作家刘震云在我们学校一次讲座的时候说“我妈说,鲁迅的文章我也会写,我们供销社有两口缸,一口是酱缸,另一口也是酱缸”瞬间全场爆笑

19楼:匿名用户

给你举个例子:

(1)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另一个还是女儿。

(2)我有两个女儿。

体会一下两句话的感觉?

20楼:匿名用户

其实我感觉这并不是幽默感,而更像表达对索然世界的厌烦感,一颗是枣树,另一个颗也他妈是枣树,今人聒噪,像是在说就不能有点新意吗?你市侩迂腐,他也市侩迂腐,这世界难道就不能有一些不同的人吗?不能有一些光彩夺目的存在吗?

对这些无可救药的世界的一种失望心情

请问一下,有没有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在都江堰路边拍的

1楼 重生之境 红花制檵木 拉丁学名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又名 红继木 红梽木 红桎木 红檵花 红梽花 红桎花 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 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 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

我想请教一下,这个是什么东西有没有收藏价值??谢谢

1楼 陶心斋主 龙纹铜镇纸,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2楼 心远地自偏 镇纸,用来压纸的。文房用品。 我想请教一下,这个是什么东西有没有收藏价值??谢谢 3楼 这应该是个铃铛,应该是个老东西,旧社会为图吉利,常会给家里的孩子带个项圈 手环 脚环之类的,有钱人物带金环 银环,没钱的带个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