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的课后题,《冯谖客孟尝君》的练习和答案 5

2020-11-25 10:21:20 字数 5599 阅读 5994

1楼:我来天堂时无人

你好,具体解析如下:

一、 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

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 ,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智,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都需要:1.

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

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冯谖有关“狡兔有三窟”的议论,是全文承上启下的关键,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密紧凑,布局生动自然。

那么冯谖所谓“狡兔三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焚券市义”指的是收买人心;西游于梁,致使“梁王虚上位”,聘请孟尝君,是扩大和抬高孟尝君的知名度和声价,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立齐国宗庙于薛,是利用宗族观念巩固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这样,孟尝君立身治国上赖“祖灵”保护、下靠百姓拥戴、又不乏邻国的支持,无怪乎冯谖志得意满地向孟尝君表示:

“君姑高枕为乐矣!”经营“三窟”是冯谖才干的过程和步骤,是孟尝君“高枕而卧”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孟尝君和冯谖二人知遇和报恩的具体,是对前文大肆渲染的孟尝君尊贤纳士的回应。

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积极性在于永不放弃生存的希望,无论前途多么险恶,无论当下情况多么危及,永远给自己留有余地,时刻准备着东山再起,是坚定贯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强斗士,不会为一时的失利、失败而沮丧,是有智者的未雨绸缪之举。

消极性就在于随时准备逃跑,不能够发挥背水一战哀兵必胜的爆发力,很容易丢弃

当前局势而错失拼死一搏的契机,久而久之会形成安于现状偏安一隅的软弱性格,并非真正的勇者所为,为英雄不齿。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

先抑后扬,冯谖一开始向孟尝君讨要鱼、车和母亲的衣食无忧时,已是三抑。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本来已到扬处,可孟尝君又“不悦”,竟出言“先生休矣”,可谓抑到了极处了。常言道,物极必反。

此后,当孟尝君亲身体验到了“市义”之益时,文章才顿时扬了起来,且一发而不可收。从接连不断的“抑”,我们看到了冯谖的老辣与练达;从此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扬”,我们又领略了冯谖的远见、谋略与胆识。文章正是在先抑后扬,抑扬互用之中,造成了起伏波澜,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主次人物互相衬托。本文在人物的刻画上一宾一主,相互映衬。就人物关系来说,孟尝君是主,冯谖是奴,孟尝君对冯谖的支配地位是明显的。

但作者的艺术构思恰恰相反,冯谖凭着他的智慧和才干,不仅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发挥着对孟尝君的主导作用,它是文章中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在许多地方,孟尝君都不过是配角。

《冯谖客孟尝君》的练习和答案 5

2楼:匿名用户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冯谖客孟尝君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0分)

1.《冯谖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________。

答:2.《战国策》属于________史书。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答:3.冯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

答:4.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行为,体现________思想。

答:5.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精神实质是:________。

答:6.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________。

答:7.《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________。

答:8.写孟尝君手下人对冯谖贱之、笑之、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来说,其表现方法是:________。

答:9.写冯谖烧债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________。

答:10.《冯谖客孟尝君》用________这一成语来寓意巩固权力的根基。

答: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铁,歌曰:“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1)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意图是什么?

(2)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3)这里表现出孟尝君怎样的性格特征?

(4)这里传达出怎样的传统观念?

(5)从情节安排上看,这段描写有何特点?

(6)从全文看,这段描写对刻画冯谖形象有何作用?

(7)写“左右”、“贱之”、“笑之”、“恶之”,对刻画冯谖形象有何作用?

答: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1)“矫命”是什么意思?

(2)冯谖为什么要把债券全部烧掉?

(3)这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思想?

(4)这里体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3.后期年,齐王谓盂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盂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1)“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什么?

(2)从**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3)“今君有一窟”,这“一窟”指的是什么?

(4)“请为君复凿二窟”,?这“二窟”指的是什么?

(5)冯谖为孟尝君凿“三窟”的实质是什么?

(6)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答:

<<冯谖客孟尝君>>的题例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全文翻译: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

“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

“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

”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

”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

”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照别的门客那样给他备车吧。”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

“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后来又过了些时,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

”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

”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

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丁。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

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

“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

”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

“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

“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

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

”“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

“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

”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

”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

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

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

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

”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闵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驾着两辆四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

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

”(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结合《冯谖客孟尝君》分析冯谖人物特点并说明理由

1楼 匿名用户 1 初到孟尝君门下做食客,受到 食以草具 的待遇。他三次弹铗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凡的气概。 2 在薛以特殊方式为孟尝君收债和回齐复命的情况,反映他有胆有识,处事果敢迅速。 3 冯谖收债 为孟尝君买 市义。在孟尝君陶醉于 市义 所取得的成就时,冯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