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与人的血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020-11-25 08:22:32 字数 5267 阅读 6903

1楼:bie___汀

草履虫生活在(淡水或外界)环境中,人的血细胞生活在(血浆或内环境)中。

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不同,我们将血浆等多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血细胞和草履虫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5

2楼:一沙一世界

草履虫生活在池塘的清水里

而血细胞生活环境是人体的血浆

这两者没什么可比性吧。

要说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有水

不同,血浆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血浆蛋白

而池塘水中没有

另外,两种液体的无机盐浓度也不同

还有。。。。。池塘中还有其他生物生活

3楼:窗前看尘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答案。谢谢

4楼:匿名用户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草履虫生活在下列哪种环境中(  ) a.清彻的小水沟中 b.有机物丰富的水池、水沟中 c.潮湿

5楼:手机用户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植物为食.

故选:b

单细胞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6楼:匿名用户

单细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真核单细胞生物,比如衣藻,草履虫等,生活在水中。

另外就是原核生物,比如细菌,蓝藻等,这些有的就生活在动植物体内,就是寄生,有的生活在水中。

草履虫的种群分布

7楼:手机用户

胞肛是草履虫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粪便的一个永久性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细胞器。它的位置一般在身体腹面,口沟后下方。由肛围及胞肛开口构成(图2)。

胞肛平时不易见到,因为它总处在关闭状态,只是在排出粪便时,才能看到。

伸缩泡与收集管 在草履虫的内质和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位于身体前1/3处,另一个位于身体后1/3处。每个伸缩泡向其周围的细胞质中呈放射状地伸出几个收集管。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发现,收集管的端部与内质网分出的分支小管连通(图3),在伸缩泡上及收集管上都分布有成束的收缩纤维(又称收缩丝),当收缩纤维收缩时,便可将内质网收集到的体内过剩的水分(也包含着少量的氨、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再注入伸缩泡,最后通过固定在体表上的开孔——表膜小孔(又称排泄孔)排出体外(图4)。

位于身体前、后部的两个伸缩泡和收集管,总是在交替地进行收缩,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草履虫伸缩泡、收集管与内质网间的关系示意图

草履虫伸缩泡的微细结构 草履虫的营养 在草履虫身体前端1/3处的一侧,有一条具有纤毛的深沟,斜着伸向身体中部,这条纵沟称为口沟。口沟的深处是一个椭圆形的胞口,下接略弯成管状的胞咽。由于口沟中的纤毛有力地摆动,而把带有食物颗粒的水流引入口沟,在胞咽末端形成一个小泡,当小泡胀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落入细胞质内,成为食物泡。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开始时,食物泡先向身体后端移动,接着向身体前端移动,再转向后端。食物泡在体内移动时,由于酶的作用,泡内的食物不断地进行消化,已经消化的养料被细胞质所吸收。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经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草履虫的呼吸 生活在水域环境中的草履虫与外界交换气体时,是通过整个身体表膜进行的,它从水中获得氧并把二氧化碳排到水中。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的含氮废物,如氨(nh3)等也通过表膜排出(图5)。

草履虫的生殖 草履虫体内的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横二**法。成熟个体在**时,首先在虫体中部变粗,小核开始进行有丝**,大核进行无丝**。

大小核**开的两部分分别移向两端,身体在中部横缢,最后断裂为二。在每个新个体中,除各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外,还保留母体中的一个伸缩泡,并新形成一个伸缩泡。但是,胞口和胞咽不发生**,而是在子体中形成新的胞口和胞咽。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一般在两小时内完成一次**(图6)。

草履虫无性生殖的观察 用5 g莴苣叶加100 ml水,煮沸5 min,冷却后取其汁液与等量的稻草液混合。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接种到莴苣稻草培养液中,放到灯光下培养,使水温保持在20 ℃左右,约6 h后,就会有草履虫**个体出现,8~10 h后**比较旺盛。此时吸一滴培养液,制作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见**的个体。

加一滴醋酸洋红染色后,可看到细胞核**的情况。但用莴苣稻草液培养24 h后,草履虫**的个体就减少了。

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一种做法 在草履虫培养液滴的一侧放食盐粒时,适当的食盐量往往不易掌握,放多了会杀死草履虫,放少了效果又不明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有的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放棉纤维的办法。即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一根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

由于棉纤维的阻隔作用,食盐溶液会缓慢地扩散,逐渐渗入培养液中,这样对草履虫所产生的刺激作用,是逐渐加大的,草履虫便会一个个地向清水滴一侧游去,实验效果很明显(图7)。 草履虫的分类 草履虫属于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世界上已经报导过的草履虫有22种。

我国常见种至少有下述几种。

1.大草履虫又叫尾草履虫,长180~280 μm,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为45°~60°。

2.双小核草履虫长80~170 μm,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角近90°。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

有两个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图8)。

3.多小核草履虫 长180~310 μm,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3~12个。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图9)。

4.绿草履虫 体长80~150 μm。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

小核一个,致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原生动物的分布很广,在海水中生活的有夜光虫、有孔虫、放射虫等,在淡水中生活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太阳虫等,在潮湿的土壤中生活的有表壳虫,寄生在人体内的有痢疾内变形虫、疟原虫等。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原生动物不仅在研究动物的进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原生动物是蛭、蚶、蟹、虾、黄鱼、鲫鱼的饵料,幼鱼大多是依靠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作为食物的。生活在水中的原生动物,它们对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绿眼虫、草履虫、肾形虫常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污水中;衣滴虫、太阳虫、喇叭虫则常生活在氧充足的清水中。因此,原生动物可以用来作为判定水的污染程度的指示动物。此外,原生动物中的不少种类,是其他动物及人类疾病的病原虫,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体的健康。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全世界已知的原生动物约有三万种,根据它们的运动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的纲(也有的学者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动物门)。

1.鞭毛虫纲 身体上有一根或几根鞭毛作为运动器,如眼虫、衣滴虫。

2.肉足纲 身体上有各种形式的伪足作为运动器,如变形虫、太阳虫。

3.孢子虫纲 全部营寄生生活,没有运动器,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艾美球虫。

4.纤毛虫纲 身体上有纤毛作为运动器,如草履虫、喇叭虫、小瓜虫、钟虫。

疟原虫 由疟原虫寄生所引起的病,通常称疟疾。患者出现周期性的发冷和发热,俗称打摆子。在我国流行的疟疾主要有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间日疟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区较多。间日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后,可使病人产生隔日(48 h)发冷发热一次的间日疟。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寄主:

一个是人体,寄生在人的肝脏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另一个是按蚊,寄生在按蚊的消化道内。人体感染的间日疟原虫是由雌按蚊传播的。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能大量破坏红细胞,使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内的红细胞,由450万~500万个减少到400万~100万个。

因此,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严重减少而使病人贫血。此外,由于病人的红细胞常有堆积现象,被白细胞吞食或溶解,以及肝功能受损,不能综合铁质等原因,也能造成病人贫血。间日疟原虫还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使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肝、脾肿大。

发现,疟原虫还能损伤脑组织,例如人感染疟原虫后,红细胞堆积在人脑内的毛细血管中,会发生机械性堵塞而形成血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损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太阳虫 太阳虫属于原生动物门,肉足纲。太阳虫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球形,细胞质呈泡沫状,伪足细长,在伪足**生有富于弹性的轴丝,这种伪足形状较固定,称轴伪足。轴伪足从球形身体周围伸出,较长,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浮力,适于过漂浮生活。

太阳虫是鱼类的饵料。

喇叭虫 喇叭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是一种大型的纤毛虫,身体呈喇叭状,附着在池塘和缓慢流动的小溪中的水草上。在喇叭口内具有胞口,全身有规律的长着纤毛,它们不停地依次打动周围的水,使水按一定方式流动、旋转,最终到达胞口所在的地方。

这时随水流而来的细菌就被带进口中。喇叭虫也能收缩,它可以缩短到体长的1/4,这种收缩很快,不仅是柄而且整个身体都在收缩。

钟虫 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钟虫生活在淡水中,是一种有柄的纤毛虫,它用长柄附着在植物上,成排的纤毛由胞口向外盘旋,胞口位于深凹处的底部,它借助纤毛的活动,从持续流动的水流中捕获细菌为食。当它受到振动或被触动时,能够突然把柄缩短并盘卷成为一个紧密的螺旋来迅速地收缩全身,这是一种逃避敌害和危险的有效措施。

当危险过去后,它便缓慢地伸长其柄,并轻轻地摇动着,一切就又都恢复了常态。

小瓜虫 小瓜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小瓜虫的身体呈圆球形,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在身体前端有一个胞口和一个呈马蹄形的大细胞核。小瓜虫寄生在鱼类的**下层、鳃、鳍等处,形成一些白色的小斑点,称做小瓜虫病或鱼斑病。

这种病传染迅速,能引起幼鱼大量死亡。

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8楼:匿名用户

要阴暗潮湿的地方

取普通多孔水浴锅一只,在锅内安装一只暖棒(恒温加热器,温度范围16~32℃),加水、通电、调温至25℃;同时安放50ml、1000ml烧杯各一只,内盛自来水2/3左右。将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液在水浴锅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层含有草履虫的澄清液数滴移入50ml小烧杯内培养。一周后,小烧杯内水面与杯壁相接处,就会有较多的草履虫,用细滴管沿杯壁取数滴移入1000ml烧杯中培养。

经过1~5次转移培养,就能获得较纯的草履虫,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动物,也会被迅速繁殖起来的草履虫种群所抑制。若大量需用草履虫,可在塑料桶内安装暖棒调温至25℃,从上述培养液中取数滴于桶中培养,2周后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虫。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吞噬式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