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董仲舒的人性论和“三纲五常”的内容及其实质

2020-11-25 05:43:01 字数 6016 阅读 6096

1楼:匿名用户

1、内容

1)人性论

整个宇宙的变化和运行有一个总的目的,宇宙间每个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总目的服务。董仲舒认为宇宙的最后目的是生人和建立封建主义的社会。他认为,人是天的副本,是宇宙的缩影,因而人也是天地的精华的体现。

2)三纲五常 ,简称“纲常”,是儒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指封建社会的三种主要道德关系,它强调君 对臣、父对子、夫对妻有绝对的统治和支配权力。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封 建社会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2、“三纲五常”是由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 的“五伦说”、 “四德说” ,韩非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的思想发展而来 的。西汉董仲舒首次将其系统化为三纲、五常,并做了论证。但“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 朱熹。

3、实质

1)董仲舒认 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董仲舒提出民性有“善质”而“未善” ,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从人性之维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也其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2)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谈谈董仲舒的人性论和三纲五常的内容及其实质

2楼:匿名用户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在家著书,朝廷每逢大事,就会让使者及廷尉到他家,问他的意见,仍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病逝。

3楼:楚默儿

渭师院的学生吧

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

4楼:黛妮

一、董仲舒认为:人性中有善质而未善,性待教而为善,性分三品。

既继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又强调了人性没有统一的性质,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当时社会而言,是利用言论教育为封建统治服务。

二、人物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5楼:你看这是什么呢

董仲舒人为人性中有善质而未善,性待教而为善,性分三品

既继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又强调了人性没有统一的性质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当时社会而言 是利用言论教育为封建统治服务

具体的内容太过繁杂 个人总结了一下 满意请采纳.

朱熹的三纲五常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异同 5

6楼:极速香香

西汉今文经学的大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王道三纲”之说,宣扬“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朱熹一方面把传统的三纲加以理论化,一方面又予以具体化和通俗化,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朱熹从他的“理在事先”的哲学命题出发,论证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都和季节有春夏秋冬一样,是“天理使之如此”。天理“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亘古亘今不可易”、“千万年磨灭不得”(《语类》卷二十四)。

依据他的“阳胜阴”的理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都必须建立起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依据“理一分殊”的理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各有其道,但又同是一理,即如何统治和如何接受统治的理。

诱导人们自觉地服从统治。“事亲须是孝”,“事君须是忠”,妻子须服从丈夫,并且要“从一而终”,终身守节。事亲、事君、事夫之道都是一个天理。

如果不合其道,便是由于人欲的蒙蔽,须要“克欲”“穷理”。

7楼:匿名用户

相同的是他们属于同宗——儒家文化,而朱将董的三纲五常又加以发展,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注重封建礼教的家族长辈制。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和朱熹的"三纲五常"有什么区别?

8楼:匿名用户

不管是董

仲舒的“天人感应”还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朱熹则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谈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9楼:匿名用户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强调“中品之人”的教育

三、主张治学要“专精”

四、“道之以德”的教育核心原则

五、重视教化的作用

六、选用“德教之官”,兴办太学

董仲舒的“三统论”如何理解?

10楼:匿名用户

董仲舒的三统论认为历史的发展规律是黑白赤三统的交替循环,夏商周即其代表。每一统当值就会有相应的改制之举,比如服色、历法等。汉代的制度是承秦而来,而在他的三统论中秦并不具有合法的地位,那么现实当中的汉制也就处于非改不可的地位。

所以他认为要对当前的制度进行解弦更张式的改革,他说:“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尽未灭……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弦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他认为这是汉兴以来没有实现大治的原因所在,他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尽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他的三统论一方面强调了现实制度的非改不可,一方面又为改制提供了依据。从《春秋繁露》中看他所谈论的改制仿佛都是一些国家礼制方面的东西,其实这只是表像。他认为三代改制并非改质,所谓的质就是儒家的道,道是永久不变的,这就是他的那句名言: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过去对他的这句话有过很多的抨击,认为他是在为剥削制度辩护。其实在他看来现世中的制度并非他心目中的王道,他是用这句话来强调改制的必要性。

所以他说:“繇是观之,继治之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

写一篇600的文章,主题:人性论 急!!!

11楼:何负相思

仁学思想:做到恭宽信敏惠。做到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高级的恕(己欲立而立人) 克己复礼为仁————仁的要点,就是克己复礼。并且主张“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指的是什么

12楼:浨芮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那么仁、义、礼、智、信表现于行为又是什么?朱熹指出,“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智”是指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是信任、诚信的意思。

“仁表现于恻隐之心;礼表现为恭敬;义表现为羞恶;智是明辨之理,其心理表现为是非;信表现为忠信。在朱熹看来,如果人们能真正掌握天理,恪守三纲,并拥有“五常”,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能有恻隐之心、行恭敬、知羞耻、辨是非、守忠信,社会将会安定和谐,这也正是朱熹的“三纲五常”之说的目的之所在”。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扩展资料:

三纲五常演变历程:

董仲舒的“五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

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纲”“六纪”

汉-班固(32~92)撰《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白虎通义》总结了两汉经学的成果,集两汉今文经学大成之作,主要内容为记述白虎观会议关于经学之议论,大部分为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及基本观点,并有所发挥。

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是“署为数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六纪”是从“三纲”而来,是“三纲”之纪,把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成合乎天意的、永恒的自然关系。

《白虎通义》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构建了一整套神学目的论和政治伦理思想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充分体现出来,在东汉时期实际上起了法典作用。

朱熹“三纲五常”

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

西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

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

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