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意象有哪些呈现方式,现代诗歌有哪些新颖的表现方式?

2020-11-25 05:12:14 字数 5395 阅读 5247

1楼:匿名用户

想了又想你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什么是意象我想就用不着我多说了。

想起了一句话:只有成功的**,没有平等的婚姻。

——————————————————————————————————————————

心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称为知觉形象或者组织样式称为心象。

景象: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指迹象。《汉书·武帝纪》:“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

事象:在讲故事的时候,夜色越浓越好,雨越下越大越好。(唐亚平)

前面或者用“用心来比”、“用景来比”更合适,这里就是用事来比。“比”是赋比兴的比。

物象: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余光中)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拟象:我要把高山、大海炼成一锭**(西川)

感象:幻象:

征象:实象:

虚象:码字很累有木有,估计能给看明白了吧。还不行追问一下我把它补全!!!

现代诗歌意象有哪些呈现方式

2楼: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现代诗歌有哪些新颖的表现方式?

3楼:田虹

其新颖表现方式:主题明显、语言简易、不受格律约束,句式可长可短。

示例:家乡的风

家乡的风

和煦、温馨、凝静

我在风中行

是她 送我做学童

启蒙度人生

趁风翻山越岭行

星光入眼中

~~~~~~

家乡的风

温顺、柔和、多情

我在风中行

是她送我踏征程

披荆斩棘行

趁风攻坚脚不仃

沐浴家乡风

-----------打油翁!书撰。

4楼:匿名用户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歌特点有:

1.形式自由;

2.内涵开放;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其中,现代诗歌又分为现代风体诗歌和现代格律诗歌。

现代诗歌作为诗歌的一种,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中国现代诗歌的发源可以追溯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歌名称,开始使用是在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

主要流派有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所以在现代诗歌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文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也是不断涌现,如徐志摩、戴望舒、舒婷等等,那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更是让人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广为传颂。但时至今日现代诗歌早已不复当初,甚至在这个物欲横流、**不安的社会里陷入了某种困境。

笔者认为现代诗歌要想重新走向兴盛、走向繁荣,应当在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改进。

一、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

中国的现代诗歌虽然是从古典诗歌传承而来,但比较多的是受到了西方现代诗歌观念与诗歌形式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对十四行诗的采用。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自文艺复兴之后,这种诗体在欧洲获得广泛的运用。

中国的现代诗歌在兴起后也比较广泛的采用了这种诗体,比较著名的有冯至的《十四行集》等。

然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有力量的。借鉴传统的自觉性与潜在性的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复杂的传承关系。这就造成了中国的现代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双重影响。

但西方诗歌的观念与诗歌形式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较大的不同,现代诗歌并没能很好的将二者进行吸收融合。

笔者这些年尝试着进行十六行诗的创作,试图以现代诗歌的形式更好的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和质感。而十六行诗在写作手法上也确有一定的的优点,如短小精悍,可分四段,每段四行,起承转合,易起兴易排列,使文字的表达方式更具有张力,不庸沓。从而更易于现代诗歌对古典诗歌意境、美感和质感的传承。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些尝试,中国的现代诗歌要走出困境,受到更多大众的欢迎,还有许多路要走,对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进行更好的传承只是其中之一。

二、现代诗歌应该大众化、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诗歌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却由此产生了对现代诗歌这个艺术门类认识的分歧,即现代诗歌究竟应该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我想这一点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要用事实来说明。近几十年现代诗歌创作的实践已经证明,诗人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缺少一种大众情怀和精神向往表达,只能产生大量琐屑的甚至晦涩的作品,要么故弄弦虚,那么无病呻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即使是像中国古代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也大多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并非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吓人之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白居易。据说他的诗连没文化的老妇人也能听懂。

我想只有这样的诗歌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广泛的影响力。

因此现代诗歌需要大众化其实已毋庸赘言。当然,“大众”并不是要包含所有的人,而是一种“多数”的指向而已。同样,“大众”也并不意味着要低俗,而是要做到能够雅俗共赏,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

维护诗歌的自然生态,感情的美好与精神的提升,仍然是诗歌创作要极力提倡的。在当今的现代诗歌创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是诗人对时代、历史、现实的一种责任。

三、现代诗歌要注重现实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电子信息极为便利,垂手可得.快餐文化应运而生,整个社会文化多趋于急功近利,浮夸浅薄。现代诗歌受其影响,诗歌作品的评价往往以语言形式来决定。

大家都在追求所谓语言张力和表现力来写诗,越来越讲求语言形式美和纯技巧,用语精心雕琢,意象、象征、通感、暗示、禅语等语言字句充斥其间,而忽略了诗歌自身的抒情性和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使诗歌的社会性、颀赏性和可阅读性弱化。现代诗歌在追求自身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要注意摒弃快餐文化的粗糙与浮夸,体现出诗歌所应有的现实性。以诗歌那独有的“**美、韵律美、节奏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灵魂的震撼,在这个物欲横流、**躁动、快餐流行的社会里洗去几许污秽,还内心一片宁静、空明,在精神的世界里形成共鸣。

如此诗歌方能不失其独有的魅力,长盛不衰!

笔者认为,现代诗歌应该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且要大众化、时代感。有志于现代诗歌创作的作者,应该多创作一些让老百姓“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鲁迅语)的诗歌,多创作一些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积极健康、清新纯朴、昂扬向上和带有时代气息的诗歌。同时,诗刊及其它报刊的编辑也要多编发一些这样的诗歌。

尤其是要大力倡导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等诗人务实的诗风。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创作和编发一些“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要”的“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语)的诗歌。只有这样,现代诗歌才能扭转危机,摆脱困境;只有这样,现代诗歌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走向兴盛,走向繁荣。

5楼:ぁ紫色0风铃

断层式,递进式,转折式,起伏式,脑残式,淫荡式,装逼卖骚式,卖萌待操式等等……

6楼:爱荷花的芦苇

现代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

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

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

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

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

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再如,唐祈《老妓女》:“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残酷的买卖,/竟分成两种饥渴的世界。

”“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分别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对比,寓意自明。

第三,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闻一多《口供》: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余光中的《碧潭》写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

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余先生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

现代诗歌对于文体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自由,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只是在立意上要高远一些,有意境一些,至于词句方面看自己的喜好了,平实的华丽的朦胧的都是可以的。

现代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为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答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ps 够短吧?呵呵,长点的也有 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 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 故事诗 诗体 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故事诗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