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小学人教版几年级内容

2020-11-24 20:17:32 字数 6141 阅读 3171

1楼:徐振王斌

新版本人教版也是现在学生使用的平均数在 四年级下册,中位数,众数没有了。

人教版新课标中位数和众数出现在小学几年级

2楼:微策天下**

数据收集与整理:《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3楼:匿名用户

原人教版中位数和众数安排在五年级,新人教版中把中位数和众数进行了删减,北师大版中五年级还有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还有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吗

4楼:梦在那里呢

众数,所有数中最多的数,中位数,把数挨个儿数,处于中间的那一个或者两个,总数为奇数有一个,总数为偶数有俩个

5楼:徐振王斌

目前新版本已经没有了。

小学的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各适合哪个方面,

6楼:没反正

平均数说明的是整体的平均水平;众数说明的是生活中的多数情况;中位数说明的是生活中的中等水平。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代表数据的总体的“平均水平”,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情况,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不是相应的次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或者没有,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7楼:匿名用户

在具体情况

下才可以说用哪个统计量合适,

但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最大数与最小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较合适。

最大数与最小数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用中位数较合适。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有一个出现的次数最多,且能反映出这组数据,众数较合适。

但有时还要看具体情况。我这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8楼:匿名用户

平均数是在一组数中将所有的数相加除以这组数的个数中位数是这组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在中间的那个(奇数个),或在中间两个的平均数(偶数个)

众数是这一组数字中出现最多的数字!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现在还有中位数和众数么

9楼:匿名用户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现在没有中位数和众数了,只有平均数了。

小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0楼:彩水莹

1丶(2):10号同学的成绩是第三名,比中位数高。我觉得用众数表示这一组男同学的跳绳成绩会更好。

2丶(1)平均数:(36+43+50+80+83+87+88+92)9 (后面的自己算)。中位数:

83。 (2)用平均数。 (3):

因为平均数会因为个别数的大小而会偏大或偏小。 希望你能釆用!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11楼:demon陌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那个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最中间那个就是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就把中间的两个数之和除以2,所得的结果就是中位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量多的那个数,众数可以是多个。

拓展资料: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在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平均数被广泛用来描述或比较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数量性状的指标等等。

统计平均数是用于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数值平均数是总体标志总量对比总体单位数而计算的。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

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中位数(又称中值,英语:median),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对于一组有限个数的数据来说,它们的中位数是这样的一种数:这群数据里的一半的数据比它大,而另外一半数据比它小。 计算有限个数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

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也就是选取中间的数,是一种衡量集中趋势的方法。

众数(mode)是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

用 m 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12楼:天輈

如果使用次数为偶,中位数为2.5怎么办

13楼:欧阳潍振

一组数据,最应当选择众数。

14楼:匿名用户

中位数(median)统计学名词.

将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即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大于该数值,一部分小于该数值.中位数的位置:

当样本数为奇数时,中位数=(n+1)/2 ; 当样本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n/2与1+n/2的均值

与此类似的还有:

四分位数 (quartitles) 百分位数(percentile) 十分位数 (decile)

理性认识: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的算法: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

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的那个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在物价涨幅攀升的时候,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在职职工的工资,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只提供一个“平均数”让人心里总是有点不大踏实.一个平均数会掩盖很多的问题,不久前网友还创作了这样的打油诗:

“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对于这样的问题,不是“平均数”的错,也不是统计学的错,统计学中有现成解决的办法,就是计算“中位数”.所谓“中位数”,以一个51人的企业为例,把所有人员年收入从大到小排列,正中间的一位,即第26位的年收入就是这家企业年收入的中位数.

打油诗里的“张村”个人财产中位数就是“零”.这个时候平均数不能说明的问题,中位数就说清楚了.

众数(mode)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就是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

理性理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当数值或被观察者没有明显次序(常发生于非数值性资料)时特别有用,由于可能无法良好定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例子:的众数是鱼.

众数算出来是销售最常用的,代表最多的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两组数据中,都是1,2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1,2是众数

众数: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3,3,4的众数是3.

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2,3,3,4的众数是2和3.

还有,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例如:1,2,3,4,5没有众数.

在高斯分布中,众数位于峰值.

语言学众数,或称复数,是词素的其中一种,在没有双数概念的语言中用于标示多于一个的物件,在有双数概念的语言中表示多于两个的名词数量,在另外某些语言当中,用于标示非一个物件,包括多于一个物件和没有.在许多的语言里,多数的名词都有众数,而另一部份的语言则缺乏,或通常不使用众数,如汉语、日语、越南语等.

有些语言透过外部屈折将名词变为众数,如英语;有些语言则同时透过外部屈折和内部屈折将名词转为众数,如德语、俄语、阿拉伯语;而另有一部份的语言则以黏着词尾来表达复数,如维吾尔语、土耳其语、藏语、匈牙利语等;另有一部分语言以孤立的词素来标明,如汉语、越南语,虽然一般而言汉语和越南语的名词不做单复数之分.

汉语的众数

一般而言,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人称代词除外,像“我”(单数)和“我们”(复数),不过在一般名词后面加「们」字使名词本身变复数(主要用于指人的时候),还有这个(单数)如果后面改成「些」就会变成众数态的「这些」.虽然不很常见,但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用法.

虽然汉语一般没有单复数之分,但是汉语具有量词的系统,像「一群绵羊」意味著有许多绵羊.

日语的众数

日语的众数多在词语后加上「たち」(达),例如「子供たち」为「小孩们」,但是多数的名词一般并无此种用法;另外,日语和汉语一样,具有量词的系统.

英语的众数

英语多数名词具有单复数的分别,而部份不可数名词则无单复数分别,一般在名词后面加"-(e)s"即可使名词成为复数,如“book”(书,单数)和“books”(书,复数).

德语的众数

德语和英语一样,多数名词具有单复数之别,而且德语名词有性和格的区别,做为一种屈折语,德语不同性别和格的复数变化也是不同的,在德语的单音节且为阳性或中性的名词中,除了在结尾加"-e"或"-er"以外,若名词含有a、o或u这三个母音,则此三个母音通常须进行变音,a在此些名词的复数形变为,o则变为,而u则变为ü,如buch(书,单数,中性)的复数形为bücher(书,复数);而阴性名词,多在结尾加"-(e)n"变为复数形,而词干通常不变音,如frau(女人,单数,阴性)的复数形为frauen(女人,复数). 实际上德语名词复数的变化情况远比这几条规则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德语的标准书面语同时吸收了高地德语和部分低地德语的规则,另一方面也由于德语不断受外来语影响,导致复数变化同时存在几套不同的体系.

一般的德文辞典都会逐个给出名词的复数第一格(主格)形式,因为德文是无法像英文或法文那样,凭有限条语法规则穷尽绝大部分名词变复数的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