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形式民法还是实质民法,中国是形式民法还是实质民法 5

2020-11-24 19:08:13 字数 5740 阅读 5939

1楼:空谷幽兰

问题中的话是错误的,形式民法只存在于法典化国家。而实质民法在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

2楼:律师

一般的理解,实质民法包括形式民法,形式民法是一国的民法典,不包括其他法律中相关的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因为中国有民法通则,没有民法典,所以中国是形式民法

3楼:项丹丙钗

形式民法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因此我国现在没有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

实质民法实质上的民法指一切民事法规范,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有什么区别

4楼:万里长城

1、实质民法,即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是指所有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包括成文的民法典、其他成文的民事法律法规,还包括判例法及相关的习惯法。

例如,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2、形式民法,即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仅指成文的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律规范,如法国的民法典等。

3、我国现在没有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

随着我国民事立法进程的加快,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立法日程。 今年的10月1日,《民法总则》已经开始生效,总则即为将来民法典的开篇之作。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作为在民法典中起着提纲挈领和价值统摄作用的未来民法典的第一编,《民法总则》的出台无疑将加快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在民法典各编的后续完善工作中,2020年我国将计划出台民法典。

5楼:法律快车

实质上的民法实质上的民法指一切民事法规范,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形式民法是指民法典,而实质民法则指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实质民法,即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是指所有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包括成文的民法典、其他成文的民事法律法规,还包括判例法及相关的习惯法。

例如,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2、形式民法,即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仅指成文的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律规范,如法国的民法典等。

3、我国现在没有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

随着我国民事立法进程的加快,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立法日程。 今年的10月1日,《民法总则》已经开始生效,总则即为将来民法典的开篇之作。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作为在民法典中起着提纲挈领和价值统摄作用的未来民法典的第一编,《民法总则》的出台无疑将加快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在民法典各编的后续完善工作中,2020年我国将计划出台民法典。

扩展资料:

民法的表现形式如下:

1、民法为市民社会法。法律作为行为规范一般都是以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通过对人的行为调整,以达规制人的行为之目的。但当出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区分后,人在群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了,这也就产生了法律对人在不同情形下的不同要求。

2、民法属私法。法律区分为公法与私法,是自罗马法以来西方法律史上源远流长的分类,但分类标准众说纷纭,且各说均有利弊。目前,特别法规说(即国家或机关以公权力主体地位作为法律关系主体所适用的法律是公法,对任何人皆可适用的法律是私法)旨在克服其他各说不足已渐受重视。

3、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是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学就是权利之学,将民法称为权利法似乎不言而喻,这也许是多数学者在论述民法性质中未提及此点特性的原因所在。

6楼:匿名用户

形式上的民法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因此我国现在没有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不过随着我国民事立法进程的加快,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立法日程。

实质上的民法实质上的民法指一切民事法规范,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7楼:匿名用户

形式民法是指民法典,而实质民法则指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8楼:寂寞的風聲

我国大陆地区没有形式民法,在台湾以及澳门一直存在民法典的使用

实质民法和广义民法有何区别?

9楼:匿名用户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实质上的民法也等同于广义上的民法。在我国,广义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它是指调整所有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

狭义的民法仅指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不包括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以及婚姻法等。

从《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来看,我国实际上是采纳了广义民法的概念,即凡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法规都是我国民法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限于《民法通则》的规定。

10楼:匿名用户

实质民法又叫狭义民法,仅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广义民法包是对传统民商法内容的一般概括。包括属于狭义民法的法律、法规和不成文法;从传统民法中分立出的劳动法、土地法和婚姻法等法律规范;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和不成文法,如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等。

11楼:匿名用户

问题问的不好,实质民法应该和形式民法讨论,广义民法应该和狭义民法讨论.

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有什么区别能举几个例

12楼:淮安浙江人

是指所有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包括成文的民法典、其他成文的民事法律法规,还包括判例法及相关的习惯法。

例如,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仅指成文的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律规范,如法国的民法典等。

随着我国民事立法进程的加快,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立法日程。 今年的10月1日,《民法总则》已经开始生效,总则即为将来民法典的开篇之作。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作为在民法典中起着提纲挈领和价值统摄作用的未来民法典的第一编,《民法总则》的出台无疑将加快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在民法典各编的后续完善工作中,2020年我国将计划出台民法典。

什么是刑事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13楼:匿名用户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

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即制定法,包括,宪法,民事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民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等。

14楼:匿名用户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民法典,我国没有。

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不代表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我国有(实质)民法,但是没有民法典(形式民法)。

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形式民法,但是有实质民法,实质民法的范围很广泛,可以包括习惯、判例、学说。形式民法需要通过系统的成规模的编撰才能形成。

形式民法说到底不还是实质民法?区分这两东西有什么意义?

15楼:匿名用户

理论的东西不太懂。假设你说的形式民法就是民法典,实质民法就是现在中国的民法体系,那么我觉得如果有民法典归纳实践起来会条理会清晰很多,现在本来各种办法规定就很多,关于一个问题重复的规定也很多,有些规定又不尽相同,如果每次都去区分上位法下位法、旧法新法其实也很繁琐。

民法包括几大块

16楼:匿名用户

1.实质民法和形式民法

我国有实质上的民法,没有形式上的民法

2.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

狭义民法不包括婚姻法和属于传统商法的法律规范

17楼:iris之羽

物权债权

人身权知识产权

婚姻家庭继承

18楼:慧来了

总则 物权 债券 婚姻继承

19楼:你的忧伤那么多

民法在我们国家包括民法、商法。

民法: 第二题为何选民法典?

20楼:匿名用户

任何法律体现在外在是按一定逻辑顺序编纂的法律规范体系,民法的外在形式就应该是民法典。中国至今仍未制定民法典,民法通则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而不是一部法典。

21楼:张学宾

形式民法是和实质民法相对的,形式民法仅指民法典

民法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22楼:921插烂绵绵臭

···o(╯□╰)o 民法是法律上的一种类型的法律称呼。民法通则是一部法律的名称。 民法包含民法通则。

麻烦采纳,谢谢!

23楼:陡变吧

民法mínfǎ [civil law] 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编辑本段]

一、民法的概念 在民法慈母般地眼神下,每一个公民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含义: 2.

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2.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3.

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3.2民法为文明法; 3.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3.

4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3.5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3.6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3.

7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4、分类: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之分。

4.1实质意义的民法 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实质意义的民法又有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之分。

4.1.1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私法的全部。

因此,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不论其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均属于民法的范畴。 4.1.

2狭义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指商法以外的私法。 在我国由于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例,商法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4.

2形式意义的民法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以一定体例编纂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由于我国民法典尚未编纂,所以严格地说,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但因我国《民法通则》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规范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民法通则》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