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日维新之后发生了什么,百日维新发生在哪一年?

2020-11-24 18:46:13 字数 5542 阅读 5742

1楼:匿名用户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00年的帝制被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

2楼:匿名用户

百日维新之后,启蒙了人们的思想,国内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改良道路是走不通的,应该走改革道路。爆发了辛亥革命

3楼:匿名用户

义和团运动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百日维新发生在哪一年?

4楼:匿名用户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后一个事件是什么

5楼:反跳呵呵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百日维新的内容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6楼:匿名用户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影响

戊戌变法虽告失败,但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三面环水的南海瀛台。康有为逃至香港,后转至加拿大,在1899年7月20日组织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颂扬光绪皇帝,鼓吹君主立宪,而梁启超则逃至日本,创刊《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

在康梁两人出逃的时候,宫内传来康有为毒杀光绪皇帝的消息,后来又传光绪久病,由太后训政。民间议论纷纷,中外盛传光绪皇帝已不在人世。两江总督刘坤一警告道:

“人情危惧,强邻环视,难免借起兵端。”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亦称假若光绪皇帝去世,将为各国所不谅。结果大内允许法国使馆医生入宫中诊治光绪,云无大碍。

守旧派大臣恐光绪怨于将来,纷纷怂恿慈禧太后废掉光绪,但议论未决。各国公使听闻消息后,于元旦入觐诘问理由。慈禧太后恐引起列强干涉,为测试列强态度,遂依荣禄建议,于1900年1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颁诏,称其不能诞育子嗣,乃立端郡王载漪之子,15岁的溥俊为大阿哥,史称己亥建储。

不过该诏书一出,随即令天下哗然,1900年1月27日,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领衔通电要求光绪皇帝“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签名者有叶瀚、马裕藻、章炳麟、汪贻年、丁惠康、沈荩,唐才常、经亨颐、蔡元培、黄炎培等1231人。同时发表《布告各省公启》,要求各省共同力争,“如朝廷不理,则请我诸工商通行罢市集议”。

各国公使认为立储事件影响中国形势稳定,随之提出警告,拒绝入贺。慈禧太后对列强怨恨甚深,在守旧派大臣怂恿下,对义和团采放任态度,终酿成八国联军入侵的大祸。

一开始维新党人在清朝体制内寻求政治革新的方法,戊戌政变后他们却成了被官府缉捕的罪犯。戊戌政变使得这批人与革命党人在日本相会,当时宫崎滔天、犬养毅、以及其他热心支那问题的日本浪人,皆努力撮合同在日本的“兴中会”(孙文)与“维新派”(康有为),希望两党能携手一同造反。 戊戌政变直接导致1900年夏维新派与革命党尝试合作,趁义和团事件及八国联军时发动自立军起义。

此维新起义失败后,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推翻满清,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的革命者,最后清朝亦画上句号。

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现在该是什么样子?

7楼:匿名用户

首先要说的是,我觉得戊戌变法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了,如果戊戌变法就偏偏成功了呢?那也只能一步一步的分析当今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1.戊戌变法成功后,中国的政治走上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资产阶级的政治意见得到了体现,因此在1911年不会发生辛亥革命,君主立宪条件下的清王朝得以延续。

2.戊戌变法中有工商业发展政策,因此中国工商业在1896年就开始进入了发展阶段,比实际历史中的1912年提前16年,因此在这段假设历史中,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会更发达一些,但多了十几年的发展时间并不足以让中国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

3.戊戌变法中训练了新军,由于新军的训练依然会依靠北洋系的武官训练,即便战斗能力会比实际历史中北洋军阀的军队好些,但也好不到**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将在假设历史中取代实际历史上黄埔军校的地位。

4.由于戊戌变法成功,统一的清王朝得以延续,因此实际历史中的北洋军阀混战不会发生。

5.戊戌变法学习了西方教育,教育和新闻都相对比较自由,这会产生一个重要的结果,那就是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马列主义在中国得以开始传播,所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依然会如期成立。

6.假设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苏联会支持中共的建设,而实际历史中中共的几位重要军事领导人如朱德等还是会信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依然会在20世纪20年代控制一定的军事力量,当然,不是通过实际历史中国共合作的模式,而是通过向清王朝新军进行思想渗透的模式。

7.但是,由于假设历史中清朝新军的北洋系武官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中国也不会因为参加一战而陷入经济崩盘的局面,因此在假设历史中,中国不会发生俄罗斯帝国那种俄共通过军事政变迅速掌权的局面。更有可能发生的会是清朝军队对新军内追随中共士兵的清洗,最终导致实际历史中武昌起义一样的事情出现,但由于当时清王朝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成型的时期,因此假设历史中的“武昌起义”不会成功,结局会和“南昌起义”是一个结果,而失败的中共士兵最有可能干的事情是什么?

——不客气的说,是会去农村建立现实历史中一样的“革命根据地”。这样的事情应该发生在20实际20年代末30年代初。

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样的事情还是会爆发,由于清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特殊感情,因此对日军的抵抗会比较猛烈,但免不了东北全境丢失的结果。东北丢失后,慑于苏联和英美等国的压力,日本不敢马上侵略中国关内。

1937年,“七七事变”这样的事情还是会爆发,北京失守后清王朝应该会把首都迁到西安继续抵抗,虽然这个假设中的清王朝的作战能力应该没有现实中的国民党军强,但同仇敌忾的中国人还不至于迅速亡国,所以抗战虽然会更加惨烈,但是战局依然和实际历史差不多,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败,清王朝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中共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得以快速发展,增强了自身硬实力。

1946年,中共与清王朝谈判失败,内战爆发,3-5年后中共取得军事胜利,只不过统一的大方向从由北向南变成了由南向北,最后占领北京清朝灭亡,由于清王朝一向难以稳定控制南方政权,因此连败退台湾的机会可能都没有。

再后来的历史不用说了吧?

因此说白了戊戌变法成功后,不同的只有一点:中华**从来没出现过,其他的基本上不会变。

为什么我会对今天的政权这么有信心呢?说实在的,原因就是土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土改的行动可以给土改的实施者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精神支持。而中国20世纪前半个世纪能够进行土改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了,其他一切政治力量都不能与中国的旧势力决裂,没有对整个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彻底打倒重来的决心和力量。

因此只要土改由中共领导,中共就算是因各种意外因素无法让今天的局面出现,那至今也绝对是一直数得上的强大政治力量。

8楼:上帝在叫嚣这

我不同意楼上几位的看法 因为按当时的情况就算变法成功 中国也不可能富强 原因如下

首先我想楼主应该大概明白变法的内容 他的内容我记的有1条是让满族人自寻出路 当时全中国大概有100万满人 你可以想象下100万人突然间从贵族变成贫民那会是什么样? 估计不造反才怪

而且就算不考虑这个因素 咱就单说说 清朝那腐败的统治 你就算在变 能有什么用?就拿一个苹果你烂了皮 咱可以挖下去 还能吃 但要是芯都烂的 那这个苹果就彻底废了

9楼:爰究爰度

1,政治上君主立宪,但反满可能会很激烈

2,儒学依旧会有很大的势力

3,土地问题依然是焦点

10楼:匿名用户

最起码也能达到香港那个程度。

11楼:匿名用户

政治上就像日本那么乱 经济估计就是印度b样

12楼:匿名用户

不可能会强的 毕竟有封建主义残留 中国封建社会时间之久 侵入之深 世界屈指

所以封建残留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一道屏障

13楼:根据日

最佳答案开头感觉不错,后面就有点扯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后出现了哪两个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探索活动

14楼:弱肉强食本质

1.资产阶级维新派 :以康有为、梁启走超等为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起了百日维新.2.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等为代表,主张民主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等

15楼:曦月

资产阶级改革良派 戊戌变法 康梁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孙文(孙中山)、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临时大**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戊戌变法是什么

16楼:冷眼观娱乐圈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一部分。

这在高中历史选修中是很重要的一课哟.记得好好复习哟

17楼:匿名用户

(一)背景:

18楼:游子逸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主要内容:发展工农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