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诗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中国人贴春联的习俗已经很久了

2020-11-24 11:35:00 字数 5077 阅读 1479

1楼:匿名用户

从《元日》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贴春联的习俗已经很久了。

从黄帝时民间已经使用“桃符”了。

《汉旧仪》云∶东海度朔山有大桃,蟠屈千里。其北有鬼门,二神守 之,曰神荼、郁垒,主领众鬼。黄帝因立桃板于门,画二神以御凶鬼。

《典术》云∶桃乃西 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厌伏邪气,制百鬼。今人门上用桃符辟邪,以 此也。

2楼:超级幻想无极限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古诗哪一句话说明人们贴对联的习俗比较久远?

3楼:闲掷葡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桃符”是春联的前身,年代较为久远。

4楼:骚年学长

元日古诗中说明人们贴对联的习俗比较久远的是: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

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5楼:匿名用户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是春联的雏形,最早是神荼郁垒二人的画像。到了后蜀孟昶时代,出现了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春联之始,距今一千多年

6楼:zerogaga射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中哪一句描写的是春节贴对联的传统习俗?

7楼:匿名用户

元日中哪一句描写的是春节贴对联的传统习俗?

元日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这 一句描写的是春节贴对联的传统习俗。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中哪两句是表达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的传统习俗?

8楼:爱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是: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贴的门神),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王安石的诗作《元日》中描写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有贴春联的习俗的诗句是

9楼:藤落悠扬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果有帮到您 请给予好评 谢谢拉#^_^#祝您愉快

从元日这首诗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春节的习俗

10楼:匿名用户

从《元日》这首诗中了解到了春节的习俗有:放炮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放炮竹:放炮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屠苏酒:在古代,每到除夕之夜,每户人家都要喝泡制屠苏酒的中药。据说,全家共饮,可以防止瘟疫,屠苏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也有人说,是因为屠苏酒可以屠绝秽气,苏醒魂魄。

贴春联: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11楼:永远醒着

从《元日》这首诗中你了解到了春节的习俗:放炮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元日朝代:宋代

12楼:730诺

贴福字,放鞭炮,换桃符

《元日》一诗中4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习俗?急!急!

13楼:好快乐的小猪

《元日》一诗中4句诗描写的习俗:

1、在春节的时候,放鞭炮,用来驱邪避害。

2、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基本简介: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名作。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

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14楼:贪吃的刺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

(放鞭炮。)

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千门万户瞳瞳日,(该句不知,应该没有吧~~)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

15楼:匿名用户

f fdhgd htg rht

元日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三个传统习俗

16楼:游逸浮生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17楼:终日钱钱

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18楼:匿名用户

放爆竹,喝屠苏酒,还有贴春联

19楼:关幢碧碌

趣味学古诗:元日宋王安石诗朗诵,带你解读这首诗的意思

20楼:匿名用户

要要切克闹夹饼果子来一套。

元日诗中描写了几个传统习俗?

21楼:9点说史

《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和门神)等习俗。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扩展资料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2楼:慧慧的网盘

描写了三个习俗,响爆竹、畅饮新酿的屠苏酒、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

北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3楼:匿名用户

元日的诗中,描写了四个习俗,放爆竹,品尝屠苏酒,挂春联,门神。

24楼:匿名用户

《元日》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有,放鞭炮,喝屠苏酒,还有把加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25楼:bamboo啦

放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贴春联和门神

26楼:匿名用户

喝屠苏酒换对联儿放鞭炮。

27楼:匿名用户

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元日

28楼:走远吗

我知道一个是放鞭炮。

29楼:小靓

元日描写了什么什么等船玉习俗

30楼:匿名用户

4个,习俗,有爆竹屠苏

31楼:匿名用户

有哪些习俗直接说出来

32楼:匿名用户

hguhcgvvvvvbvvgvgggf

33楼:匿名用户

写了四个有放爆竹,入屠苏,贴春联和门神

34楼:企业互联网络

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