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是有那几快骨组成,翼点由哪几块骨头组成

2020-11-24 11:10:48 字数 5940 阅读 5655

1楼:匿名用户

翼点就是:颞骨,额骨,顶骨.三块组成的一条呈"h"型的缝!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穴"的位置!

2楼:匿名用户

翼点就是常说的太阳穴

你说的是几块骨头?那没法说

3楼:匿名用户

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想交而成的h形缝称为翼点

翼点由哪几块骨头组成

4楼:匿名用户

翼点就是:颞骨,额骨,顶骨.三块组成的一条呈"h"型的缝!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穴"的位置!

哪块骨补构成翼点?

5楼:北极雪

今天早上的时候都不受到了撞击,一直感觉到疼痛,去医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是,构成翼点的颅骨受伤,请问参与构成翼点的颅骨有哪些?翼点就是:颞骨,额骨,顶骨.

三块组成的一条呈"h"型的缝!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穴"的位置!

6楼:季嫔彤微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

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

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

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

成硬膜外血肿。

7楼:匿名用户

翼点就是:颞骨,额骨,顶骨.三块组成的一条呈"h"型的缝!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穴"的位置!

8楼:爽朗的朱飞飞

打快胡卜构成一点都差不多。

翼点有那哪4块骨汇合而成

9楼:day猪猪女侠

翼点是由额,顶,颞,蝶四块骨汇合形成的一薄弱区。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外力伤害后可形成硬膜外血肿,此处骨质薄弱,又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外伤后容易引起硬膜外血肿。

翼点入路开颅术主要适于willis环前部和基底动脉上端的动脉瘤以及眶部,眶后,鞍部,鞍旁,视交叉部,额叶底面,斜坡后和桥脑前的肿瘤手术。只需轻轻牵开额叶外侧底面和颞叶即可。固定好头位,充分地切除颅底骨质、释放基底池的脑脊液、蛛网膜下腔的系统性分离均是成功关键。

10楼:匿名用户

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为翼点

11楼:匿名用户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简述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2楼:是嘛

翼点又称“蝶顶点”。在两眼裂外眦后方约3.5cm,离颧弓上缘4cm处。

即一手拇指置于颧骨额突之后,另一手之食、中二指置于颧弓之上,形成三角。为脑膜中动脉前支之投影。由蝶、顶、额、颞四骨汇合成“h”形缝,是颅骨在颞区的薄弱处,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翼点入路又称“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它是开展颅底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利用外侧裂作为自然解剖间隙,对脑组织的牵拉最小,能对鞍区、颅前窝、颅中窝以及上斜坡等处颅底病变进行探查是翼点入路的特点。

扩展资料

标准翼点入路开颅术:翼点入路开颅术主要适于willis环前部和基底动脉上端的动脉瘤以及眶部、眶后、鞍部、鞍旁、视交叉部、额叶底面、斜坡后和桥脑前的肿瘤手术。只需轻轻牵开额叶外侧底面和颞叶即可。

固定好头位、充分地切除颅底骨质、蛛网膜下腔的系统性分离均是成功关键。

理想的开颅原则是在分离切除病变时不干扰脑组织。因此,开颅时必须利用颅底自然的平面和空间而不过多地牵拉脑组织。蝶骨嵴就是翼点入路中将额叶和颞叶分开的这个平面,另一平面是额叶底面和眼眶上面的眶顶。

13楼:匿名用户

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四骨交 界处,呈h形的区域。翼点为颅盖骨最薄弱处,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如骨折极易造 成脑膜中动脉损伤而致硬膜外血肿。

14楼:匿名用户

额骨颞骨顶骨蝶骨四骨交汇处

呈h形的缝

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发生骨折时易损伤血管,引起脑膜外血肿

翼点概念?有何临床意义?

15楼:匿名用户

翼点的概念: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称为翼点。

翼点的位置: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临床意义: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且深面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前回三分之一)。

另外,在临床手术中,翼点开颅也是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即翼点入路:通过去掉部分额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从外侧面开颅和显露脑组织。

16楼: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临床意义:

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且深面有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heubner's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可有变异.经翼点入路在大脑前动脉下壁解剖可减少损伤heubner's回返动脉。

17楼:爰柂

翼点是位于颅骨颞窝下部较薄弱部位,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骨缝。其对应处颅骨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经过,常因外力作用导致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硬膜外血肿形成。

实用考试名词解释: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且深面有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18楼:匿名用户

翼点pterion是颅骨最薄弱的部分。翼点的下方是脑膜中动脉的前部,翼点创伤可能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造成硬膜外血肿。头颅的顶部或背部受外力冲击也可以间接使翼点破裂骨折。

翼点 名词解释

19楼:白龙马

翼点又称“蝶顶点”。在两眼裂外眦后方约3.5cm,离颧弓上缘4cm处。

即一手拇指置于颧骨额突之后,另一手之食、中二指置于颧弓之上,形成三角即为翼点。为脑膜中动脉前支之投影。

由蝶、顶、额、颞四骨汇合成“h”形缝,蝶顶缝的中点即翼点;是颅骨在颞区的薄弱处,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点距颧弓上方3.8cm左右。

扩展资料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内囊:大脑皮质新区的投射纤维在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高度集中形成的一个厚的白质板。

2、心包:是包绕在心脏外面,由紧贴心瓣膜的脏层(心外膜)与外面的壁层在大血管处移行形成的一个密闭的心包腔。

3、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汇合而形成的夹角。

4、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5、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6、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7、咽峡:是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和舌眼共同围成的结构。

8、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20楼:久伴难敌深情

翼点是位于颅骨颞窝下部较

薄弱部位,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骨缝。其对应处颅骨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经过,常因外力作用导致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硬膜外血肿形成

临床意义: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且深面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前回三分之一)。

在临床手术中,翼点开颅也是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即翼点入路:通过去掉部分额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从外侧面开颅和显露脑组织。

21楼:

实用考试名词解释: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2楼:匿名用户

额骨颞骨顶骨蝶骨四骨交汇处

呈h形的缝

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血管引起脑膜外血肿

翼点的名词解释

23楼:月似当时

翼点是位于颅骨颞窝下部较薄弱部位,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骨缝。其对应处颅骨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经过,常因外力作用导致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硬膜外血肿形成。

实用考试名词解释: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且深面有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拓展资料:

颅骨(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24楼:一零哑剧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人体共有多少块骨,骨的功能是什么

25楼:匿名用户

骨的数目众多,在**为206块,总重约为体重的20%。

所有这206块骨,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管状,象鼓槌,分布于肢体,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如上肢的腕骨、尺骨及桡骨,下肢的股骨、胫骨及腓骨等。

短骨多三五成群地分布于某些部位,如腕骨及足部,表现的运动比较复杂,但运动幅度不大。

扁骨常组成一些腔,如胸腔、骨盆等,支持和保护重要脏器。如颅骨保护脑;胸骨及肋骨构成胸廓保护心、肺等。

不规则骨形状多样,功能各异。某些不规则骨如上颌骨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有特殊功能,它宛若音箱,有共鸣作用。

此外,还有位于肌健内的籽骨。髌骨,即人们常说的膝盖骨,是人体中籽骨的“老大哥”,籽骨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并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从整体来说,骨构**体的支架,并赋予人体的基本形态,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首先,全身所有骨有规律地连结在一起,组成骨架,这个骨架就基本决定了人的形态。假如某些骨遭到破坏或变形,就会导致人形体的改变。比如脊椎骨压缩性骨折或脊柱结核致使椎骨破坏,使脊柱失去正常的生理性弯曲,可导致驼背。

其次,某些骨组合成一定的腔,保护人体的重要器官。比如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和筛骨构成容纳脑的颅腔。这些骨构成的颅腔就象堡垒一样,支持、保护着人体的脑免受袭击。

假如没有颅骨这个坚强的“卫士”,哪怕只是轻轻地一击,也会致人于死地。当然,颅骨也不是钢墙铁壁,坚不可摧,如颞骨就比较薄弱,而以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最薄弱,此处在医学上叫做翼点,即人们常说的“太阳穴”。因为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通过,故此处骨折容易损伤这条动脉而致命。

再次,骨与人的运动不可分割。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骨在运动中起着杠杆作用。

另外,在一般情况下,骨髓还是唯一的造血场所,它源源不断地制造和输送红细胞及白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更新衰老、死亡的血细胞。当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如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之,骨的功能可概括为构成交架,保护支持重要脏器和运动、造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