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悉达多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

2020-11-24 10:38:53 字数 5598 阅读 7904

1楼:善问

大概意思是说世间所有事物没有永恒常存的,都会随着时间的脚步而消亡,就是佛家说的,成、住、坏、空。推荐看南怀瑾的楞严经白话文,里面解释的非常清楚,开悟的愣严,成佛的法华,后者我是看不懂,楞严经里面确实有让人开悟的内容。

2楼:月亮下的河

不管有生命没有生命,皆无常。

为什么悉达多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

3楼:忏悔文人

外事庄彩咸归坏  内身衰变亦同然

唯有胜法不灭亡  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  不久咸悉见枯羸

假使寿命满百年  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  恒与众生作无利——世尊(乾隆大藏经《佛说无常经》)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睡。

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非所应也。——世尊 时间牟尼佛(乾隆大藏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4楼:匿名用户

万法因缘起,因缘尽,自然万法散,所以和合事物自是无常,另外佛陀发现万事万物都存在成住坏空,所以自然无常。

初闻佛法,有两点问题存惑,诚求老师点化。 第一、佛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那怎么理解“缘分”、“

5楼:遵义龙坊

关于理解无常,可以这么理解,凡是运动的物体从微观的角度来讲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比如电子绕原子核转,宏观地球绕太阳转,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缘分就好比生长的豆芽,需要阳光雨露土壤滋润,这些就是缘,种下种子是因,有因无缘无法发芽,有缘无因也无法结出果实,而不管是缘还是因,其内部都在运动,都是无常;至于你说的到某个地方有印象可能是前世去过那个地方,今生有所感知,佛说众生皆具佛性,都有自性,自己迷而不觉,就想有灰尘的镜子,镜子是佛性是自性,灰尘是妄想,分别,执着把自性遮蔽了,而我们认为那个灰尘是自己确把自性给丢了,我们就是要找回那个自性,去除那些灰尘,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即找回真我的旅程。

6楼:直人邪

1,无常,是【恒定不变、始终如一】的意思

缘分是变化生灭的,,你的不同行为,会改变缘分,缘分发生作用后,这个缘分也改变了

2,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

万法无自性

推荐阅读《大般涅槃经》,免受误导

一切众生来到这个世界,是妄动来受苦

成佛是终极目标

一切、众生、来到、世界、妄动、受苦、意义、目标、成佛……皆是虚妄,痛苦根源

佛是意义,成佛不是

佛是终极,成佛不是

有缘听闻《妙印法师-成佛之路》

佛曰:诸行无常怎麼解释呢?

7楼:匿名用户

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那什么是无常呢?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领悟,无常就是说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是变化着的,而非恒定不变。因为存在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东西都是变化的是无常的。

诸行无常,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却需一生的实践方能彻悟。

与“诸行无常”并称的还有“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合称”四法印“。

诸行无常,可以理解一点,诸法无我又是什么意思?

8楼:匿名用户

佛生起了广大的慈悲心,怜悯阿难及在座的大众,便发出海潮一般的声音,普告在会的大众:“诸位善心的人啊!我常常说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质现象,与见闻觉知的一切性能,以及依心而起的各种心理活动及认知等一切的能缘与所缘之法,都是自性真心所幻现,你的身体和你的知觉之心,也都是由正觉妙明、精纯明妙的真心中所幻现之物,为什么你们把本有的妙明圆满的真心、如摩尼宝一样的明妙自性都遗失掉,在灵明洞彻、正觉朗照的自性上,自取迷昧,妄生分别觉观之性(众生最初一念妄动之无明)。

无明心起,分别性生,妄认灵明的空性为一无所见之顽空,晦昧的顽虚之中,暗相凝结而妄见有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的生起,由心取境,因境引心,四大之色尘与妄想分别心相混杂,就认定这种混杂的状态为自已的身体,聚集各种因缘,于内随想分别计度,于外贪取不舍、逐境奔逸,把这种昏昏扰扰的相状当作自己的心性,一旦迷惑这种现象为自己的真心,就决定会误认为心是存在于身体之内,却不知道这个身体,以及外面的山河大地,乃至无边无际的虚空,都是这妙明的真心中所幻现之物。这就象是抛开了百千澄湛的大海,而只把浮在水面上的一个小气泡,看作是海洋的全貌,就认为是看到了所有的海洋,所以我说,你们就是迷惑当中的加倍迷惑之人,

9楼:小王

诸法无我——“我”,此处指“本性”,就是事物(包含色法、心法)内在、外显的特定性质。

诸法无我——所谓事物的本性并不存在,只是因缘和合,表现、显像出来而已。

小乘经典中的四法印,翻译到中国采用了“我”字,大乘经典中对空性解释时,多采用“相”的说法。金刚经就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0楼:板桥茗霜

有一本书很通俗,《正见:佛陀的证悟》,专门说佛门的四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超越概念(涅寂静)

11楼:匿名用户

见山见水之“见”,说是说非之“说”,皆从“我”生起;

放下“我”对山水的“分别”,放下我对“是非”的执著,则娑婆世界,即是佛国。

12楼:匿名用户

众生皆因缘和合而生,不能独存,故曰: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什么能真正主宰的东西,像**教的上帝,是第一因,其他的都是这个第一因而生的;佛教认为没有什么第一因的,所以讲空。

13楼:匿名用户

诸法无我是针对轮回的主体而说,印度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认为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灵魂。是轮回的主体。而顺世派认为人死后一切都断灭了,不存在轮回的说法。

佛陀斥责这两种极端的观点。认为一期生命完结后,并没有不变的灵魂在轮回。也不是什么都断灭了!

14楼:匿名用户

每个人所能感觉到的自我也不是真实的,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此,没有必要执着真有个“我”。

佛教的四法印是什么,四依四不依是什么

15楼:乐观小山

一、佛教的四法印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佛教四法门为: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1、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没有一个常住不变;

2、诸法无我:是指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无我亦称非我、非身。所谓‘我’,已是五蕴的和合体,或者不断生灭的名色相续流。

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

3、涅槃寂静:是指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一切现象法都是苦。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经典为依据,而不要以个人主见为依据;

2、依义不依语:要以经典中的意思为依据,而不以文字相为依据;

3、依智不依识:要以客观反映事实的智慧为依据,而不要以主观经验的知识为依据;

4、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以究竟、直接、完全显了佛法道理的经为依据,而不要以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方便说法的经为依据。

扩展资料

佛在经中讲过,修持四法印的功德,不要说真正明白四法印,即使对四法印产生了怀疑,也远远胜过其他功德。比如念佛、绕殿、诵经、打坐,不如去分析这些真相、真理,如果对这些真相、真理生起了定解,功德之大就不用说了。

即使相续当中没有产生定解,而是产生了怀疑,“是不是无我?是不是无常?”这个功德也非常大,超过了其他一切功德。产生了怀疑之后,慢慢就会产生定解。

佛经中还讲过,修持四法印的功德与修持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等同。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解脱烦恼,摆脱痛苦,如果如理如法修持四法印,很快就能断除烦恼,远离痛苦,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16楼:匿名用户

一、佛教的四法印是:

1、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没有一个常住不变;

2、诸法无我:是指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是指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一切现象法都是苦。

补充说明:符合以上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一般把前面三个称为“三法印”,而很少说“四法印”。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经典为依据,而不要以个人主见为依据;

2、依义不依语:要以经典中的意思为依据,而不以文字相为依据;

3、依智不依识:要以客观反映事实的智慧为依据,而不要以主观经验的知识为依据;

4、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以究竟、直接、完全显了佛法道理的经为依据,而不要以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方便说法的经为依据。

17楼:匿名用户

一.诸行无常;

二.诸漏皆苦;

三. 诸法无我;

四. 涅盘寂静。

一、依于义不依语;

二、依于智不依识;

三、依于法不依人;

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18楼:持地王子

三法印、四法印其实都是一回事,终归还是一实印。

四依四不依网上一搜即有,网页无数,简直难以拣择,所以推荐一本书给你:《正见 佛陀的证悟》,专门讲四法印的,作者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19楼:我也是一头猪

佛教多数承认三法印。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说的四句话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0楼:匿名用户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修行,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

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修,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