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的特色,老舍茶馆描写的三个旧时代分别是

2020-11-17 16:40:48 字数 5631 阅读 3537

1楼:百度用户

老舍茶馆,陈设古朴、典雅,京味十足。大厅内整齐排列的八仙桌、靠背椅、屋顶悬挂的一盏盏宫灯、柜台上挂着标有龙井、乌龙等各式名茶的小木牌,以及墙壁上悬挂的书画楹联,使游客感觉如同进入一座老北京的民俗博物馆。

老舍茶馆每天吸引着大量的客人—既有来自京城的老戏迷、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以及慕名而来的外国客人。茶馆开张至今,马三立、谢添、于是之、骆玉笙、李维康等著名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作为北京一带民俗文化的汇积地,茶馆内每天还上演地方优秀传统节目,如关学增的北京琴书、孙书筠的京韵大鼓、马增惠的单弦、马玉萍的河南坠子等。

老艺术家们的演 唱,使观众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了京味民俗文化的醇厚。曾几近失传的含灯大鼓(演员口里含着点燃蜡烛的灯架进行演唱的形式)和双簧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也得到了新生和发扬。

在“老舍茶馆”,不仅每晚都可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还可以参加琴、棋、书、画和“戏迷乐”等诸多文化活动。老舍茶馆还组织成立了自己的茶艺表演队,进行乌龙茶、农家茶、茉莉花茶等各类名茶的茶艺表演。近年来,老舍茶馆又成立了“大碗茶酒家”,酒家特聘百年老店“晋阳饭庄”和“全聚德”名厨主理,包括京、晋、鲁三种风味,种类繁多、品味上乘,且具有地方风味特色。

老舍茶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国茶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场所,同时,也是吸引国外观光游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国前**布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海布俊树、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柬埔寨首相洪森、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各国政要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老舍茶馆营业面积15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250人**节目;大碗茶酒家营业面积5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 150人就餐; 楼下门前设有停车场,可以同时容纳百余辆车。

集品茶、饮食、赏戏、表演等经营内容为一身的老舍茶馆,现如今已是中外宾客旅游的一处新名胜,并且成为享誉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现有营业面积2600多平方米,集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茶馆。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每天都可以欣赏到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优秀民族艺术的精彩演出,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和京味佳肴茶宴。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前门四合茶院是老舍茶馆弘扬京味文化和茶文化的又一崭新手笔。它以古老经典的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为形,以博大精深的茶艺之道为神,融合雍容贵气的京城之韵,创造了一个您梦想中的茶艺馆。在这里,只有悠闲与宁静,只有轻松与自在,听悠扬的古筝,看精湛的茶艺表演,品馨香的好茶,享茶中偷来的半日悠闲。

老舍茶馆地处前门,是寸土寸金之地。内部的装饰格调以传统的中式装饰为主,颜色较深,宫灯、红木桌椅及舞台古色古香,营业面积及茶桌数都有相当规模,在这里,可以饮茶也可以点菜,还有烤鸭**,提供的服务品种较齐。老舍茶馆另外一个特色就是佛教的色彩较浓,进门及各层平台均有佛像供奉。

上老舍茶馆饮茶要到三楼,茶叶的品种以花茶、绿茶为多,茶水服务以杯茶(盖碗为主,兼有乌龙,大约有二十余种茶品),配茶的小点心是自制的,品种较多,有一定的特色。

老舍茶馆的客人以外国游客和旅游者为多,在每周的

一、三、五下午有戏迷乐活动及京剧演唱,晚上的戏曲及杂技表演17:40开始,票价40元人—130元人,内容有双簧、单弦、京剧彩唱等,精彩热闹,家里要是来了外国朋友或是外地亲戚,老舍茶馆不失为一个招待的好去处。

老舍茶馆描写的三个旧时代分别是

2楼:云南万通汽修学校

戊戌变法的清末社会。

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辛亥革命失败后派系军阀统治的**社会。

希望采纳~

老舍茶馆的价值观

3楼:百度用户

和,敬,精进 “和,敬,精进”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思想精髓,是老舍茶馆奉行的核心价值观。

《易经》讲到“保合大和”,“和”是生生之太和,是动态之和谐。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

“敬”是尊重、礼貌、敬爱。“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就是和,自己持有谦卑内心就是敬,能够用谦卑心与他人友好相处就是和敬。

”“和”、“敬”之为茶德,古今中外皆同。茶德可归结为“廉、美、和、敬”,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反省,在品茗中拂除内心尘埃和彼此间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

老舍茶馆是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茶产业企业,“和”是老舍茶馆一直提倡并一贯坚持的传统品德,正如所说的“人和茶香”。老舍茶馆内部做到“人和”,上下团结一致,同事之间和谐共进、互敬互爱;对顾客和颜悦色、令顾客和心悦意;与周边环境和睦相处;与竞争对手和平友善。“敬”由心生,时刻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在我们的举止行动上要做到谦虚、礼貌。

尊敬顾客,敬重事业,尊重同事、家人、朋友和竞争对手,对己要谨慎,敬重事理,敬爱生活。

在具体行动中,从六个方面来努力:建立共识,志同道合;和乐为怀,互敬互谅;言语谦逊,相互尊重;心意相通,愉悦共享;行为规范,共同遵守;财物共有,利益同享。

“精进”就是精于一切,锐意进取。精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容,对我们老舍茶馆而言就是要不断艰苦创业,不断的创新,向前奋进。正如《易经》开篇指出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新老尹总多年带领企业秉持的传统和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具有上进心,做到精于业务,永不懈怠,不断进取。

对老舍茶馆的评价2000字

4楼:幻精灵家族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

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

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

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

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

一、王利发(茶馆掌柜)

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

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

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

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

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

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老舍茶馆 在戏剧结构中和人物塑造上有何特点

5楼:倪微微

(一)《茶馆》的中心人物

王利发王利发是《茶馆》的中心人物,是裕泰茶馆掌柜的,贯穿于整个话剧。王利发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它正直、精明、能干,但也又会审时度势、明哲保身、处事圆滑,在社会上有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但是那么精明的、小心翼翼生活着的一个人在那样是时代背景下也难以生存,最后还是使裕泰茶馆走向了破产。王利发这种逆来顺受、只求平安一生的心态是当时很多人所共有的心理,虽然王利发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的身份地位还是比较高一点的,但是最后落得的还是一个悲凉的结局。

(二)茶馆的熟客常四爷

常四爷是裕泰茶馆的老顾客了,它是一个正直、爱国、刚强的人,常四爷同其他人身份有些不同,他是享有特权的旗人,是“吃皇粮”的人,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厌恶腐败的清王朝、厌恶洋人。常四爷的形象塑造大大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以及反抗情绪。

(三)房东秦仲义

房东秦仲义也是《茶馆》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家形象,有着雄厚的家产和一定的势力。秦仲义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他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与众人无法沟通,他认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享受人生,他不甘寂寞,干一些出格的缺德事,还认为吃、喝、嫖、赌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虽然他主张实业救国,苦心经营,在黑暗中独自奋斗,但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去经营,那么他的悲剧下场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二、《茶馆》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艺术

老舍的《茶馆》是一部“京味儿”十足的作品,正宗的北京话贯穿于这个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北京话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儿化音,这是“京味儿”的象征,而且在剧中量词、叠词的大量使用也增加了作品口语色彩,将剧本语言写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剧本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也被设计的极具特色,老舍根据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因素给他们设定了具有他们性格特征的语言风格,这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掌柜王利发,他的语言是周到、谦恭的,和社会各界人打交道都能对答如流,既显示出他的身份,也更反映出他处事圆滑的特点;茶馆的常客常四爷的语言是豪爽耿直的,符合了他正直、豪爽的性格特点,这些具有性格特征的语言风格也表现出老舍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所以,具有人物特色的语言风格使剧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也增加了语言的艺术特色。

另外,《茶馆》精炼、准确的语言也增加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这部作品的语言精练程度可以达到用两三句话就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而且剧本中精炼的语言还富有哲理性,比如在第二幕中,李三所说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就这简简单单的两三句话就将那是时代的弊端给透露出来了,概括了那个社会的现实和残酷,将底层人民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了,这也是这个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

(二)别具一格的戏剧结构

《茶馆》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就是别具一格的结构,老舍在创作《茶馆》这部剧作的时候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进行了大胆地创新,根据时间将话剧分为三幕,而且三幕反映的是三个不同的时代,第一幕描写的是晚清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二幕描写的是**初年军阀混战后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三幕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前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将三个不同时代、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通过一个茶馆和茶馆中的人和事完整的串联在一起,突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叙事结构,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三)叙事性与戏剧性的结合

《茶馆》当中采用的是叙事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叙事方法,老舍先生在创作时将叙事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讲述出故事的内容,然后再结合戏剧的戏剧性,通过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制造戏剧冲突、设置人物命运来增加剧本的戏剧性,将剧本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反映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结语

老舍的作品一直都很有研究价值,是一位很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作家,《茶馆》这部剧作也是有很高艺术成就的,它是我国话剧鼎盛时代的代表,它在语言艺术和戏剧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创新,而且有着很深刻的历史意义,所以自从茶馆上演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也让中国话剧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