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之所以叫《双城记》,是因为整个故事发生在两个城市中,伦敦和巴黎。兄弟们,看书认真点。
2楼:匿名用户
也有人说是两个城市的故事,但在书上没有见过
3楼:幸运老鼠
没有其他名字了,《a tale of two cities》只能翻译成《双城记》了。
他的《雾都孤儿》又译《奥列佛·特维斯特》。
4楼:百度用户
石头记 !!!!!!!!!!!!!!!!!!!
《双城记》为什么叫“双城记”?
5楼:匿名用户
故事发生在伦敦和巴黎两个城市 因此得名
6楼:枫林寂雨
一是指伦敦与巴黎间的革命风云
还有就我的理解,还暗含书中两个长相相似的人的命运对比与不同结局
7楼:正义之剑永存
很简单:两个城市之间发生的历史事迹的记录
8楼:大爱诗爽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
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
双城记是什么 作者是谁
9楼:百度用户
双城记世界名著《双城记》---作者狄更斯 "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 by 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内容提要· 1775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心碎而死。幼小的孤女路茜被好友劳雷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斯抚养下长大。
18年后,梅尼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白发老人被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名酒贩、他旧日的仆人得伐石收留。这时,女儿路茜已经成长,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
旅途上,他们邂逅法国青年查理·代尔纳,受到他的细心照料。 原来代尔纳就是侯爵的儿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放弃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
在与梅尼特父女的交往中,他对路茜产生了真诚的爱情。梅尼特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他们的婚事。 在法国,代尔纳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继续为所欲为。
当他那狂载的马车若无其事地轧死一个农民的孩子后,终于被孩子父亲用刀杀死。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得伐石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点,他的妻子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编织成不同的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
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代尔纳为了营救管家盖白勒,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入狱。梅尼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
医生的出庭作证使代尔纳回到妻子的身边。可是,几小时后,代尔纳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得伐石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
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代尔纳死刑。 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路茜的律师助手卡尔登来到巴黎,买通狱卒,混入监狱,顶替了昏迷中的代尔纳,梅尼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代尔纳一到,马上出发。
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 得伐石太太在代尔纳被判决后,又到梅尼特住所搜捕路茜及其幼女,在与普洛斯的争斗中,因枪支走火而毙命。而断头台上,卡尔登为了爱情,从容献身。
·作品赏析·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
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从这个目的出发,**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
**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即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也反对革命人民反抗**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被描写成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
这部**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得伐石夫妇等革命群众。
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就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到医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
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梅尼特父女、代尔纳、劳雷和卡尔登等。梅尼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代尔纳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
这对互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路茜。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
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实际的。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
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双城记》风格肃穆、沉郁,充满忧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作家风采·英国**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
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许多中、短篇**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
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家”。
双城记主要内容
10楼:lemon贝比
它以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法国巴黎的一位外科医生梅尼
特和得伐石太太两家的遭遇。
有一天,梅尼特医生突然被厄费里蒙地兄弟绑架到侯爵的府中,强迫他给两个病人看病。其中一个少年中了很重的剑伤,另一位妇女已经奄奄一息,后来医生得知:是侯爵兄弟糟蹋了这位美丽的农妇,并杀死了农妇的丈夫和父亲,受剑伤的是农妇的弟弟。
他决心要给姐姐报仇,就把幸存下来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参加法国大革命的得伐石太太)先送到乡下,然后就到侯爵府去报仇,由于侯爵府内人多势众,他反而被打成重伤。得知真相后,正直善良的梅尼特医生对侯爵的行为十分愤怒,不顾个人安危,直接给朝廷写信,告发侯爵的罪行。可是,侯爵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医生反而被投进了巴士底监狱,长达18年之久。
狱中,医生也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写下了血书,记录了侯爵的罪行。等到出狱时,他已经被折磨的神志不清了,在女儿路茜和好友劳雷的照料下,医生逐渐恢复了健康,并且又开始行医了。
可意想不到的是,路茜爱上了他仇人的侄子代尔那。对此,医生心中十分恼火。在他被痛苦和矛盾困扰的不知所措时,代尔那为了爱情放弃了侯爵的财产和地位而自食其力了,医生才同意他们结婚。
婚后不久,代尔那为了营救老管家,不顾自身安危,去了动乱中的巴黎,被革命者得伐石夫妇逮捕下狱。后来医生和路茜前去巴黎营救,结果未能成功。得伐石夫妇判侯爵的侄子代尔那死刑。
这使医生的精神上又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时,一位不满现实的青年卡尔登,早就暗恋代尔那的妻子路茜。为了成全心上人的幸福,他偷偷混进监狱,利用自己与代尔那面貌相似的特点,替名顶替,换出了代尔那,让代尔那一家安全逃出巴黎,而卡尔登自己却登上了断头台。
《双城记》读后感--刘亚男,《双城记》读后感
1楼 匿名用户 《双城记》读后感 刘亚男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心十足的年代,那是疑云重生的年代 这就是《双城记》开头几句话,《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部历史 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
双城记是什么作者是谁,《双城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还有什么作品?
1楼 百度用户 双城记世界名著《双城记》 作者狄更斯 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 by charles dickens 1812 1870 内容提要 1775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