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对水泥密度测定有影响吗,实验过程中温湿度对水泥性能的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2020-11-23 14:30:01 字数 5546 阅读 5002

1楼:匿名用户

有,所以必须是恒温水浴中测试。

2楼:一路向上

肯定有啦。什么都会热胀冷缩的。。。 所以要恒温水浴啦。

实验过程中温湿度对水泥性能的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3楼:朝颜_林西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水泥凝结越快。

实验室温度规定为20加减2摄氏,度湿度50%; 标养室温度20加减2摄氏,湿度不小于95%。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4楼:宁

有影响,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水泥凝结越快。实验室温度规定为20加减2摄氏,度湿度50%;

标养室温度20加减2摄氏,湿度不小于95%

水泥密度的测定规范

5楼:春素小皙化妆品

测定规范

标准名称: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gb/t208-94;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测量方法有李氏法和气体排代法。方法原理

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扩展资料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基本信息

被修订标准号replaced standard gb/t 208-1994;

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采用国际标准号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

采标名称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标准类别plan name in english plan name in english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10;

计划完成年限suppose to be finished year 2013年;

完成时间achievement time;

所处阶段plan phase 起草阶段;

国家标准号standard no;

备注remark 国标委综合[2010]87号;

起草单位drafting ***mittee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主管部门governor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归口单位technical ***mittees 184 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楼:维维豆奶

水泥密度的测定规范是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

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测定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起有:

李氏瓶、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恒温水槽。

7楼:k笨蛋

标准名称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 gb/t208-94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正文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

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

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1李氏瓶

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形尺寸如下图,应严格遵守关于公差、符号、长度、间距以及均

匀刻度的要求;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

5.1.1 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且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

5.1.2 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 ̄1ml和18 ̄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

都不大于0.05ml。

5.2 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

5.3 恒温水槽 6.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 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 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6.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 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6.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6.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

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6.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7.1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 (ml)。

7.2 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密度3.0~3.15g/cm3,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密度2.

8~3.1g/cm3;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堆积密度1~1.6g/cm3,矿渣水泥的堆积密度1~1.

2g/cm3,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堆积密度0.9~1g/cm3。水泥松方密度一般为1.

6~1.8g/㎝,水泥真密度约为3.0~3.

2g/㎝。水泥石密度约为为2.0~2.

2g/㎝。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基典、张秋英、刘广华、赵东、张志敏。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3年。

温度变化对建筑物有何影响?设计时如何考虑

8楼:匿名用户

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的成因与控制**:中国建筑业协会日期:2012年2月9日08:

46 大体积砼结构由于在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从而引起温度变化和砼本身的收缩受到外界约束作用时,就会在砼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当应力超过砼的抗拉极限,裂缝也就随之产生。由于这些裂缝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发展是大体积砼结构施工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  砼是一种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当拉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就产生了裂缝甚至达到破坏。大体积结构砼的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两种,这两种裂缝都有一定的危害性。相对来说,贯穿裂缝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正常使用,甚至于结构安全。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由于外荷载引起的:

这种裂缝发生最为普遍,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2.结构次应力引起的:

这种裂缝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存在差异而引起的。3.变形变化引起的:

这种裂缝由于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变形。砼结构的内部,结构与结构之间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砼结构截面尺寸较大,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这样就约束了砼结构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

同样砼结构的变形也有来自外部结构的影响。大体积砼由于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此种温度应力是导致砼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二、防止产生裂缝的主要措施(一)控制砼温升。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水化热是水泥熟料水化所放出热量。为使砼减少升温,可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选用中低热水泥。一般工程可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2.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据试验数据表明,每立方米的砼水泥用量,每增减10公斤,砼温度受水化热影响相应升降1摄氏度。

因此根据结构实际情况,对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复算并取得设计和质检部门的认可后,可用f45、f60或f90替代f28作为砼设计强度,这样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会减少40~70公斤/立方米。相应的水化热温升也减少4~7摄氏度。利用砼后期强度主要是从配合比设计入手,并通过试验证明28天之后砼强度能继续增长。

在预计的时间能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3.掺入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而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也可以减少砼的温度应力。4.

掺入粉煤灰外掺剂。在砼中加入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仅可降低水化热,还改善砼的塑性。5.

骨料的选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砼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另外,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

砂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石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6.降低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首先要降低砼拌合温度。降低砼出机温度的最有效的法是降低石子的温度,在气温较高时,要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骨料,必要时向骨料喷射水雾或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骨料。另外砼在装卸、运输、浇筑等工序都对温度有影响。

为此,在炎热的夏季,应尽量减少从搅拌站到入模的时间。(二)采用保温或保温养护,延缓砼降温速度。根据不同的施工季节,为减少砼浇筑后所产生的内外温差,夏季主要应采用保湿养护,冬季应保温养护。

大体积砼结构终凝后,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缩小了砼内外温差,从而控制裂缝的开展。而基础工程大体积砼结构拆模后,宜尽快回填土,避免气温骤变产生有害影响,亦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三)改善施工工艺,提高砼抗裂能力。

1.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有利于砼消化热的散失,减小内外温差。2.

改善配筋,避免应力集中,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孔洞周围,变断面转角部位,转角处都会产生应力集中。为此在孔洞四周增配斜向钢筋,钢筋网片,在变截面作局部处理使截面逐渐过渡,同时增配抗裂钢沥,都能防止裂缝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配筋要尽可能应用小直径和小间距,按全截面对称配置。

3.设置后浇带。对于平面尺寸过大的大体积砼,应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

4.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时反映温差,随时指导养护,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裂缝是砼结构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观感,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结构的防水和抗渗要求,也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甚至于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裂缝的发生与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素质和使用更合理的施工工艺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原则,加大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为工程留下任何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