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灵活地处理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差异
教育要做到目中有人。所谓目中有人,首先落实到备课这个环节,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预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包括多**教学课件的设计。在多**课件的设计中,教师应加强课件的交互性,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能顺应学生学的思路,而不是教师教的思路。
用课件辅助学生的学,而不是用课件牵制学生的学。例如,数学第二册确定位置一课,在设计小动物在第几排第几个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充分预想学生在找第几排第几个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或从前往后数排数,或从后往前数排数;或横着数排数,或竖着数排数;或从左往右数个数,或从右往左数个数等。
学生数的顺序不同,数的结果也就不相同。因此,在课件设计时,加强了课件的交互性,当学生说到哪个小动物时,教师马上就能圈出那个小动物,说明学生说的是对的。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课件设计的方案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学,以学导教,以教到学。
二、关注学生差异资源,促进差异教学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差异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规律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应考虑到学生在认知方式、智力水平、环境背景方面的不同,应把其差异看成丰富的教育。
(1)差异教学应该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的教学组织结构,它涵盖了教学的各个方面,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爱好,尊重个性,并提供与每一个学生相适应的有效学习机会。综上所述,差异教学也就是适应性教学、分层教学和全纳性教学。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差异教学要求教学安排适应有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景,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以及相应的评价制度等,这就是适应性教学;从教学形式上来说,差异教学强调以异质分组的形式来调整班级内部的个别差异,这又是分化教学;从教学目标来说,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支持所有学生的成长,为全体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教学过程是促进每一个儿童的个人成长和个体成功的过程,则是全纳性教学。
(2)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同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 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
三、选择学习方式上充分尊重学生差异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这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数学。
例如, 新课标理念中的算法多样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认识和理解数学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和解决数学问题。有的方法在**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的机会,不要把**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学生。
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决定的,它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
作为教师,可以预想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但是,决不能规定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虽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已经充分预想了学生的差异,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教师的预料之外。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使学生的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例如:讲圆锥一课(六年级)的时候,我没有按照教材的要求,讲解一下圆锥的体积就行了,而是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了解和认识了圆锥的各个部分之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圆锥的哪些东西呢?
有的同学说,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怎样求;有的说,想知道圆锥的体积怎样求,等等。我说,好,那我们一个一个去解决,先看看圆锥的表面积怎样求。然后我让同学们自由地探索一会儿。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知道应该是底面(圆)的面积加上侧面(扇形)的面积。在复习了圆面积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侧面的面积同学们都知道用侧面这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比上360度再乘半径。这样,学得好的同学有了挖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学得差一点的同学也有了更多接触一些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机会。
四、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在作业的设计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而不会带来过大的压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教师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可以安排必做题和选做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进行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融会贯通,他们有能力完成选做题。而且选做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般的学生,只要能完成模仿性的练习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学习情况进行选择,体现了练习的分层设计,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总之,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其目的不是消灭差别,而是承认个体差异基础上的鼓励个性的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