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地名的来历及形成,杭州鼓楼的由来

2020-11-23 11:24:07 字数 5836 阅读 3289

1楼:匿名用户

不明白你问的是什么意思。

鼓楼是以前的城市中用来报时的一个建筑,与“钟楼”相配合,白天用钟声报时,夜间用鼓声报时,因此有“晨钟暮鼓”一说。

一般情况下,钟楼、鼓楼建筑在城市的中心偏北侧一些,而按照我们对地名命名的习惯,鼓楼所在的位置就会被称为“鼓楼”,即使原来的鼓楼被拆除,地名往往也会留下来,这可能就是你所询问的鼓楼地名的来历。

2楼:匿名用户

同意晨钟暮鼓 是古人用来报时的

西安市的钟楼在市中心 而鼓楼在偏北一点的广场上

南京市的鼓楼则在市中心(现在叫鼓楼广场 楼已经没有了)

杭州鼓楼的由来

3楼:贝克老母

杭州鼓楼位于杭州中山南路南段,南宋建造.中山路原称御街,为南宋皇室游街之道,鼓楼原名朝天门,明朝更名为镇海楼,六十年代时拆除,二零零三年重建.

仪征鼓楼的名称来历和古今变迁

4楼:枕边吹风会

仪征鼓楼的名称来历和古今变迁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仪征鼓楼的名称来历为:为古代鸣鼓的地方。

二、仪征鼓楼的古今变迁:

仪征鼓楼位于江苏仪征市区城河景观带,建于明代成化23年(公元1487年) ,位于仪征市**所在地真州镇中心。有碑记两方,一方为嘉靖甲申年间(公元1542年)记载鼓楼被辟为关王祀祠的情况;一方为嘉靖44年间(公元1565年)记载倭寇侵犯我东南沿海的史实。

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的故宅就在鼓楼以南的崔家巷。

仪征鼓楼,为江苏省现存三大鼓楼之一。

昆明穿心鼓楼名字的来历

5楼:匿名用户

穿心鼓楼:在吴光范著的《昆明地名博览辞典》“穿心鼓楼”辞条中这样记载:在昆明城区圆通山之东,北京路与圆通街、穿金路交接处一带,因元代建鼓楼,用以作为通信工具,击鼓为号,战时传报军情,平时传报灾情等,楼下有甬道通行,俗称“穿心鼓楼”,现今楼已毁而地名存。

刘亚朝著的《昆明古城旧话》中描述穿心鼓楼为“单檐,歇山翼角大屋顶,砖木结构”。 石顺玉根据《马可·波罗游记》、《昆明市官渡区文物志》及明代刘文征撰《滇志》中的有关记载认为,穿心鼓楼应是元代由滇阳驿(现波罗村)进入中庆路鸭池城(元代的昆明城)的标志性建筑。 对于那个烂尾楼,本来是在老“穿心鼓楼”原址上开发成昆明新的区域地标的。

至于为什么一直只建了一半,不是没钱,也不是工程质量,有很复杂的原因,这里不能挑明。你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你就知道了!

凤阳鼓楼名称的由来

6楼:骠骑先锋使

《凤阳新书》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建鼓楼,筑台为基,下开券,上有楼九间","制度宏大,规模壮丽,因于凤阳,故称凤阳鼓楼"。

凤阳鼓楼坐落于安徽凤阳.凤阳鼓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它鼓楼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向,它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这四个御笔大字,其意旨至今仍为明史专家未能破解之谜。

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

明中都鼓楼位于滁州市凤阳县城**,建于明洪武八年,当时是 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现存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城砖砌成。

台基下有东西向3个券门,门洞外侧镶有10公分白玉石门边,正中门上方的白玉门额上刻有阴体楷书"万世根本"四个大字。1998年,又按旧制在所遗台基上恢复重建了楼宇。楼内还布置了《朱元璋凤阳》展览馆,主要展示了凤阳与朱元璋及明王朝的渊源。

鼓楼四周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已形成繁荣的仿古商业旅游区。

鼓楼公园的位置、名称由来、特点

7楼:宝宝

一、南京市鼓楼公园位于北京西路1号,具体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二、鼓楼公园名称的由来是: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12年(192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17年(1928年)10月,南京市公园管理处成立,鼓楼公园归属其下。

三、鼓楼公园的特点是:

鼓楼公园绿地面积由0.8公顷,苗圃0.5公顷,发展到2.

28公顷。逐步改变了“负责管理鼓楼、鼓楼西亭、鼓楼广场及四周绿化”的单一管理任务形式,在狭小的区域内巧设计细安排,投资11273元在公园西南角砌置假山,修复园路。不断创建出一批自然、淳朴、优美的景点。

绿化栽植在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基础上,在品种、规模上不断 e水平,提高品位。重大节日布景用花基本做到了自给,并且在协办各类展览,布置展厅上亦具有一定的园艺水平。鼓楼四周早年种植的圆柏、银杏、槐树已成为参天大树,映衬在绿树丛中的红墙建筑——鼓楼,显得更为巍伟壮观。

8楼:清华创业学院

鼓楼公园在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路五条主干道的交汇点偏西处。

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12年(192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17年(1928年)10月,南京市公园管理处成立,鼓楼公园归属其下。鼓楼曾一度设有测候所,以后又作为**天文研究所临时办公场所。

望京地名来历

9楼:名字太难起了

望京地名的来历:

宋辽时代,北京是六朝古都,据传宋辽时代,郊区曾出现多次激战。从东北的黑水、松辽平原入关的军队,与来自江南水乡的军队争夺土地,你死我活,厮杀不断。

将士们在异地他乡,十分思念故土、亲人,纷纷登上高处,远望家乡。只听见一声大喊:快看呀,望见京城了。

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望京的名字便诞生了,一直传到了九百多年后的今日。

10楼:绚丽的嘉轩

望见京城,望京这个名字从古时候就开始叫了,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11楼:携带荆棘

史书记载,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距今已有千年。沈括所言实际指的是辽代之事。辽代定都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而把幽州(今北京)作为陪都之一,称之为南京(亦称燕京)。

当年的望京馆其实并没有建在望京,而是建在望京东北十余里的孙侯(今孙河村)。孙侯与望京当时都处在中京经古北口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上,孙侯更是位居温渝河(今温榆河)之南岸,是当时从东北方向进出幽州必经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村中曾设有了望敌方情况的土堡,孙侯原为孙堠。为了给南来北往的使臣提供宿息饮饯之所,辽代便在孙侯建立馆舍。

始称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想必是当年望京较孙侯更有名。如今到孙河村去找寻望京馆的遗迹,已是一无所获。

此外还能从他们嘴里听到一个御封望京的传说:那一年,乾隆皇帝去避暑山庄度夏,经由御道路过此村,停下歇息,饮茶之时回头一眼望见东直门,随即赐名此地为望京。老人们质朴的说法和传说大概道出了望京一名初始的含义,当然辽代是见不着东直门的,但可以望见当时幽州城的某一高点。

此说不无根据,看看望京一带村子的海拔高度,虽都处在大平原上,大小望京村比周围村子差不多能高出一米,比孙河村更是高出2米多。想象一下吧,当时来自北方的使臣、商贾走出莽莽燕山,来到广阔平原,行至望京,豁然看见京城的一角,那是何等的喜悦。大望京村的老人还有印象,早年御道穿村而过,御道两旁商铺、酒馆一一排列,好不热闹。

五十年前村里还有双关老爷庙(一殿供两个关老爷),一步两井等古迹,现已无存。大小望京村周围曾有几处明清时期显赫人物的墓地,多已平复,仅存清末军机大臣、大学士世续(俗称“世中堂”)墓地的几间殿房和两株马尾松。

12楼:法拉利的泪光

为何这里叫望京?以前为何不叫?我住这里快20年了,记得95-96年时才开始叫望京的!

13楼:匿名用户

i don't know, that's good question!

朝天宫地名的由来

14楼:匿名用户

朝天宫位于水西门莫愁路东侧的冶城山上。朝天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七万余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文庙建筑群。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曾在此设立冶炼作坊炼制兵器,故名冶山。

其后历代帝王在此建寺庙宫殿,名称更迭,历经兴废。明朝建都南京后,在此建朝天宫,作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朝廷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朝贺天子礼仪表演是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国内著名的明史专家指导下,按照明朝的程式编排的。

共有6场11项程序,即驾幸、进表、传制、进见、乐舞升平、还宫。演员阵容达250人,其中文武舞百戏、丹陛大乐和中和韶乐等,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南京和北京各有朝天宫一座。南京朝天宫在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内。相传该处原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冶城,晋建冶城寺,唐改太清宫,五代吴王杨溥于其地建紫极宫。

宋大中祥符(1008~1016)间,改名祥符宫,续改天庆观,元元贞(1295~1296)间,改额玄妙观,寻升大元兴永寿宫。①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易今名。②前有三清殿,后有大通明殿,另有飞霞阁、景阳阁等。

内有习仪亭,为文武**演习朝贺礼仪之所。清乾隆二十九(1764),皇太后发帑重修,为金陵道观之最。咸丰(1851~1861)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于旧址改建孔庙,并迁鸡鸣山江宁府学于此。

③北京朝天宫 在北京市皇城西北阜成门内。原址为元之天师府,明宣德八年(1433),诏仿南京朝天宫改建而成。成化十七年(1481)重修。

该年所立之《御制重修朝天宫碑》云:“洪武甲子(1384),即皇城(金陵)西北建朝天宫,规模宏敞,视他观宇特异。凡遇朝廷三大节令(指元旦、冬至、圣寿节——引者注),百官预习礼于此。

……及宣宗章皇帝践祚之八年,因仿南京之规,亦于皇城西北建朝天宫。……嗣是以至于今日,又五十载矣,殿宇画像,不得不敝者。……遂命官一一新之。

以成化庚子(1480)二月为始,至辛丑(1481)六月讫工。首三清殿以奉天尊,通明殿以奉上帝,次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又万岁、东西具服殿,以伺驾幸之所。

祠、堂各二。钟楼、鼓楼二。碑井亭五(疑为“三”——引者注):

紫虚、朝天、玄都。门三,并蓬莱真境牌楼。他若道录司、斋堂、方丈、诸羽流栖息、厨浴、仓库、厢房,通数千间。

神座、阶道以石,周围垣墙以土,崇深广大之观,金碧辉华之饰,既坚且美,实完实足,较之前有加矣!”④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引明宪宗诗曰:“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

”⑤可见其规制之宏伟壮丽。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二云:“朝天宫本元代旧址,盛于明嘉靖时,……考《名山藏》所纪,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相埒。

”⑥“天启六年(1626)六月二十日夜,朝天宫灾,……十三殿齐火,不以次第及,烬不移刻,无所存遗”。⑦此后再无兴复。《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二云:

“今阜成门东北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其实周回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乃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者,然止大殿三楹。殿前甬道,绵亘数百武,砌石断续,犹见当时规制。

宫后向存旧殿三重,土人呼为狮子府,盖即元天师府也,今皆废。”⑧上述二处朝天宫现皆为历史遗迹。

朝天宫是让文武百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才叫“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水西门莫愁路东侧的冶城山上。朝天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七万余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文庙建筑群。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曾在此设立冶炼作坊炼制兵器,故名冶山。

其后历代帝王在此建寺庙宫殿,名称更迭,历经兴废。明朝建都南京后,在此建朝天宫,作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朝廷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朝贺天子礼仪表演是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国内著名的明史专家指导下,按照明朝的程式编排的。

共有6场11项程序,即驾幸、进表、传制、进见、乐舞升平、还宫。演员阵容达250人,其中文武舞百戏、丹陛大乐和中和韶乐等,声势浩大,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