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小周子
孔子的仁者“爱人”虽然有“泛爱众”、“博施”的因素,但并不是平等地爱一切人,它带着深刻的宗法等级制的烙印,从而使孔子的仁表现出明显的宗法制、等级性和强制性.1、孔子主张“爱人”必须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由己及人.2、孔子的“爱人”又是有等级的,等级不同,爱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尊尊”.3、孔子的“爱人”还具有强制力.如果违背了“仁”的要求,不仅要受道德良心的谴责,而且要受武力征讨和刑罚的制裁.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者爱人”
2楼:demon陌
仁者爱人的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和阶级地位无关。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仁者并非只会关怀比自己轻贱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贴近仁与远离仁的人。
远离仁的祸害自己与身边的人,贴近仁的人能够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
远离仁的祸害自己与身边的人,贴近仁的人能够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然而仁爱的实践又是任道重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能够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不懈怠放纵。
3楼:勤奋的小龙
“仁者爱人”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懂得爱惜别人,表现了孔子提倡以“仁”治国的观点.该观点对领导阶层很有用;“中庸之道”是说为人处事得折中而行不即不过.该观点对上班族很实用…
不知是否满意,满意请给分!
4楼:是谁问的问题
每个都是值得理解的,并且每个人都是可以取的理解的,每个人都有他值得去爱的地方,每个人其实都与自己一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仁者该如何去看待别人,能够理解便是爱。
孔子“仁者爱人”的涵义是什么
5楼:匿名用户
涵义: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是出自战国孟子的《孟子·离娄下》。
一、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译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存的心思不一样。君子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存于心中,以社会行为规范存于心中。
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人能爱别人,心中有社会行为规范的人能尊敬别人。能爱别人的人,别人也能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近义词】
以人为本:把人类的生存作为根本;或者,把人当做社会活动的成功资本。
春秋管仲《管子》一书“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译文:霸王之业的开始,也是以人民为本。本治则国家巩固,本乱则国家危亡。)
6楼:碧海蓝天
“仁者爱人”的涵义有二:
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孔子言“君子不器”,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君子),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人的价值高于物,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互相亲爱。人与人间的普遍仁爱应以自然的情感为基础,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墨子主张:
“兼以易别”,否定爱有亲疏尊卑的差别。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即忠恕之道。
7楼:七彩糖堂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
那么“仁”的最根本的涵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当然不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而是适应封建主阶级的要求,但它却具有广泛的涵义: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和劳动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自身之间关系的问题。照孔子看,有了“爱人”的主观意愿,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地按照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要求“忠”于君主,孝顺父母;作为统治者来说,对劳动者才能给以恩惠,从而“得众”。
但是“爱人”并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他认为只有“君子”才可能有爱人的品德;至于劳动者根本说不上有这种品德,他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这反映了“仁”的思想的阶级性。
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春秋末期,正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时期,这时旧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封建主阶级的矛盾自然是十分尖锐的,孔子在这种形势下采取什么态度呢?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行“仁”的方法,他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就是他的**曾参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其意思是主张在统治阶级之间,要推己及人,如果说奴隶主贵族想要站得住,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得住;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用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实现“仁者爱人”的原则。因为照孔子看来,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有“因”有“革”,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所以面对变革着的现实,从中调和,他认为这是“吾从众”的态度,可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从另一方面说,新兴封建主阶级也应该这样,“忠”则不应“犯上作乱”,“恕”则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革虽然可以,制度虽也可有所损益,但上下尊卑的原则必须保持,你如果不希望自己被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你也就不要去把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
孔子的这套“为仁之方”看来颇有些矛盾之处,而这种矛盾正是当时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
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在谈到自己对追求富贵利益的看法时,孔子坦诚言道:“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这里的“可求”和“不可求”表达了孔子对富贵利益的态度,只要能够求得富贵,即使当执鞭的待卫小官,孔子亦乐为之。
孔子云,富贵于我如浮云。子罕言利。利为浮云,义如中日。
君子为所欲为,止所欲止,死得其所。快矣!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清风徐来,心灵自明
“仁者爱人”的涵义有二:
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孔子言“君子不器”,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君子),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人的价值高于物,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互相亲爱。人与人间的普遍仁爱应以自然的情感为基础,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墨子主张:
“兼以易别”,否定爱有亲疏尊卑的差别。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即忠恕之道。
简述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
8楼: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9楼:匿名用户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10楼:匿名用户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
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
”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
”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
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